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机会前瞻|北京发布医药健康产业利好,这几家当地企业在合成生物研发和干细胞研究方面积累深厚(附概念股)

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1.25万亿元。

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实现引领全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5-8项,“三医”联动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新建1-2家研究型医院。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风险投资每年200亿元;高品质特色园区10家。产业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机会前瞻】

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预计到2026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25万亿元。

《行动计划》共包括八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将通过强化创新策源、加强临床研究、激发数据要素价值等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特别是在合成生物技术方面,《行动计划》重点强调,加速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产出。在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部署“核爆点”专项,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支持脑认知原理解析、衰老机制等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布局面向生殖健康疾病、疑难罕见疾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基因编辑等产业亟需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方面,《行动计划》强调了医疗大模型开发和落地应用的重要性,推进数字疗法、人工智能辅助治疗等产品的研发应用,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药研发。这不仅将加速医疗、医保、药监等数据底座建设,还将精细化开展数据清洗和治理,推动数据流通,为医药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此外,计划还提出了建设全市共享的门急诊、住院、体检、科研等电子病历体系,推动标准化、信息化临床研究数据共享,打通医院之间数据链接,实现检验结果、医疗影像在全市三级医院的互联互通互认。这将极大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拓展医疗大数据在创新研发端的应用。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