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对国内浮夸真人作秀、娱乐至死的综艺节目接受无能的巴塞君最近意外看到一个国内的某视频平台的网络综艺节目,看了两期之后竟然无法自拔。
毕竟节目嘉宾阵容有巴塞君心中最“man”的男神张涵予和一开口耳朵就能怀孕的话剧戏骨何冰老师,此外还有新晋男神王耀庆,简直苏爆。
大义凌然正直不屈的巴塞君看完这个节目后,马不停蹄想给大家安利一波,这安利你是吃还是不吃?
最近两年,国内综艺节目在近些年面临着高度同质化和无法回避的创意雷同的问题,大量的购买国外综艺节目的版权似乎成为了主流。
与电视台综艺追求明星嘉宾阵容和明星真人作秀的效果不同,网络综艺节目则往往凭借着新颖的形式,另辟蹊径,取得了不俗的关注度。就在最近,便有一档不追求明星阵容的良心综艺在视频网站播出,只播出三期,便在豆瓣上获得了评分高达9.3。
要说的这档节目名叫《见字如面》,该节目在国内各种真人作秀的浮夸综艺节目泛滥的当下毫无疑问是一股“综艺清流”的存在。
《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邀请明星朗读书信的形式并非中国原创,而是缘起于绅士与戏剧的故乡——英国。早在2013年,为了纪念英国国家“Letters Live”书信朗读活动,国内翻译为《见信如晤》,腔调感十足。关于活动主旨,其官网上是这样写的:
见信如唔——用现场演绎来赞颂文学书信经久不衰的力量。
活动邀请音乐、影视、文艺界的名人,现场朗读近一个世纪以来令人难忘的书信。朗读者比如低音炮卷福,他因《模仿游戏》而朗读过图灵的几封书信。
wuli老公
还有巴塞君的老公抖森,他朗读过英国作家Gerald Durrell写给妻子的情书,现场表演简直苏炸好么!
wuli老公
白袍巫师“甘道夫”伊恩爵爷,他朗读过一个少年写给母亲的出柜信,中途数度哽咽,动情之处让人倍感温暖。
甘道夫爵士
此外还有众多文艺男神:裘德·洛,《神秘博士》主演彼得·卡帕尔蒂、“莫娘”安德鲁·斯科特等艺术界的大咖加盟。
中国版作为综艺节目则更强调了节目的文化涵养,所读的书信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当代普通人家的书信。
作为国内首档的文化类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该节目幕后制作方由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两档“国民文化节目”的幕后团队制作。如果有小伙伴听说过或者看过这两档节目,就可以知道《见字如面》所追求的节目效果并非明星作秀,而是通过文化来感染观众,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内涵有追求有态度的综艺节目。
巴塞君之所以会入这个节目的坑,是因为制作方所请的演员大都是很有实力的老戏骨,虽然出于收视率的考量也有林更新这样的年轻演员(但是节目里表现也很不错呢),但归亚蕾、张国立、张涵予、何冰这样的实力派演员那精彩绝伦的台词功底和声音塑造能力让这个节目变得非常精彩。
何冰曾是人艺话剧演员出身
演员有四大基本功:声、台、形、表,而朗读最考校演员台词功底,那些老戏骨们声情并茂的声音表演感觉就如同在看一场话剧一般,真正达到了所谓“见字如面”的效果。在线观看时,最常见的弹幕是:“看哭了!”
在第一期当中,一封萧红写给弟弟的书信令人动容。巴塞君在看《黄金时代》的时候便对萧红这个人物颇有些好奇,一个才女的凋零和逝去总是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悲怆。
《黄金时代》当中汤唯饰演的萧红
萧红写给弟弟的家书里充满了家长里短,回忆了童年时姐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但烽火年代里的动荡不安,让亲人彼此天各一方。正如萧红在信中所说的:“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那时候的萧红客居香港,思乡甚笃却病痛缠身,只能通过一封简短的书信倾诉自己多年生活的苦闷与愁苦。那是萧红的人生走向凋零前最后的时光,而弟弟的回忆是她生命中最后的一段亮光。
而节目中最惊艳的朗读的则是张国立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声音塑造,他站在那里朗诵唐代韩愈的《告鳄鱼文》,语气轻松诙谐,但却带着一种坚毅与自信。正是韩愈在自己的诗里所述的态度一样:“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决绝;
他和王耀庆合作的戏剧大师曹禺与国画大师黄永玉的回信朗读则尽显大师的心胸,平缓处不疾不徐声情并茂,激动处更加铿锵有力中带着儒雅与自信。
王耀庆与张国立搭档
那些书信不仅仅是一封简单的作文,更是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强烈的情感被沉淀在那些平淡的话语和文字当中。
在第一期当中,最精彩的无疑是作为杨德昌和蔡琴的共同好友的归亚蕾朗读蔡琴在杨德昌死后写的一封公开信。
归亚蕾曾是杨德昌和蔡琴的好友
蔡琴与杨德昌曾是台湾娱乐圈里最引人注目的夫妻。蔡琴是台湾最著名的女歌手,歌声细腻绵延常有润物细无声之感,杨德昌则是台湾乃至蜚声国际的电影大师。
杨德昌也曾坦言自己多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都有“蔡琴的影子存在”,但二人离婚之后却被曝出长达十年的“无性婚姻”,媒体虽然猜测颇多,但蔡琴绝口不提。
直到2007年杨德昌导演去世,蔡写下一篇给杨德昌的公开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杨德昌的不舍与深情。
再见,杨德昌
07年7月1日
星期天,电视播了一整天,我也看了一整天;杨德昌就这么走了….。
电话录音里数不清的媒体留言,都希望我回电;
这个时候,叫我说什么?!
说什么也说不清楚我的五味杂陈,就算说清楚,又为什么呢?!
而所有人却急着要一篇“前妻的反应”!!
从一天最初的简短快讯,然后经过中间不断的增加数据、周边访问、调画面…,
到一天的结束,我的名字一直连着他的逝世消息….。
回想当初,从我确知彭铠立和他的恋情,到决定当机立断成全他们,
再到办完离婚手续,甚至到今天他去世,我的每一阶段似乎都得摊在镜头下….。
而今天,我怎么告诉外头,我都还来不及感受呢….?!
直到一天将尽,从电视上,我已看过他那被重复了又重复的身影后,
一阵强烈而尖锐的刺痛,才刺醒了我的感觉!
深埋在我心底,长久不愿再去回想曾经对他的记忆,突地袭上来;
我脱口轻喊出一句:杨德昌!你怎么可以这样就走了呢?!
跪在圣经枱前,我为他的灵魂急求,
求主以神自己的名领导他走义路,
让他行过死 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我感谢主在他生命结束前,是与他的最爱在一起,
我抬起不停涌上泪水的眼睛,坚定的告诉 上帝:我可以站起来!
我深深的感谢 上帝,让我与他轰轰烈烈的爱过…;
我安静的、肯定的用手拭摸着夹在圣经中的小十字架;闭上眼,再感受一次这曾经的爱情…,一次比一次平静、勇敢。
细数他一生共完成了八部电影,在我们生命联集的十年中,我竟见证了一半….!
作为一个曾经的伴侣,我们一起年轻过、奋斗过。
作为一个女人,他给我的寂寞多过甜蜜。
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痛失一个锐利的纪录者。
时间会给他所有的作品一个公道,他的付出不会寂寞!
至于我们所有过往的点滴,我自己品尝,
就当作我活着时永远的秘密,随着他的逝去与世长辞。
在这封信中最打动人的的一句话是:“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
蔡琴与杨德昌
杨德昌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和蔡琴的感情是“一片空白”,而蔡琴则在多年以后才回应说:“我不觉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付出过!”而在蔡琴的信中充满了对杨德昌的怀念,这种怀念不仅是原谅,还有祝福和感激。当生命归于平静,有人选择坦然面对,有人选择放下过去。她说:“早知道他会这么早离开,我应该早点放手,成全他的。”
正如现场嘉宾许子东教授所说,两个人的爱情走不到尽头不代表这段爱情就没有价值。
爱不应该是占有,爱是要懂得宽恕和成全。
巴塞君觉得这正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价值体现,用一封历经岁月沧桑的书信,传达除人类最本质的情感。
正如卷福评价的那样:读这些信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主人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朗读的时候产生一种神奇的联系,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启迪人心的反映人类生存状态的文物。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见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爱、美丽、痛苦和幽默。
生活不只有网络,我们怀念的是书信带给人的那种情感,那种文字里所传达的温暖和希望。
尽管国内引进的这个节目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主持人的控场太弱,嘉宾的话题不够深入等等,但巴塞君觉得这才是一个能够真正预约身心而有价值的综艺节目,所以巴塞君强烈推荐去看
最后,强烈要求节目组第二季请金世杰、濮存晰、汪涵、陈道明来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