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18日,中建三局发布消息称通过股权收购方式,以楼面价5000元/㎡获得中和342亩土地,由此中建三局正式进入成都房地产开发市场。
据悉,中建三局接手的地块位于高新区梓州大道与新通大道交汇口,地块总建筑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为91.16万平方米,由A、B两地块构成。
(该土地信息来源:中成房业)
多方信息显示,该地块为园丁地产2010年以挂牌方式取得,当时园丁地产拿下的两宗地总计460.04亩,成交楼面价约为695.5元/㎡,本次交易显示中建三局获得其中342亩,中建三局接手楼面价相比2010年上涨6.19倍。以此观察员致电园丁地产营销负责人黄前伟,其表示公司内部尚未正式发文通报土地出售信息。
观察员实地探访发现,A地块已经打围,且内部较平整,但现场没有任何开发企业信息。B地块未打围,内部尚有数栋待拆迁的自建房。地块北临华润时光里、新怡花园,西临中德英伦联邦,南部为龙腾苑、中铁城锦南汇以及在建的正成南郡项目,东部则为待开发区域。
据中建三局透露消息可知,地块折合楼面地价约5000元/平方米,而区域近4年公开市场成交的288.2亩土地平均楼面地价为3487元/㎡。其中北大资源2015年9月7日以楼面价4450元/㎡取得一宗87亩二类住宅用地,目前地块已经被开发为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
区域楼面价高位由朗基保持,2016年7月13日朗基耗资11.89亿元取得一宗面积达85亩的二类住宅用地,楼面价7350元/㎡刷新区域楼面价新高。
“由于红星路南延线等干道的开通,包括去年龙湖、北大资源进驻区域,带动了区域的快速发展,区域购买群体也由地缘客户为主过渡到由大源等城南区域客群。”中成房业总经理罗鸣讲到。
数据显示,2016年区域房价开始快速上升,由2015年的6702元/平方米上升到831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24.1%。中和板块也由6706元/㎡上涨到9217元/㎡,上涨幅度达到37.4%。
地块正是新川板块项目售价最高的区域,改善类产品集中。数据显示,区域在售项目均价达到11397元/㎡,颐和翡翠府为12543元/㎡,中德英伦联邦最新产品备案均价13352元/㎡,中铁城锦南汇备案价格稍低为8298元/㎡。
A地块内部实景
以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为例,项目以高低配的产品组合打造为区域改善项目代表,包括中德英伦联邦新产品也由刚需产品向改善产品过渡。“项目将打造成改善产品面市。”2016年7月13日正成拿下区域18亩商住用地时对房观察表示,目前正成地块案名已经确定为南郡,据正成地产副总经理杨奎向观察员透露,南郡将于今年6、7月入市。未来随着朗基、正成等改善项目的入市,区域房价将有可能继续上扬。
另一方面,与区域房价快速上涨形成对比的是,新川科技园基础配套建设却相对缓慢。“虽然是由四川省政府与新加坡打造的科技园区,但政策支持远没有天府新区、大源的力度大,产业的招商进度相对要缓慢一些,缺少产业支撑,产业人口较少。”罗鸣讲到,区域后续发展最终还是看区域规划的落实速度及新加坡企业的投资力度。
由于区域以及品牌房企实现区域占位,以及基础配套措施建设的缓慢,项目入市还需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对此罗鸣建议到:“ 由于土地规模较大,建筑面积达到91万方,可以规划设计出丰富的产品组合,同时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避开市场恶性竞争。”
在产品打造方面,业内资深人士刘兴宇表示:“地块体量较大,开发企业打造的时候可循序渐进的开发,前期突出性价比,累积自己的客户源,为项目后期发力。产品方面可针对软件园等区域创新创业类客群,打造符合年轻人需求的品质刚需产品。”
据悉,项目将由中建三局地产及中建三局西部投资公司共同操盘,预计开发总投资额为98亿元。
文中所涉企业:中建三局,全称为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集团旗下子公司,于1965年7月正式成立。1992年2月中建三局成立中建三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目前其已经在武汉等城市开发了愈300万㎡产品。
*免责及版权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为房观察分析师独立观点,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本文版权为房观察所有,对本文保留一切权力,未经事先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发表或引用本文任何部分。
观察员 邓魁 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