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假唱和生态挤压,2023年线下演出的冰与火之歌|回望2023㉗

演唱会、音乐节狂热复苏,Livehouse、剧场等小型演出演无可演,二者处在冰与火的两极。

图源:微博@相信音乐 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第七日现场

回望2023年的线下演出市场,演唱会爆发性增长是最突出特点。摆脱“限聚令”紧箍咒,演出行业的热度,在紧张的抢票、全网流传的演唱会现场大合唱中真实可感。从国民级歌手,到顶流巨星、时代icon,再到新生代人气歌手,都辗转在各大城市各大体育馆。年初到年底,演唱会巡演不能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截至11月22日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4%。前三季度累计观演人次达1.11亿人次,其中观看演唱会的为6000万人次,均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

伴随居高不下的演唱会消费热情,不少歌手在一地连场数场,薛之谦“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举办场次达到60场,刷新内地市场单年度体育场场次纪录。五月天、周杰伦、林俊杰、刘若英开唱频繁度紧随其后。其中,五月天在北京连开六场、广州连唱五场、上海10天内连开八场,但依旧场场门票秒空。

音乐节在演出市场的声势亦迅速壮大。草莓、迷笛等老牌音乐节风头不减,同时各种与消费品牌合作联名的中小型音乐节如雨后春笋,扎根三到五线城市,甚至深入县城。《2023腾讯娱乐白皮书·音乐篇》数据显示,今年共诞生了169个全新音乐节IP,总体数量增长的同时,市场空间被高度拓展。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0日,二线到五线城市音乐节数量均成倍增长,新一线城市全年举办音乐节数量达86个,远超2021年和2022年的同时,数量是一线城市的三倍。

不同于过去三年的线上演唱会,全面复苏的演唱会和音乐节,旅游、酒店、餐饮、制造业等行业紧盯线下演出带来的消费爆发。今年7月,石家庄市政府网站官宣将举办“ROCK HOME TOWN”音乐演出季,全面打造中国“摇滚之城”。此举可类比山东淄博打造烧烤之城,有望重新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高比例的跨城演出拉动文旅消费。据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3暑期演出市场用户观察》报告,演唱会和音乐节跨城用户占比超六成,比如阿那亚戏剧节外地观众占96.6%。艾媒咨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超五成受众可接受的观演距离为周边城市,观演预算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

演唱会和音乐节在今年的流行文化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准点守候、全民抢票成为共同记忆。伍佰演唱会“摆烂”,大手一挥歌迷指哪唱哪,他的“的确良”演出服、夸张的肢体语言成为网络流行热梗;周传雄以为自己是“过气歌手”,但秒空的门票和现场《黄昏》大合唱,一度让他感动流泪,似乎也矫正了唯流量论流行歌手的认知偏差;凤凰传奇实现跨时代翻红,背负生活压力的95后、00后在长辈的流行歌里宣泄压力、找到归属感。

如果站在五一、暑期档的时间节点来看,线下演出市场的关键词可能是热度飙升、市场井喷、文旅复苏,等到了三年干涸后的甘霖。但站在年末来看,报复性消费、生态倾轧等更底层的问题逐步浮现出来。

高频的演唱会和音乐节,对主办方、艺人和票务平台的业务水平带来了挑战,“柱子票”、天价黄牛票等都是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乱象,今年的演唱会维权投诉事件大幅度增加。

由于需求超载,平台治理不严、购票退票政策不规范等问题也被充分暴露。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文娱票务的红黑榜上,大麦高居榜首,五月天演唱会背后售票公司纷玩岛、秀动、保利票务等购票平台均排名靠前,退票、价格过高等为高频投诉理由。

庆期间,南阳迷笛音乐节的偷盗事件,为音乐节主办方带来警醒,同时也展现了音乐节与地方文旅绑定思路落地的难点。11月初引爆舆论的“五月天假唱事件”,至今尚未有明确调查结果,这种未被尊重的消费体验,也让观众经历了一次对演唱会现场的心理“祛魅”。

多重各种乱象之中,票务平台和各地文旅政策加强了对抢票的限制。包括上海在内的多地推行强实名制,要求购票人、门票、身份证件需保持一致,此外,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公开售票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大大限制票务二级市场的操作空间。

政策变动导向消费端。黄牛产业被有效限制,但歌迷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周杰伦演唱会中,歌迷以近数倍高溢价从黄牛手中购票。但临到开场前,黄牛无法录入信息,临时集体退票。不少黄牛开始业务模式转型,从卖票改为帮忙代抢,供求失衡下,代拍价格水涨船高,如周杰伦这般的热门演唱代拍费远超门票本身数倍。

从产业端来看,演唱会和音乐节产生的虹吸效应,吸走观众娱乐消费大部分预算,Livehouse、剧场等小型演出关注度和票房下滑,二者处在冰与火的两极。中演协援引业内调研称,小型音乐现场演出由于交通食宿造成巡演成本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型项目吸走部分Livehouse票房,乐迷消费力下降,市场运营难度增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演出行业产生的票房中,超七成票房来自演唱会和音乐节,而一场演唱会的平均票价超700元,是Livehouse票价的三到七倍。三年演出空档,行业急需回血,但定价过高、演出过密,对市场同样是一种恶性消耗。

Livehouse等小型演出现场是初创乐队、腰尾部艺人演出的主要场所,扎根本地的Livehouse也是地方的一张文化名片。而随着Livehouse遇冷,即便如声音玩具这般上过《乐队的夏天》的头部乐队也演无可演,腰尾部的乐队和歌手谋生更难,音乐节的演出阵容也无法得到更新。

音乐节同质化也是市场过热呈现的弊病。大多数音乐节尝试品牌化,但演出阵容、运营玩法大同小异,流量艺人成为吸引观众购票利器。部分音乐节票价在500元以上,服务配套无法跟上观众暴涨,高口碑音乐节寥寥无几,演出落幕之后随一地垃圾留下的,还有社交平台上的各种“踩雷”打卡、不愿再来的抱怨。新创品牌的音乐节无法持久化运营,最终或只能在今年昙花一现,做割流量的一锤子买卖。

音乐节主办方、当地政府如何将打造配套措施,提升治安管理、现场服务、演出差异化水平,将流量转化为存量,还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2023年无疑是为线下演出行业提振信心的一年,需求侧的消费热情爆发,供给侧的主办方、艺人奔赴全国各线城市。但行业的隐忧愈发明显——演唱会艺人基础业务能力不稳定,主办方、平台方抢票退票不规范不透明,行业监管不足技术鉴定落后......这些都可能透支今后观众的热情与行业增长的潜力。

而Livehouse、剧场等中小型演出现场也是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应成为生态挤压的牺牲品,被整体走上坡路的行业遗漏。希望2024年线下行业在增长的趋势下,保持理性不透支行业,走上高质量增长之路。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