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机会前瞻|低空经济掀开新篇章,我国首部eVTOL技术规范落地,这家公司中标eVTOL订单,另一家已成功首飞(附概念股)

这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技术规范。

5月22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上发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该标准于2023年底正式启动编制,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共分为11章节,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物理特性、障碍物限制、场址选择、结构设计、专用设施设备等诸多技术参数进行了明确阐释。

【机会前瞻】

5月22日,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该要求自2023年底开始编制,是我国首部针对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该要求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eVTOL起降场技术规范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时,5月22日,中国民航局负责人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上宣布,将与相关部门合作,推进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以增加低空可飞空域。此举旨在加强低空飞行活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改善计划审批、空管、气象、通信、监视等服务保障。负责人强调,为满足低空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新需求,将完善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并优化航空器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将迭代升级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

可以看出来,2024年开年以来,“低空经济”成为产业端、政策端和资本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从eVTOL起降场的技术标准制定,到低空空域的开放,再到无人机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的出台,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一系列举措,为国内低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具有纯电驱动、噪声低、性价比高、低成本、易维护、更安全、更环保等优点,被视为低空经济的核心。与传统无人机相比,eVTOL或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AAV)具有更大的载重能力、更远的异地控制距离和更高的自动驾驶水平,因此适用范围更广。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