最新研究:学前教育已迎来总供求平衡拐点

出生人口减少首先于2020年冲击了民办幼儿园,导致民办园数量及在园幼儿规模缩减,未来可能进一步引发关停潮;其次,原本供不应求的公办园,也于2023年开始出现招生困难。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2021年,随着三孩政策出台,许多大中专院校扩大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学前教育被认为迎来了黄金时期。如今,当这些扩招后的学生即将进入就业市场时,才发现他们面临的是出生人口下降、学前教育机构萎缩的严峻现实。

近日,奕阳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人口变迁与学前教育发展对策报告(2024)》(下称《报告》)详细阐述了这一趋势。《报告》指出,短短十余年,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经历了短缺—普及—过剩三个阶段。学前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幼儿园管理者应根据人口形势,及时对学前教育资源布局进行调整,促进学前教育发展转型。奕阳教育研究院是北京世纪奕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综合性学前教育研究机构。

中国政府于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一政策在2016年和2017年引发了新生人口的小高峰,新生儿数量分别为1786万和1723万,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高峰。

然而,二孩政策只是短暂地减缓了人口下跌的趋势。2018年新生儿数量降至1523万,201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1465万,首次跌破1500万大关。到了2023年,新生儿数量继续降至902万,与2022年的956万人相比,再减少了54万人。这也是自2017年新生人口开始下降后,连续第7年出现下滑。

基于当前出生人口、在园人数等数据,并利用人口智库“育娲人口”此前对2024-2030年中国出生人口的预测,《报告》分析了未来人口形势对在园人数和师资需求的影响。

2024-2030年低、中、高方案下的出生人口预测(单位: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片来源:育娲人口

《报告》认为,2020年,由于2016年和2017年两个因“二孩政策”新生儿增加的年份出生的孩子已经在园,达到了在园儿童人数的历史峰值(4818.26万人),而普及率在当年也达到了85.20%。因此,2020年在园幼儿人数是自中国有幼儿园以来在园人数峰值。

2021-2023年,学前教育迎来总供求平衡的拐点,正式进入后普及时代,2021年全国在园人数4805.21万人,比上年减少13.05万人,这是自2010年以来在园人数首次出现的负增长。2022年、2023年全国在园幼儿规模缩减幅度更大,尤其是2023年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上年减少534.57万人,下降11.55%,比最高峰时期的2020年在园人数减少725.28万人,下降15.05%。

2010-2023 年幼儿园在园人数增减情况(万);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根据教育公布的数据计算所得。图表来自《报告》

根据中国当前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趋势,以及未来仍将维持低生育率情况,《报告》分析认为,2023年以后在园幼儿总规模将出现断崖式下跌。2025年,即使以95%的普及率估算,在园人数将可能下降至3000万左右;入园人数也将下降至950-1000万左右。

在2026-2030年间,即使毛入园率为100%,在园人数将可能下降至2500万左右。以2020年幼儿园总数29.17万、在园儿童4818.26万为基础进行静态测算,2026-2030年在园人数对应的园所总数量将在2020年基础上缩减30%-50%,入园人数也将缩减一半左右。

随着幼儿人数、在园规模逐年减少,幼儿园专任教师需求将会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专任教师数相比上年减少17.05万人,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专任教师数首次减少。

《报告》分析,若按每班30人,每班两名专任教师标准测算,2024-2030年,专任教师需求量逐年减少,均低于2023年专任教师数307.37万人。2024年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富余58.9万人;2030年预计幼儿园专任教师需求为165.67万人,比2023年存量减少141.7万人,减幅为46.1%。

若按每班25人测算,2025年预计专任教师需求为257.44万人,比2023年存量减少49.93万人,减幅为16.24%;2030年专任教师需求为198.8万人,比2023年存量减少108.57万人,减幅为35.32%。

此外界面新闻注意到,2021年三孩政策出台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扩大学前教育招生规模,但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当这些扩招后就读学前教育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时,恰逢幼教师资需求大幅缩减的时期。因此,未来学前教育人才的富余量,可能比《报告》中预测的更多。

《报告》进一步指出,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导致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于2020年之后相继迎来供求关系逆转的拐点。2022年全国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00所,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国幼儿园数量首次出现的负增长,2023年全国幼儿园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万所,下降5.12%。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全国幼儿园减少2.04万所。

出生人口减少首先于2020年冲击了民办幼儿园,导致民办园数量及在园幼儿规模缩减,未来可能进一步引发关停潮;其次,生源萎缩也让原本供不应求的公办园,也于2023年开始出现招生困难的情况。

全国民办园数量及民办园在园人数2019年达到峰值——民办园数量17.32万所、民办在园人数2649.44万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张,2020年民办园数量和在园人数陡降,民办园数量相比上年减少5200所,在园人数减少270.89万人,之后由于生源减少,民办园数量和在园人数持续下降。

2023年,民办园在园人数为1791.62万人,比上年减少335.16万人,相比2019年民办园在园人数高峰期(2649.44万人),减少了857.82万人。短短5年,民办园在园人数减幅达32.38%。

公办园的危机也姗姗来迟。自2010年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以来,公办资源逐年增加,至2022年公办园数量达到12.87万所的峰值,在园幼儿人数也达到2500.77万的高峰,2023年公办园数量、在园人数出现负增长,相比上年分别减少3800所、199.41万人。

在生源减少、学位需求降低的情况下,某些人口流出地的公办园于2023年开始出现招生困难。随着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公办园尤其是大型公办园将面临低满园率情况。

《报告》建议,面对人口减少和“少子化”趋势,幼儿园开办者需策略性调整以应对新挑战。比如,提高办园标准,实施“小园小班”模式,增加师幼比,提升教学质量,创新课程内容。再者,向0-3岁托育延伸服务,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家庭需求。同时,教育部门需完善政策,支持民办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弹性、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