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信用评级迟迟得不到调升,印度终于忍不住开始炮轰国际评级机构。与此同时,印度还顺便拿中国经济状况与其对比,表达对二者评级差距的不满。
印度财政部在昨日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中表示,过去两年来印度与中国的经济表现“大相径庭”,但是国际评级机构却并未对两国的评级做相应调整,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存在问题。
报告称,2009-2015年,中国债务对GDP的占比从142%飙升63个百分点至205%,远超印度。
同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尽管中国同时出现了债务上升以及经济放缓的状况,2010年标普却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上调至AA-。而印度的评级却“卡在”BBB-不动。
报告写道:
(中国债务规模上升),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却由超过10%放缓到6.5%。那么标普对于这种糟糕的剪刀走势是如何反应的呢?
2010年12月,标普将中国评级由A+上调至AA(作者注:实际为AA-),并且从那时起就未再调整过——即便中国信贷快速飙升且增长经历的持续下滑。
相比之下,印度自2014年来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性大幅改善,但印度的评级却仍然卡在更低的BBB-水平上。
报告还称,新兴市场如今困难重重,但是印度经济却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同时印度在过去三年还提出了财政纪律上的承诺,这些都预示着印度财政赤字以及债务水平在未来几年将显著下滑。
随后,印度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Arvind Subramanian在当日的一场发布会上也表示,“评级机构的标准前后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