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刚开始的第二天,当人们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里,朋友圈里却被一条消息刷爆:顶新集团证实台湾康师傅决议,自2017年1月1日解散。这意味着,康师傅将彻底退出台湾市场,但看起来似乎更像,康师傅控股彻底放弃了台湾市场。
消息炸开后,不少网友纷纷开始怀念起童年时经常吃的康师傅红烧方便面,媒体也发起“你有多久没吃方便面了?”的调查。让人纳闷的是,大家硬是睁着眼把带有“台湾”二字的康师傅当大陆市场的康师傅,这也就算了;可如果你就此才追忆起方便面,钝感力是不是发挥得有点低级?
当然,此刻最紧张的肯定不是你。为了不让广大群众误以为是康师傅控股解散了,康师傅控股中国连夜跳出急发声明:中国大陆的康师傅生产经营与台湾康师傅毫无关联,大陆康师傅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尽管,这让人们终于理清了这层关系(如图),但这就能遮掩方便面行业持续衰退的事实吗?
2011年,处于鼎盛时期的康师傅控股总市值一度超过1400亿元港币;但截至2016年12月30日收市,康师傅控股总市值约为528.5亿港币。5年左右的时间里,康师傅控股总市值蒸发接近900亿港币。
2016年11月29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9个月,收益约为69.13亿美元,同比下滑9.44%,缩水额度约为7.209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9.7亿元……
醒醒吧,康师傅在大陆的日子早就没过去那么风光了。虽然方便面曾经是“单身狗”的大救星,终于敌不住“狗粮”的选择越来越多。反正外卖这么方便,为什么还要苦守一碗方便面呢?
方便面产业衰退反映的是居民食品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消费结构升级,属于低端产品的方便面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诉求。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提升,被贴上“不健康”标签的方便面销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方便面企业也在努力寻找突围模式。如统一针锋相对地大力布局中高端方便面市场,其中“满汉宴”主打高端市场,价格高达29.9元,被部分消费者称为“方便面中的爱马仕”;各商超的方便面货架上,进口品牌越来越多,吸引着年轻顾客的注意。近期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上非常火的韩国某品牌辣炒火鸡面,在一些跨境商品超市有出售,单价大约6元左右。
与网络外卖相比,食材新鲜度是方便面产业发展的一大技术障碍。要想扭转方便面产业的颓势,不仅需要食材更多样,营养搭配要更合理。接下来,食品快消行业会否迎来产品洗牌?沿着健康、养生的道路走,统一和康师傅又该如何转型?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