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养老服务要跟上,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滦南县作为全省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县区之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推动实现全体老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目标,深入探索,全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夯实基础,筑牢体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文件精神,滦南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倪岳峰同志的相关要求,制定出台了《滦南县“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十八条措施》。
滦南县共有养老机构11家,已全部与二级以上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设置了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了老年人医疗绿色通道和快速转诊机制;县城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20个,实现了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个,覆盖率68%;农村互助幸福院或邻里互助点550个,覆盖率93.37%;依托日间照料服务站或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养老小食堂27家。
为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滦南县以被列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县为契机,重视“乐龄之家”建设,并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乐龄之家”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23年,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举办全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程”实施经验交流暨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上,滦南县作为养老服务工作典型经验进行了发言,并荣获全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程”示范县称号。
改造提升,优化服务
滦南县始终将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需求放在重要位置。2023年,共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275张,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420户,为18675名高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743.26万元。
为解决全社会“养老焦虑”问题,滦南县民政局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目标,确定了“养老先行”的工作理念,从吃饭开始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在胡各庄镇西胡村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先行试点,积极引导镇村开办居家养老小食堂。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办农村养老“小食堂”35家,相关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关注和报道,成为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河北省唯一入选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整合资源,个性助老
为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滦南县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依托市级养老系统平台,结合已有信息,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服务。当前,全县20家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均使用养老系统平台,社区日间照料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各站设置活动室、休息室、图书室等功能室,配置了棋牌、图书等娱乐设施设备及呼叫器、老花镜等老年人用品。将老人有需求时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助餐、休闲等服务一应俱全,老人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高质量发展康养产业,积极承接京津养老产业转移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高地打造进程,滦南县民政局与北京善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智慧康养等多领域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合作。此外,滦南县民政局还与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办事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京滦养老达成了合作共识,积极承接北京养老服务需求,加深两地养老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