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宫永咲
春节假期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相信是许多家庭的主要活动之一。最近有传闻称,今年的央视春晚将首次进行VR全景直播,届时场外观众可以体验到身临晚会现场的感觉。假如这是真的,那么一个举国观看的节目被VR技术改造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自然是巨大的。不过相信大家更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通过电视看到这种直播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VR与电视的关系,以及目前VR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下面小站君就给大家掰扯掰扯这些事儿。
VR能给电视带来什么?
事实上,VR对电视的依赖在于大尺寸屏幕能提供更广阔的观看界面。相较于VR一体机而言,这也是电视的优势所在。而VR赋予电视的,除了可玩性增强外,对电视节目的拯救或许才是重中之重。
就拿近年口碑渐渐下滑的春晚来说,把一台办了三十几年的观众审美疲劳尽显的晚会用VR技术在电视上进行播放,光是噱头就足以吊起人们的胃口;而如果把诸如热门综艺、独播影视剧、科教纪录片、甚至是精品广告等电视内容也尝试着进行VR制作与播放,势必会引发电视这一传统电器观看体验的颠覆性升级。
总体来说,无论何时电视的画面播放功能是永久性的,这也是其与VR这一最终靠视觉来震撼人心的技术的最佳契合点。所以,对VR与电视的深度融合我们还是要抱以极大期待的。
目前有哪些VR类电视产品?
从2016年开始,陆续有厂商发布了VR电视及相关产品,其中既有新兴互联网品牌,也有传统老牌厂商,这也反映了行业内部对新技术的重视和追逐。
目前来看,市面上明确标榜着“VR电视”的产品有暴风TV VR电视系列和海尔旗下互联网家电品牌“统帅”的VR电视系列。前者号称是全球首款VR电视,后者自称是全球线下首款VR电视(事实上,统帅与暴风是合作关系,前者借力了后者的VR全产业链资源支持,尤其是大量的VR影视资源)。
同时,创维和旗下的酷开、微鲸、乐视等厂商也在自家的智能电视上集成了VR软件模块并推出了相应的外设产品,而创维更是在2016年8月底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AR电视S9D,其超前风格可见一斑。在此也需要说明,由于AR和VR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且AR技术较VR技术更复杂,应用面更广,所以也会成为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VR电视怎么使用?
暴风TV VR电视和统帅VR电视的最大特点在于都搭载了VR-TVOS系统并将TV版内容和VR全景内容融入其中,都可实现720°全景切换体验。在使用方式上,暴风VR电视在不佩戴头显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风迷App或VR遥控器来实现画面角度的转换,当然这样的视觉效果肯定没有戴上头盔后来的强烈。
不过,当用户通过暴风魔镜进行VR体验时,其他用户可以通过电视屏幕直接观看魔镜显示的主视角画面,即所有人的观看内容趋于统一,这时电视的大屏威力也就显现出来了。与此类似,统帅VR电视的观看方式也需要头显设备的加持,并能实现电视和手机的同屏显示。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VR电视的独到之处在于对VR内容的呈现具有专一性,也就是在电视的本来功能之外将VR体验上升到首要地位,这里面涉及的主要是对软件系统的打造,包括软件性能的优化和对外设硬件的兼容匹配。
VR电视的缺点是什么?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VR电视的缺点在于概念和产品的可替代性太强。如前所述,既然VR电视靠软件来立flag,那么在智能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随着TV OS和硬件性能的不断升级,VR电视很有可能在功能上被飞快更新的智能电视所取代。
举个例子,目前许多厂商并没有在宣传上放弃对电视本质功能的大肆渲染,比如音响系统、硬件参数、外观设计、屏幕优势,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内容资源,这些都意味着VR只能被当作卖点之一且不会成为主要亮点。
也就是说,当硬件进化完全承载得起软件的功能需求时,包括VR在内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加入对于智能电视来说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并不用刻意为某个新概念(或者说就是噱头)大张旗鼓地重开门户。这也是为什么直接标称VR电视的产品少之又少,以及大多数厂商将目标定在努力打造电视整体品质并把VR事项单摘出来发展的原因之一。
当然,眼下VR及AR行业总体快速进化的趋势是明显的。聚焦到它们与电视的结合这一层面,只能说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用途的产品基于一些共性所形成的临时性联姻。对用户而言,如果某天这种关系破裂了,那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消费成本的理性下降以及使用体验的极致回归。
智能硬件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