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AI作曲的民族音乐会将于4月亮相上海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做这样一场音乐会并不是谁想取代谁,而是生在这个时代,我们避免不了人工智能的裹挟。因此选择往前走一步,看一看艺术与科技、AI与民乐的融合能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上海民族乐团国乐重奏《山水》演出现场 图源:活动方提供

采写 | 胡毓婧

2023年至2024年初,从ChatGPT到Sora,人工智能从文生图、文生视频,一步步更靠近创作者的腹地,人工智能辅助音乐创作似乎也成为一个可感的真命题。

昨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与上海民族乐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创作推出《零·壹|中国色》音乐会,并于今年4月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

上海民族乐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这是乐团首次尝试借助AI作曲技术创作整台民族音乐会。乐团团长罗小慈介绍说,音乐会创作主题以季节时序为主轴,选取十个中国传统节气及其代表颜色,由AI发散创作。按双方的合作进度,TME将在3月中旬给出10首75分钟乐曲的曲谱,乐团演奏家实际演奏后对曲谱进行调整。目前乐团与天琴实验室正在完成早期“机械性的工作”——“按情绪分类、按音色分类、贴标签,不断重组、实验。”

罗小慈认为,《零·壹|中国色》主题中的0和1“是数字世界和中国古老社会的两端的连接”。0和1既是构成整个数字世界的信息基石,同时也与中国传统哲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有直接关系。

主题中的“中国色”则赋予音乐更多情绪。她认为音乐很适合表达色彩背后的情绪,抽象且灵动,同时存在很多的可能性。“中国人对于色彩的观点非常的独特,我们有很多好听的颜色,像苍筤、出岫、云门、烟墨……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美丽名字好像启发了我们对于美的认知。这是中国人有蓬勃生命力非常直观的表达,也是中国人对于宇宙,对于自然的理解。”

罗小慈将这次合作视为一次科研。人工智能创作的曲谱还需要不断试演、重组,根据演奏家的需求“重新排列”,这些过程可能有很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舞台演绎的二度创作也非常重要,“不一样的人演奏同一条旋律,观众感受到的气口、呼吸(都不同)。同样是4个小节,AI和实际演奏者吹出来,观众感受到的情绪和速率都不一样。”

罗小慈认为,顶级的艺术家,暂时还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现场的二度创作和个人演绎,能让观众感受到技艺和情感交织的独特魅力。此外,人工智能利用丰富的曲库和创作规律进行训练,但艺术是没有规律的,“没有规律有的时候就是艺术的规律。”做这样一场音乐会并不是谁想取代谁,而是生在这个时代,我们避免不了人工智能的裹挟。因此选择往前走一步,看一看艺术与科技、AI与民乐的融合能产生什么样的作品。罗小慈说,“很多时候我觉得上海乐团最难的不是经费、不是钱,最难的是没有创意,没有好奇心,如果哪一天我们没有创意和好奇心,艺术(创作)才会真正出现瓶颈。”

人工智能辅助音乐创作此前曾引发版权保护相关争议。环球音乐集团去年3月曾针对AI翻唱向流媒体公司发函,要求阻止AI公司使用环球音乐作品来“训练”相关技术。去年,AI复制歌手Drake和The Weeknd声线生成的歌曲《Heart on My Sleeve》在Spotify、YouTube和TikTok等平台热播,作为原曲的版权方,环球音乐集团对它提出了版权侵权投诉,最终这首AI翻唱歌曲在流媒体音乐平台下架。

TME技术副总裁、天琴实验室负责人周文江表示,AI创作民间作品,因涉及到改编很容易产生争议,TME AI音乐创作确立的路线是寻找官方授权和官方的合作。他举例称,TME去年与王力宏工作室打造的“全AI”歌手——AI力宏,并同时发布了由其翻唱的《Letting Go》,“他把自己的音色,过去演唱的、清唱的干声授权给我们,我们帮他创作40首AI演唱作品,AI演唱包括翻唱,也包括王力宏自己原创,AI演唱的歌曲。”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