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第一件事,他们来看成都东部新区发展

春节日益临近,成都东部新区欢迎每位归乡的游子,也迎接每位前来新区欢度佳节的旅人。

2月2日,腊月二十三,“小年”拉开了“大年”的序幕,春节的脚步推动着,每一位回乡过年的游子步伐。

对成都东部新区贾家街道的朱强而言,这一天和往年相比,多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

当天,成都东部新区“返乡农民工看新区”活动在浓厚的过年氛围中举行,数十名来自新区的返乡农民工代表应邀前来,组成新区“观察团”听规划、看发展,亲身在新区的城市核心区走了一遭,去感受这座新城的蓬勃活力。

朱强就在受邀的返乡人员之中。“我昨天刚从云南出差回来,一落地天府国际机场就收到了新区的活动邀请。”朱强感慨,这份关注和重视,让作为新区人的他倍感暖心和兴奋。

今年41岁的朱强,在2005年就去了广州务工,直到2013年回到家乡创业。2020年6月,成都东部新区刚成立一个月,朱强成立了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率先在新区走出了一条个人创业路。

“不管是创业还是工作,只有家乡发展得越好,个人才能走得更远。”朱强说,这次新区邀请大家来看发展、看变化,不仅为在家乡创业的人鼓足了干劲,也为在外面打拼的老乡们提供一个深入认识家乡的机会。

乘坐在大巴车上,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高楼街景,朱强和其他老乡一样,眼里充满了惊喜和憧憬,但更多的,是新区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去年5月份我去过一次世园会主会场,那时候还是一片繁忙的工地,现在已经快要修好了,这个速度太快了!”在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朱强激动地拿出手机拍下招商展示中心与散花楼同框的打卡图。

愈往后走,对家乡飞速发展的自豪感就愈强烈。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地面上物流车辆车水马龙,空中一架架飞机繁忙起落;成都未来医学城,数十栋造型前沿、已竣工或在建的现代建筑眺望着龙泉山,实验室里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三岔湖上,碧波潋艳,青山绿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这个发展速度就像飞一样!”成都东部新区芦葭镇居民李世建感叹。李世建是新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9年,他在芦葭镇成立了一家集草莓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公司,随着新区的不断发展,李世建的事业也走上快车道。“每年新区开展草莓采摘节等文旅活动,让草莓能够从地里直接销售,机场高速等高快速路网的不断完善,也为我们拓展销售市场提供了便利。”

春节将至,成都东部新区回乡的人越来越多,年味也越来越浓,草莓也卖得更快了,李世建的春节将在幸福的忙碌中度过。

同样忙碌的还有朱强,“要过年了,人要穿新衣,车也要做保养,这几天,我们公司每天交付的车辆保养订单就能达到30多单。”

订单增多的背后,是新区凝聚力的增强,包容性的凸显。“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和车主闲聊,他们说着不同地方的方言,有来新区搞工程的,有做生意的,也有在这里务工的,很多人都会留在新区过年。”

随着新区的发展,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在新区,有在新区谋发展的外地人,也有回到家乡工作的新区人。在朱强的汽车维修公司里,16个员工都是成都及新区的本地人,他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家乡”不再是长假时的目的地,不再是落叶归根的归宿,而是某种一荣俱荣、身随神往的存在。

春节日益临近,成都东部新区欢迎每位归乡的游子,也迎接每位前来新区欢度佳节的旅人。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