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季财报公布前,阿里巴巴宣布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这是阿里的常态。2015年12月,上任半年后,张勇即对组织结构进行过一次以建立“大中台小前台体系”的全面调整;2016年年中,中台升级;2016年底,聚划算业务并入天猫…
这家践行着“拥抱变化”口号的公司这次调整涉及七个部门、共计18位高管,“国际化”是关键词。
“国际化”的第一个关键点是职业经理人的全面接盘,阿里巴巴启用了大量有国际化背景的新人。在本次调整中,原菜鸟网络CEO童文红不再担任CEO一职,转而担当集团首席人力官(CPO),同时接替张勇出任菜鸟网络董事长。这标志着童文红已经脱手具体业务压力,全面进入集团管理层。
童文红是阿里巴巴的“老人”,回顾其职业经历: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先后担任行政、客服等团队负责人,自2013年5月菜鸟成立之初即担任COO,此后历任菜鸟网络总裁、CEO,一直是菜鸟网络业务的主要操盘人。她也是阿里巴巴合伙人之一。
新老交替,接替菜鸟CEO的是公众之前并不熟悉的万霖。
万霖是一名“75后”,2005年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运筹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美国亚马逊,领导了亚马逊自提柜、自建分拨中心和最后一公里,以及亚马逊全球购等战略和项目。具有丰富的国际化视野和背景。
2014年,万霖回国加入菜鸟网络,担任菜鸟副总裁,先后领导主管菜鸟联盟等核心业务。官方公告显示,万霖担任菜鸟总裁后,将全面带领团队负责战略执行和业务运营。在给菜鸟员工的内部信中,童文红称赞万霖“具有丰富的电商、物流从业经验,国际视野开阔。”
菜鸟物流的新老交替与前段时间蚂蚁金服换帅有异曲同工之处。
童文红和彭蕾都是阿里集团的“老人”,手握资源人脉,都走向幕后,负责操控长期战略、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新人万霖、井贤栋都是70后职业经理人。唯一不同的是,蚂蚁金服面临的是越来越大的上市压力,菜鸟网络背负的是更具体的业绩指标。
菜鸟物流是阿里集团发力的重点之一。虽然在财报上很难体现,但物流是电商的基础设施,一方面它是与京东物流竞争的关键点;另一方面,阿里想做农村电商、想做天猫超市、手淘便利店,都需要“菜鸟先行”。
根据菜鸟方面提供的数据是,中国70%以上的快递包裹运行在菜鸟平台上,菜鸟生态创造了200多万的就业和数千亿的经济贡献。
目前,阿里一线业务总裁均由70后担纲。在阿里巴巴官方通稿中明确提到,“组织升级为战略变革服务,是张勇担任CEO以来的一贯思路。”在员工信中张勇说明: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正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石油”和引擎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要从过去自上而下的“树状”管理结构变成更加灵活高效的“网状”管理结构。
以2015年5月张勇担任CEO为标志,阿里管理层的年轻化和人才体系正式成型。阿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公司管理岗位上,60、70、80后的管理人员占比分别为3%、45%、52%。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管理人员的主力军已经由70后和80后组成。
除了大胆启用新人,重视国际化的第二点体现在由蒋芳担任张勇的国际业务特别助理,直接向张勇汇报。
“国际业务特别助理”——这是一个之前很少提到的职位,张勇在内部信中将岗位描述为“把我们遍及全球的员工和业务,变成全球化的文化传递和全球化的服务客户的能力。全球战略一盘棋,全球同事一个家。”
自2014年赴美上市之日起,阿里巴巴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阿里巴巴几乎所有核心业务包括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文娱、移动业务等诸多版块,均已走向全球化。
此次组织架构升级,正是为阿里全球化战略已进入下一个阶段做提前准备。马云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阿里下一步的愿景是全球化。
2016年12月20日,阿里巴巴再次被美国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市值蒸发几十亿元。作为美股上市公司想要全球化,阿里巴巴必须承担来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各品牌方以及美国资本市场等各方面压力。
马云此次会见特朗普,主要讨论的也是阿里巴巴最新的在美业务计划。阿里巴巴2017年在全球化路上新策略为:1. 跳出“进出口”的概念实现“全球买卖”;2. 农产品或成进口业务新爆发点;3. 以进口带动出口。
此次任命蒋芳,是阿里应对国际化压力的一种表现。蒋芳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她之前被公认为是阿里文化和价值观最坚定的坚守者和践行者之一。这次任命,她将协助张勇和童文红,完成阿里国际化人才体系的搭建。
由这样一位“老将”直接协助阿里的国际化,集团对该业务的重视可见一斑。
最后一块人事调整与阿里云有关。张勇在内部信中的说法是:云OS事业部进入阿里云事业群,由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孙权)整体负责,云OS事业部负责人张春晖向胡晓明汇报。
张建锋(行癫)在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TO(首席技术官)向我汇报的同时,兼任阿里云事业群首席技术官(CTO)。阿里云各技术团队向张建锋汇报,张建锋在阿里云CTO的职责上向总裁胡晓明汇报。
张建锋是集团内为数不多的兼具技术和商业背景和经验的领导者。他在2004年即加入淘宝,曾担任首席架构师,是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之一。
2015年3月,张建锋出任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负责人,统管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的电商业务,并向集团CEO张勇汇报。2015年12月7日,阿里巴巴推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新设立中台事业群,其担纲首任总裁。2016年4月被任命为集团CTO,并兼任集团技术战略执行小组组长。
云OS是阿里巴巴主导的操作系统,可搭载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互联网汽车、智能家居等多种智能终端设备。云OS曾和上汽、魅族,都有紧密的合作。这次整合进阿里云事业群,表示阿里巴巴将软硬件整合的决心,或者说是阿里所掌握的软硬件资源与云端的三方结合。
阿里云承担着阿里技术的重任,至少它是增量市场,代表着未来。在最新一季度的财报中,阿里云由于两次调价影响,付费用户数量增长至65.1万,推动收入同比增长130%,达到14.93亿元。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8%。阿里云虽然仍旧有6000万美元的亏损,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缩小。
张建锋的任命,正是意在执行面向IOT时代架构云端一体化的整体策略,不断推进大数据时代核心产品和技术能力的建设。而无论走向哪里,技术都将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12月15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在日本地区正式开服,为该区域市场提供本地化服务。目前,阿里云在海外市场已经建立了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数据中心。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前政委”张丽俊曾详细解读过阿里巴巴的人才和组织管理战略。
她认为,组织能力是公司管到后面最难的一件事情。公司有了那么多人,包括核心骨干、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初级管理者、新员工。阿里巴巴的员工人数已经超过3万人,每一次转型、人事调整,都会涉及到具体的每个人的变动。作为CEO,每一层的能力都需要提高。
无论是整个“国际化”战略的落地,还是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这些都是阿里巴巴必须承受的。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组织架构和人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