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为救孙子,这位老人走了

为保护瘫痪的孙子,佘木洒的生命停止在了地震那一刻。

佘木洒生前居住的老屋,已成废墟。受访者供图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侯瑞宁

为保护瘫痪的孙子,佘木洒的生命停止在了地震那一刻。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12月20日9时,此次6.2级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死亡,782人受伤。

陈家村位于震中,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截止目前,这个村子至少有20多人遇难,67岁的佘木洒就是其中之一。

孙子获救,老人走了

一开始是地面在晃动,接着是一阵“轰隆隆“的巨响,然后“一下子全部都黑了”。

地震发生时,17岁的佘慧莲正在看手机,她从未经历过地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时,她睡在三年前盖的平房里,弟弟和爷爷睡在另一侧的老房子里。夏天,爷爷和弟弟也住平房,但冬天需要烧炉子取暖,老人还是习惯住老屋。

佘慧莲赶紧从房里跑出来,借着手机的亮光,发现爷爷和弟弟住的老房子变成了一堆瓦砾。她大声呼喊爷爷和弟弟,摸索到他们睡觉的房间位置,徒手扒开泥土和瓦片。不远的邻居海一努思家,妻子和10岁的女儿也被埋在瓦砾下面,村里不时传来呼喊声。

陈家村距离震中大河家镇约3公里,全村约有3800多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外务工。村里没有工业,以务农为主。村子里尚有不少过去的土坯瓦房,一些老人和孩子居住在这里,陈家村是此次地震伤亡最大的行政村之一。

这几年,许多家庭都新盖了楼房,这些新盖的房子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多数都出现了裂痕,村民们不敢入住。有些房子周围,依然保留着过去的院墙。院墙以空心砖垒砌居多,有些院墙都已垮塌,随处可见散落的砖块。

一些房屋受损较轻、没有人员被埋的邻居赶过来帮忙,一起将被埋的人刨出来。33岁的蒲玉明的老屋也仅剩一个屋檐,新房出现裂痕,庆幸没有人员被埋。听到呼喊后他跑了过来,和其他几位邻居一起帮着扒开瓦砾。

“什么工具都没有,只能两只手去扒。”蒲玉明说,他们一边刨一边呼喊老人的名字,听到有人在瓦砾下应答着,这给了他们信心。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他们的动作很谨慎,大约花了半个小时,终于将老人和孩子救了出来。

“孙子睡西边,老人家睡东边,他左手胳膊盖在孙子的脸上的。”蒲玉明记得刚扒开瓦砾时的场景。另一位参与救援的邻居说,佘木洒侧着身,试图用自己的胳膊护住孙子的头部,而老人全身都被瓦砾压着。由于幼年罹患脑积水留下后遗症,今年15岁的孙子下肢瘫痪,偶尔身体抽搐,夜里必须有人守在身边。

佘慧莲说,后经医生检查,弟弟牙齿掉落一些,脸部有擦伤,头部和全身都无大碍。但爷爷被救出来后,一直说胸口痛,不停地说“快找医生”。

佘慧莲给在中山打工的爸爸佘志福和姑姑佘志华打电话,姑姑得知父亲被埋,赶紧在镇上寻找车辆,计划将父亲和侄子运出来抢救。

佘志华说,当时一片混乱,传言上游的水库存在风险,很多外地人被限制回村。她从凌晨一直找到早上6点多,也没有找到一辆救援车辆。由于交通管制,直到早上她才徒步赶到父亲身边,老人已经去世。

佘慧莲估计,爷爷大概是在被救出来后1个小时去世的。界面新闻获悉,在陈家村,大约有20多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不少人被救出后都还有生命迹象,但因深夜难以及时送到医院而遭遇不幸。

吴黑麦家的房子也已经垮塌,父亲不幸罹难。 受访者供图

救出佘木洒和他的孙子后,蒲玉明又跑去邻居吴黑麦家救人。吴家其他人都跑了出来,唯独吴的父亲被埋在废墟下。蒲玉明和吴家人又一起将老人刨出来,老人当时尚能说话,但内伤严重。家人欲将其送到医院,但道路不通。凌晨四五点,老人闭上了眼睛。

未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

获知家里发生地震后,佘志福连夜预定了第二天早上7点多的航班。在外出打工几十年,他都是坐火车,而且多是绿皮慢车,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

就在地震前一天,他还跟父亲打了视频电话。父亲告诉他,孙子感冒了,前一天被他带到镇上看了病。然后,又问他工作忙不忙,吃的好不好。佘志福觉得,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朗。老人今年67岁,没有任何疾病。去年感染新冠以后,躺了几天就好了,跟年轻人没两样。

他希望父亲和孩子能挺过去,恨不得立马飞到家里。他花了400元从中山市包车到白云机场。但在半路时,父亲的噩耗传来。他在车上放声大哭,司机安慰着他。

父亲一直帮他支持这个家。儿子5岁那年,不慎摔了一跤后被诊断为脑积水,下肢逐渐瘫痪。几个月后,妻子离他而去。佘志福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当时女儿七岁,儿子五岁。儿子患病后,全靠两位老人帮忙,他才能外出打工。

儿子的情况越来越糟,最后发展到无法坐稳,终日卧床,大小便都需要人帮助,说话也不清楚。佘志福在外打工期间,儿子一直留给父母,“给孩子做饭、洗尿裤,啥都要做。”二位老人还种了玉米和小麦,养了牛羊,以补贴家用。

2017年,59岁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家里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佘慧莲说,奶奶去世后,爷爷除了放养牲畜和忙地里的活儿,还要照顾残疾的弟弟,经常“吃的有一顿没一顿”。读完初中后,她没再读书,留在家中为爷爷分担重担。

村里人渐渐盖了新房,但佘志福家仍住在30多年前父亲盖的5间泥墙瓦房里。母亲去世后,佘志福家被评为低保户。按照甘肃省有关政策,农村低保户可以享受危房改造政策。佘志福说,有关部门派人到家里测量一番后,留下了一份“通知”,他注意到上面有“砖混结构”几个字。改造计划不了了之。

佘志福说,他家的老宅并非砖混结构,可能是因为前面被刷了一层白灰,给人一种并不危险的印象,但房子的主体构造都是泥墙。陈家村5社社长佘白开说,几年前确实听说危房改造项目,但不清楚为何佘志福家没有被纳入进来。

三年前,佘志福花了几万元,在老房子旁边盖了三间平房,政府给了他1.5万元补贴。因为盖房子,他借了一些亲戚的钱。他觉得,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出路,两个月前,便去中山市一家电子厂打工。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

他从未想到,工作不到两个月,家中却突发变故。按照当地习俗,去世的人通常在一天内下葬。12月20日下午,佘志福赶到家时,父亲已经入土,他未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