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独立基金代销机构被“抛弃”,券商渠道正在崛起

未来基金销售会从卖方销售模式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化。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纪瑶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公告与部分独立基金代销机构终止销售业务合作。

5月23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自当日起终止上海钜派钰茂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办理公司旗下基金的相关销售业务。两天前,银华基金公告称,经与浦领基金协商一致,终止相关销售业务。5月17日,四川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决定注销成都华羿恒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5月15日,博时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广发基金、鹏华基金等十多家基金公司终止与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合作。

此前,中信保诚基金先后公告,与北京辉腾汇富基金销售、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武汉市伯嘉基金销售等公司终止代理销售合作;财通基金先后公告,与合期货、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深圳新华信通基金销售等公司终止代理合作。

去年以来,公募频频发布此类公告,还有多家中小基金销售机构注销业务。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当前基金销售不易、基金代销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代销机构销售量等难以满足基金公司要求,会有一些解约情况出现。

有公募市场人士表示,基金公司一般是会综合考虑合规风险还有运营成本,有些代销机构实质性展业很小,所以会酌情考虑停止合作。

一方面,多家独立代销机构被解约。另一方面,界面新闻记者梳理近期公告发现,部分券商被公募基金新增为代销机构,不仅有常见的头部券商如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还有开源证券、华福证券等中小型券商。

传统代销渠道主要有券商、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截至目前,持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机构一共有404家,其中商业银行136家,证券公司98家,期货公司30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9家,保险公司9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08家。整体看,头部机构效应明显,券商渠道保有规模增长明显,独立销售机构、银行保有规模下降。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最新数据,从股基和混基保有规模数据来看,规模前百的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共计5.02万亿元。其中,前10家合计保有规模为2.78万亿元,占比达55.38%。

上述前10的基金销售机构中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仅有蚂蚁基金、天天基金。整体上,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保有规模也在下降,保有规模前百机构中的20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股基和混基保有规模为12215亿元,环比下滑了超2%。

而券商渠道保有规模则呈现上涨。54家券商的股基和混基保有规模占比从2023年三季度27.6%环比至四季度的28.41%。拉长时间看,与2021年四季度末相比,占比环比提升了占比提升了13.87%。

业内认为,券商渠道保有规模的增长得益于ETF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扩容。中基协会最新发布的4月资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规模合计超30万亿元。去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发展动能不足,ETF飞速发展,存量资金还“搬家”到了货基、债基。2023年起至最新,非货ETF规模已从14218亿元增长至22814亿元。

谈及当下券商渠道的优势,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表示,一方面,券商存量客户对股票、债券等资产的认知水平较高,对权益类基金产品的接受程度更好;另一方面,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代销和托管业务上进行深度合作,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能拉动基金规模的增长,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

未来存量的各类销售机构应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姚旭升表示,基金销售业务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基金销售作为一种理财服务,产品成交只是起点,还需要为投资人持续提供综合性高质量的投后服务。基金代销业务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销售机构需要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如先进的金融科技、合理的计费方式、专业的基金投研团队、系统化的投资者教育服务等。

未来基金销售会从卖方销售模式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化,头部第三方代销机构更具优势。原因在于中立客观的身份与客户的利益一致性更强,配置方案更加符合客户利益最大化原则。全市场覆盖的产品线方便客户对投资组合进行一站式的管理。较低的费率水平可以为客户节省大量交易成本,助力提升总体收益水平。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