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只20年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2.49%,业内称性价比较高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指出,参照近年的30年、50年超长国债发行经验,当前20年特别国债发行定价在2.43%-2.46%期间均较为合理,高于2.46%或具有相对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CFP

界面宏观

今年万亿超长特别国债迎来第二次发行。财政部周五发行了400亿元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收益率2.49%,全场认购倍数4.34。

这是财政部2015年10月以来首次发行20年期国债。根据财政部通知,这期20年国债招标结束到5月27日进行分销,主要面向机构发售,5月29日起上市交易。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在研报中指出,鉴于5月23日20年国债品种中债估值为2.46%,参照近年的30年、50年超长国债发行经验,当前20年特别国债发行定价在2.43%-2.46%期间均较为合理,高于2.46%或具有相对的性价比。 

覃汉还指出,截至5月23日,20年国债存量为4570亿元,30年国债存量规模为3.53万亿元,50年国债存量规模1.08万亿元,20年国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及30年和50年。

“展望后续,20年国债时隔近9年再次发行,且在未来6个月延续放量,叠加特别国债品种关注度明显较高,因此对比存量规模相对偏高30年和50年国债,逐步增发的20年特别国债品种有望享受更高的流动性溢价。”他说。

上周五,财政部招标发行了一只400亿元30年期国债,标志着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该支债券中标利率2.57%,虽然发行收益率略低于二级市场同期限品种,但由于是国家信用加上免征利息所得税等优点,依然受到散户追捧。

5月20日,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率先对个人客户开放首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购买渠道,合计5.3亿元的销售额度当日迅速告罄。

5月22日,这只30年期国债同时在银行间和交易所上市,两边走势“冰火两重天”。在以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的银行间市场,“24特别国债01”表现平稳,当天收益率平收于2.57%。但在交易所债市,由于个人投资者的大力追捧,导致债券价格上涨过快,两度触发临时停牌,收盘报101.32元,涨1.3%,对应到期收益率2.51%,比银行间报价低了6个基点。债券收益率和价格成反比,收益率越低,价格越高。

华西证券分析师田乐蒙在5月22日的债市点评中写道,长期以来,交易所并非债券主流交易市场,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机构投资者多在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而交易所定价往往也多参考银行间的交易结果。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银行频繁地实施存款降息,使得非机构投资者开始格外关注国债等优质存款替代品种的投资价值。同时,由于缺乏债券定价经验,个人投资者在报价时可能多遵循了股票资产的定价原则,忽略了国债并非高波动博弈型资产,债券到期收益率主要反映投资者对未来利率的预期,这可能也是交易所报价频频出现系统性偏离估值的原因。

截至周五14:00左右,“24特别国债01”在交易所报价100.41,较首日收盘价下跌约0.9%,对应到期收益率为2.55%,逐渐向合理水平靠拢。

根据财政部的安排,今年计划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0年、30年、50年三个品种,发行时间从5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中旬,共分22次发行,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三季度。50年期国债将于6月14日首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