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收购案落幕,13.2亿元收购湖南九鼎科技30%股权

2022年,大北农饲料业务收入占比达69.01%,此次收购意在进一步扩大饲料业务优势。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据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已完成收购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3.2亿元。

企查查显示,12月7日湖南九鼎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大北农持股30%。此外,法定代表人杨林持股27.0283%,刘志宏持股10.0111%。

资料显示,湖南九鼎科技成立于1994年6月,注册资本3.6亿元,主要经营生产粉剂兽药、散剂、预混剂、消毒剂、饲料添加剂(限分支机构经营);饲料原料的销售等。

大北农集团创立于1994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生产、销售饲料产品和种子产品,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预混合饲料企业。

从业绩方面来看,2020年至2021年,大北农营业收入分别为228.14亿元、313.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6亿元、-4.40亿元。2022年,大北农大幅扭亏,实现营业收入323.97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112.63%。

其中,饲料板块是大北农业绩增长的重要保障,2022年,公司饲料业务收入占比达69.01%。

近年来,大北农为稳固核心业务板块,持续拓展饲料业务,其中包括扩产与收购两部分。

扩产方面,2023年6月8日,大北农定增申请获深交所批准。据公司此前公告,拟向不超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4.13亿股公司股份,募集资金不超19.43亿元,其中7.24亿元用于饲料生产项目,4.61亿元用于总部创新园区建设项目。

收购方面,大北农收购九鼎科技一案历时近两年,2022年年初,大北农作价13.2亿元收购九鼎科技30%的股权。大北农认为,九鼎科技在湖南饲料业务占有巨大优势,公司收购九鼎科技后有望在西南地区成为饲料龙头企业,同时可以利用规模效应,降本增效。

此外,相关扩产动作还包括大北农在2022年初宣布,拟以20亿-25亿元收购正邦科技位于西南地区的8家饲料子公司。

然而,九鼎科技收购案纠纷给大北农带来了大额资金支出,使企业承压。

回顾历史脉络,收购案中双方存在纠纷,并两次由法院审理。2022年8月31日的公告中大北农称,公司已支付九鼎科技第一笔股权转让款6.6亿元,但根据初步审计结果,九鼎科技2020年和2021年净利润与净资产与其提供的未审数据差异较大,部分数据账实不符,无法满足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要求。

大北农多次与交易对方、九鼎科技沟通审计推进、规范整改及调整收购股权的交易作价,但沟通未果。基于上述原因及首笔股权转让尚未办理工商变更,大北农暂未支付第二笔转让款。

据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8月14日发出的《应诉通知书》,湖南九鼎科技实际控制人杨林起诉大北农,要求公司支付第二笔股权转让款3.96亿元,并按照每日0.5‰支付违约金,截至2022年7月25日,违约金金额为495万元,上述为法院一审判决结果。

根据法院一审判决,大北农不仅需要自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杨林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3.96亿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还需要向杨林支付律师代理费419.76万元。此外,一审案件受理费206.7538万元、反诉案件受理费332.09万元,均由大北农负担。

此后,大北农再次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用539万元,由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可以看出,仅案件相关的诉讼费用已经给大北农带来了约一千五百万元的支出。

在2023年三季报中,大北农表示对与饲料相关的两起收购案均已经发起计提,截至2023年9月30日,预计计提正邦科技股权款损失金额2亿元, 对九鼎科技未决诉讼预计计提预计负债1.28亿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