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威士忌大爆发,去年产量翻了不止一倍

在国产威士忌扩产能的同时,威士忌进口量整体下降,这给国产威士忌带来了发展机会。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武冰聪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中国国产威士忌正在迎来发展高峰。

从行业规模来看,据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法发布的《2023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当前中国境内(含中国台湾地区2家)威士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在2023年达到了42家,相较于2022年的24家,新增18家,增幅为75%。

在当前42家企业中,包含投产项目26个,试运营1个,在建项目8个,待建项目7个,覆盖了共计12个省市自治区。从具体的细分品类来看,麦芽威士忌占65%,谷物威士忌占23%,调和威士忌占12%,其中三大细分品类同比增幅分别为35%、-43%、9%。

伴随消费者对威士忌认知的深入以及消费升级,单一麦芽威士忌更受威士忌爱好者及高净值人群的喜爱。当前国产威士忌在产品端进一步向麦芽威士忌倾斜,展露出聚焦中高端市场的目标。

此外,国产威士忌在地理分布方面逐渐实现产区化,形成了以福建、浙江、四川、云南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2023年,中国本土威士忌总产量达到了约5万千升,同比增长127%。

国产威士忌的快速发展,与中国国内威士忌市场的成长存在一定关联。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的市场规模约55亿元,同比增长10%。从2013年的12.88亿到2023年的55亿,10年间,中国威士忌市场规模增长了4.2倍。

进口方面,目前,英国、美国、日本、爱尔兰是我国进口威士忌的主要国家。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烈酒进口额为198.23亿元,同比增长30.46%;进口量为12.4万千升,同比增长6.39%。其中,威士忌进口量为3.26万千升,同比下降0.57%;进口额为41.26亿元,增长9.65%。可以看出,在烈酒整体进口量、额双增的情况下,威士忌进口量却下降了。

在国产威士忌扩产能的同时,威士忌进口量整体下降,这给国产威士忌带来了发展机会。酒类分析师肖竹青告诉界面新闻,国产威士忌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当前行业刚刚起步,市场销售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国内威士忌酒产量低于进口量。

综合海关及电商平台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在国内销售最好的进口威士忌品牌依次为麦卡伦、大摩、格兰菲迪、芝华士、格兰威特、尊尼获加、百富、皇家礼炮、苏格登、杰克丹尼、百龄坛、金宾,来源以英国产区和美国产区为主。

2023年,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在中国酒类消费市场,白酒面临库存积压、价格倒挂的问题,头部啤酒企业也纷纷通过追求高端化、年轻化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为什么国产威士忌却在此时迎来了高速发展?

“现在中国白酒行业和啤酒行业同质化内卷竞争非常严重,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营销费用居高不下,在此大背景下,部分白酒企业和啤酒企业利用自身品牌势能和营销网络资源进军威士忌品类是为了谋求新的效益增长点。”肖竹青说。

另一反面,相较于白酒,威士忌在文化与品质上更容易对年轻人形成共鸣。随着国际化交流更加频繁,国际化酒业消费趋势不断渗入国内市场,威士忌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一个新组成。而在威士忌赛道上,名酒企业和新兴企业都有发展机会,但是需要防范内卷和同质化竞争。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