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证监会第二任主席周道炯去世,曾成功化解“3·27国债期货事件”

享年90岁。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1月12日,界面新闻从多位证监系统人士处获悉,原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原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原中国建设银行监事会主席周道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11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公开资料显示,周道炯出生于1933年12月,安徽歙县人。1984年12月至1994年3月,周道炯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在他的带领下,建设银行开办现金和居民储蓄业务,从1986年开始,建行开始拓展国际金融业务,逐步走向国际金融市场。

1992年10月,周道炯开始担任国务院证券委常务副主任。1994年4月至1995年3月,他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1995年3月,63岁的周道炯临危受命,成为中国证监会主席,成功化解了“3·27国债期货事件”。

在90年代中期,中国证券市场从初创阶段迅速发展,但法规并不健全,投机氛围浓厚。彼时作为第二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

1996年,他主持并连续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等“十二道金牌”,并坚决处理了“长虹”事件,“华天”事件、“琼民源”事件。在他任职的两年多时间里,亲自批示查处的违法违规事件多达90多起,平均每月都有两三起,周道炯后来自嘲自己“当了两年救火队长”。

在他的领导下,沪指从1995年3月31日开盘时的629.91点增至1997年7月11日收盘时的1154.79点,任期内指数增加了524.88点,上海股市的日成交量也从6亿元增加到100亿元。

周道炯任期内,1996年12月16日,沪深两市推出了股票涨跌幅度限制,规定每只股票每天的价格涨幅和跌幅不得超过10%,禁止超出10%的报价,俗称“涨跌停板”。

1997年6月,周道炯卸任。退休后,他仍然密切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2019年7月22日,在科创板正式开市的历史性时刻,86岁的周道炯向媒体表达了他对科创板的祝福,并亲自写下对科创板的殷切期望:科技创新、自律规范、重视人才、提高效益。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