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中国投资者最担心的有两件事:一是,由于国内债务高企,人民币汇率步步下滑;二是,中国经济如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一般陷入停滞,从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但在昨天情人节,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却发布一份长达118页的报告,驳斥了以上两种观点,并敦促全球投资者买入中国股票。大摩认为,中国的未来妙不可言。
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华尔街投行,研究报告引领全球资本市场。在之前几年,摩根士丹利极不看好中国,但却在昨日情人节,为中国经济写了一份“情书”,这份118页的报告中,30位大摩经济学家,针对中国经济做出了详细解读,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该报告指出,中国有能力回避金融冲击,并在2027年达到“高收入标准”。大摩认为, 中国A股的将有重大投资机会。
以下为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很低
中国的债务从2007年GDP的147%,上升到2016年GDP的279%,投资者担心中国可能会面临金融危机。摩根士丹利指出,这种风险很低:首先,中国的债务是主要建立在国内存款基础上的,债务资金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其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有,政府都有足够的净资产来应对债务;最后,中国政府也能有效的管理其国内流动性,从而避免金融冲击。
中国将打破中等收入陷阱
投资者们还担忧的一个问题,在于中国是否打破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的人均收入将在2027年达到12900美元。1987年以来,能够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目前仅有韩国和波兰。
摩根士丹利表示,高收入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政府需要管理债务周期,避免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第二,政府将需要进行重大结构性变化,以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环境的变化。
这些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的个人消费在未来十年将翻一番,从2016年的4.4万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9.7万亿美元,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
此外,摩根士丹利估计,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将从现在的52%升至2030年的60%,达到12万亿美元。增长机会很可能来自商业服务和房地产领域,以及医疗保健、教育和个人服务。
“高收入国家”标签不是梦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有可能会沿着日本的道路进行债务管理。中国2021-2025年间的经济增速将下降到4.6%。等于过去三十年增长率的一半。
“中国的债务和人均GDP水平起点较低,”分析师们写道。“中国央行没有让人民币像日元在广场协议之后那样急剧升值,中国如今可以说处在更有利的位置,仍能实现高于全球水平的经济增长。”
A股市场的长期利好
强调完宏观背景之后,摩根士丹利对A股市场表现非常看好,认为沪深A股市场将再度进入牛市,持续时间比上次更久,但上涨强度更平缓。并预测,上证综指将在今年突破4400点的高位。版块方面,大摩看好A股市场的医疗保健、消费品、环保和清洁能源、科技/高端制造、国防/航天板块。
报告中还预计人民币不大可能一次性贬值,人民银行将对汇率进行温和可控。2017年底,美元兑人民币目标位7.30,2018年底7.43。
转向高附加值制造业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将在产业链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在重工业部门如电信设备、电力设施,高速铁路和船舶建造,中国企业已经赢得了与发达市场的同行竞争。在消费领域,国内市场的规模庞大使得本土品牌迅速崛起。高附加值出口比重一直在稳步上升,现在占超过一半的出口总额。
在中国,国有企业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提高经济整体回报率必须改革国有企业。中国将提高国有企业的业绩,而不是放弃控制,改革计划旨在壮大国有企业,改善国有部门的公司治理。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将在3到4年内消除过剩产能,这将改善这些工业部门的净资产收益率。摩根士丹利认为钢铁和造纸行业在管理过剩产能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外资投行的预测准确不?
目前,国内各大机构还纷纷看空A股,但外资投行已经抢先转向,看好中国的十年大牛市,还精准预测出2017年的点位:4400点。这对A股投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鼓舞了投资者信心。
在2005年和2008年的A股熊市低谷里,外资抄底的速度相比国内机构更快了一步,在A股的宏观判断方面,外资投行的眼光更为准确,因为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行,视野更为广阔,更能从全球经济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经济,更能做出客观的判断,而对于全球投资者,大摩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国内的投行机构,投资者可以量力而行,考虑目前并不算很贵的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