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四年后,保险资管机构收紧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产品,有何影响?

个人投资者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的规模较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5月23日,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监管部门日前对部分保险资管公司进行窗口指导,强调聚焦主业,要求控制个人投资者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的规模,并建议不新增发行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保险资管产品。

不过在采访中,多数保险资管公司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保险资管公司主要是面向机构发售的私募产品。“个别机构有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保险资管产品,但规模不大,我们内部没有这么实操,因此收紧个人业务影响有限。”一位头部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

事实上,保险资管公司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保险资管产品的时间并不长。

2020年5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保险资管产品应当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并明确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自然人投资者的具体要求是,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至此,保险资管公司才获批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保险资管产品。不过在这四年中,实际向个人发售的保险资管产品有限,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收缩。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