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古装剧「二十四史」(上)

古装剧容易,历史剧难得。

文|嘤鸣

本文为同相原创内容 转载请后台留言,告知注意事项

这篇《古装剧“二十四史”》,从夏商周盘点到元明清,涵盖各类立项、开机、杀青的新剧。大凡和中国历史沾点边的古装剧,都一一收录,欢迎读者查缺补漏。我们将分上中下三篇呈现,首篇从“上古三代”盘点到东汉。

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古装剧播出份额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是却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现实主义题材表达空间受限,古装剧成为国产商业剧升级换代的试验场,所谓的“天价片酬”“剧王”“流量王”也多集中于此类。因而,对当下的古装剧进行一次纵向考察,不管对于从业人员还是上级监管,甚至观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给古装剧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素材。笔者选择的角度,是用“国别体”的方式梳理近几年播出、杀青、立项的古装剧,从“夏商周”一直横贯到“元明清”。原则是以新剧为主要评述对象,一些老剧因各种原因未上星亦会提及,一些“冷门”朝代也会用老剧来“凑数”。

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所谓“二十四史”,便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本文标题的“二十四史”,泛指“中国上下五千年”,而不是特指24本史书,或许“中国历史朝代歌”的表述更为清晰: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1、上古时期:《上古情歌》

中国人谈论历史都喜欢用“自从盘古开天地”作为开场白,以标榜“古国古”的厚重感。三皇五帝、唐尧虞舜,这些究竟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传说另当别论,但他们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挥之不去。

张纪中的《英雄时代》以中华三祖炎帝、黄帝、蚩尤为主线,讲述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之由来,这部剧已经被压了将近四年。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故事,张纪中还拍了一部电影《战神蚩尤》,演员几乎是电视剧原班人马,也一样未上映。除此之外,吴子牛拍过一部《大舜》,2015年在山东卫视播出。

或许在当下,“中华三祖”传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黄晓明、宋茜演的《上古情歌》。该剧改编自桐华小说《曾许诺》,但现在的宣传中已经不再提及原著,看得出故事架构还是原著小说,但是人设改头换面。《曾许诺》小说存在一定争议性,“动摇大量炎黄子孙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遭到了网友抵制。出于降低商业风险的考虑,《上古情歌》不惜“粉碎性改编”。

2、夏朝:《莽荒纪》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但一般人们还是习惯于把夏朝作为中国历史朝代的开端。相传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从此“公天下”走向“家天下”。

由于缺乏历史文献记载,关于夏朝一直没有影视作品问世。不过最近一部玄幻小说《莽荒纪》却选择落地在夏朝。《莽荒纪》改编自我吃西红柿同名小说,由刘恺威和王鸥主演。剧情简介是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直至三皇五帝之后,华夏大地诞生夏朝,在夏的疆域内,有一个叫做纪氏的古老家族,领主之子纪宁天赋秉然功夫超群……

这种处理有利有弊,正如该剧制作总监黄春贵所总结:“好处是距今时间久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坏处是没有固定的历史背景可以参考,比如吃饭,只能吃烤肉,因为那时候连番薯都还没有。再比如,喝水的器具要用动物皮制作而成。难点在于,既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又要讲得合理。”

3、商朝:《临界天下》(《爵迹》)

郭敬明的魔幻小说《爵迹》电视剧立项改名为《临界天下》,并且将架空的西式魔幻背景改为殷商。“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丁的后人与商王南庚的后人经过激烈的王位争夺,最终由祖丁的后人阳甲得即王位,此时的商王朝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爵迹》原著小说的人物名字也发生了细微变化:银尘—殷骋、天束幽花—幽花、鬼山—瑰山、麒零未改,还添加了不少商朝历史人物:祖丁、南庚、阳甲、盘庚、仲丁。

电视剧《幻城》的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沿袭了原著虚无缥缈的西式魔幻世界观,《爵迹》剧版明显吸取了教训。其实关于商朝最大的影视改编文本是《封神演义》,但与其说它讲的是殷商余晖,不如说是西周“建国大业”。于正3亿巨资打造的“神话史诗正剧”《朝歌》姑且放到商朝,其实它的文本还是《封神演义》。

商朝还有一个重要影视素材没有挖掘,那就是女政治家、女军事统领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妇好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在“大女主戏”如此受追捧的今天,妇好这种奇女子绝对抢手。目前已有多部“妇好剧”立项,值得关注的是翻拍《新白娘子传奇》的华恒美视的《凤帅》。

4、西周:《封神》

上文已经提到《封神演义》的故事其实就是西周版的“建国大业”。2011年穿越剧遭“封杀”同时,广电总局也不再审核批准四大名著的拍摄。既然《西游记》这个国民大IP没法翻拍,另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自然遭到疯抢。和那些动辄千万的网络IP不同,《封神演义》是公共文化资源,不需要花费在版权交易上。

除了《朝歌》,《封神演义》改编剧还有今年要播的《封神》,由新《三国》团队和韩国合拍。规划中的项目还有欢瑞的《封神之天启》,康曦影业的《战神杨戬》。根据同名动画改编的《武庚纪》也已立项,《武庚纪》实际上是《封神演义》的“同人文”,该动画宣传中以“超强脑洞封神演义”定位。武庚是纣王的儿子,《武庚纪》有一种对商纣全面“翻案”的倾向。

除了“封神演义”这张牌,西周还有一块影视资源有待开发,那就是《穆天子传》。《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其中尤以穆天子和西王母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有史实基础,又夹杂神话色彩,改编底子甚好。据悉,电影《盗墓笔记》里的“蛇母陵”最初设定就是“西王母墓”,可惜最后推倒重来。

5、“春秋”:《重耳传》

以“三家分晋”为标志,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提到“春秋”题材电视剧,首先当然是历史剧大拿张黎的《孔子春秋》,可惜该剧压了5年依然没有在国内播出——虽然海外已经卖了不少国家,这对于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真是莫大的讽刺。目前网上流传的版本为韩文字幕,应是从韩国流出。

张黎指导的玄幻剧《武动乾坤》开机以来十分神秘,但张黎之前曾透露会把故事落地到春秋,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先秦诸子百家的热爱。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被抱怨看不懂,他就“翻译”成《让子弹飞》让大家伙瞧瞧。鉴于目前资料太少,《武动乾坤》是否落地春秋,还有待观察。

目前确定为“春秋剧”的是讲述晋国霸主晋文公一生的《重耳传》,该剧由中影和阿里影业投资。张一山拍摄该剧时尚未走红,演了一个配角夷吾。和不少剧类似,《重耳传》重要角色骊姬启用了韩星韩彩英,受“限韩令”影响播出坎坷。《重耳传》是时下流行的古偶剧,同样的故事2012年播过一部《春秋祭》,何冰、鲍国安、罗嘉良主演。

6、“战国”:《思美人》

战国剧首推两部历史正剧,一部是《大秦帝国之崛起》,一部是《谋圣鬼谷子》。《大秦帝国3》从2016下半年开始了宣发攻势,目前已经通过审查,但是平台尚未敲定。如果对《芈月传》不满意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倒回去先看《大秦帝国2》,事实上芈八子这个人物在《大秦帝国3》依然出现。《芈月传》是女性视角的大秦崛起,《大秦帝国》则是男性视角的“大争之世”。

《大秦帝国3》2017年还有播出希望,另一部由《大宅门》导演郭宝昌指导的《谋圣鬼谷子》却悄无声息。该剧由段奕宏、祖峰、倪大红、戚薇主演,讲述鬼谷子传奇的一生。在当今的电视剧市场里,历史正剧近乎“逆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下面来说“瓦釜”——《思美人》,马可、张馨予、乔振宇主演的“青春历史传奇剧”。有意思的是,在《大秦帝国》2、3部里,屈原由备受争议的杨志刚扮演,《思美人》则由“杀姐姐”马可来塑造。这部剧已确定2017年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

7、秦朝:《赢天下》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方为秦朝。关于秦朝电视剧首推范冰冰主演的《赢天下》。据悉,该剧耗资5亿,号称创下“亚洲电视剧单体投资纪录”。《赢天下》讲述了秦朝“寡妇清”的传奇故事,史称“巴寡妇清”。作为中国最早的女性企业家,秦始皇视其为“大姐”,寡妇清积累了大量财富,还曾出巨资修长城。

在TVB剧《寻秦记》中,郭羡妮曾经扮演过“寡妇清”,化名琴清。除了古天乐、林峰主演的电视剧版《寻秦记》,网剧版《寻秦记》也启动,男主定为陈翔,吴奇隆夫妇将会客串。

唐人制作的《秦时明月》收视、口碑都不尽如人意,但并没有阻挡这个二次元IP继续前进的脚步。由迪丽热巴主演的《丽姬传》改编自《秦时明月之荆轲外传》,讲述了公孙丽、嬴政、荆轲王宫与江湖的阴谋与爱情的故事。据悉,《丽姬传》已经在横店开机。

8、西汉:《霍去病》&《天意》

2013年开年大戏《楚汉传奇》播出收视惨败,让镶嵌着男性精英趣味的历史正剧逐渐消逝在地平线。陈道明演了刘邦之后,除了电影《归来》再也没有参演影视剧,直到今年客串都市剧《我的前半生》。在此之前,于正编剧了两部西汉剧,一部是陈乔恩主演的《王的女人》,一部是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计》。

2014年,王珞丹、林峰主演的《卫子夫》播出。同年,改编自桐华小说《大漠谣》的《风中奇缘》亮相,该剧和《曾许诺》问题类似,主创最后不得已换掉原著里的名字,彭于晏演的将军原来就是霍去病。2015年,于正改编桐华小说《云中歌》跟进,讲的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出,这些剧本质上全都是女性视角的爱情故事。

由张健、张若昀父子在拍的《霍去病》看上去也是偶像剧的模式,但至少这一次终于是男性视角了。此外,优酷已经发布了科幻历史剧《天意》的启动仪式,该剧改编自钱莉芳同名小说,本质上是一部历史剧,主角是韩信。作者用科幻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一次解构,其实这本书的核心创意来源于瑞士作家冯·丹尼肯,他在著作《众神之车》中提出:“我们信仰的神,都是远古外星人”。

9、东汉:《班淑传奇》

两汉之间其实还夹着王莽创立的新朝,国祚16年,长于秦朝的14年。但在历史上,一般很少把新朝当做独立的王朝,甚至贬之为“王莽篡汉”。湖南台的自制剧《相爱穿梭千年》就涉及涉及这段历史。事实上,《相爱穿梭千年》根据韩国穿越剧《仁显王后的男人》改编。值得一提的是,“王莽改制”过于超前,以至于不少人打趣“王莽是穿越回去的”。

东汉的古装剧首推林心如担任制作人的《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该剧讲述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相濡以沫、开启东汉建国大业的故事。这依然是一部女性传奇剧,于2016年登陆卫视黄金档。接下来是于正工作室参与的《班淑传奇》,该剧由“东方神秘力量”景甜担任女主角,2016年初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

剧中设定女主角班淑是东汉西域都护班超的女儿,先后做了邓太后开办贵族女学内学堂及男学堂宫学的女傅。事实上,历史上没有班淑这个人物,所谓的“女傅”原型可能是班昭,她是班超的妹妹。此外,华策的玄幻剧《玄门大师》提到东汉,人物有张陵,疑似附会东汉的“天师道”张道陵。

小结:古装剧容易,历史剧难得

如果用历史作为尺度,借用数学里的概念,当下的古装剧差不多可以分为三类:“真·历史传奇”、“假·历史传奇”“非·历史传奇”。何为“传奇”?好听点叫“打开创作空间”,难听点就是“方便瞎编乱造”。那种本来就是架空的小说,改编的时候为了在服饰、道具上有些参照而落地某一朝代的便是“假·历史传奇”,而仙侠玄幻这种架空历史的自然是“非·历史传奇”。

通过盘点,可以看出夏商周到三国这段时期,电视剧创作还是两汉最为浩繁。随着各种玄幻类小说的落地,先秦也相继有了“用武之地”。魔幻剧也是一种助推,毕竟离当下越远,人们更加相信魔幻的存在。

本文频繁用“古装剧”的称呼,却甚少使用“历史剧”,这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古代题材电视剧真的和历史没多大关系。古装剧盛世却是历史剧的乱葬岗,要么拍了播不出来,要么压根过不了审查,呜呼哀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