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到科创,从芝加哥到郫都,成都打造“科创高地”的强基因

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进入中国,也象征着举办地成都市郫都区将在世界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的“郫都时刻”。

继大运会之后,又一项世界级盛会落地成都——

接过上一届美国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手中的接力棒,成都将于今年10月18日在郫都区举办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

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落户四川,更是第一次进入中国。这也象征着举办地郫都将在世界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的“郫都时刻”。

而在刚过去不久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郫都已经“霸气外漏”。成都市签约的项目共28个,而郫都区企业签约项目共6个,占比超五分之一。

如今,郫都的科幻与科技正在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世界科幻大会的落地,世界科幻圈与行业的注明,正促使郫都一步步向朝着中国的科幻高地进发。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供图:郫都区宣传部

世界科幻大会落地郫都,“双引擎四基地”蓄势发力

自2019年,成都在爱尔兰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上宣布“申幻”以来,历经2年努力,终于在2021年的华盛顿世界科幻大会上,击败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一众城市,一举夺得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

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落户成都,也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进入中国。这场科幻届的盛会早已吸引全球科幻迷的目光,预计将有10000多名观众参展。

届时,大会将进行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获奖作品评选,同时,刘慈欣、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等“科幻大腕”也将来蓉参会,在会期进行多场沙龙,与参会群众进行亲切交流互动。

在2020年国内科幻产业产值达到551亿元的大背景下,世界科幻大会落地无疑再次强调了科幻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借助世界科幻大会,撬动成都科幻、科技产业的发展,塑造郫都科幻之都的品牌形象?郫都的思路清晰明了,那就是建设中国科幻之都的科幻中心,打造“双引擎四基地”。

“双引擎”即科幻IP、数字技术,“四基地”则指科幻产品首发基地、科幻企业总部基地、科幻数智创新基地、科幻文化示范基地。

近年来文化科幻IP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背后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科幻巨制《流浪地球》的出圈,其衍生IP在互联网上成为热门二创对象,该电影不仅拉高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制作水平,更是让科幻电影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产业风口。可见科幻IP具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产业协同力。

而科幻产业落地所需求的科技,则囊括了数字建模、三位交互、虚拟现实等一系列包含软件硬件的高新技术,而这就是郫都区“双引擎”中的另一端:数字技术引擎。

双引擎战略站在了产业的高地,从上游IP开发,到下游落地实现,包揽了科幻产业中最关键、最值得深耕的环节。世界科幻大会的落地,无疑将擦亮郫都成都科幻中心的招牌,以品牌先行之势,汇聚科幻圈、产业界的目光。

抢占科幻经济高地,下好科创先手棋

世界科幻大会的落地,让郫都区拥有了独特的科技发展优势。

5月15日,2023成都科幻中心产业大会在郫都区开幕。以三体宇宙、蓝色光标、翌星传媒为代表的科幻、媒体、科技企业;以刘慈欣、韩松、何夕、董仁威为代表的科幻作家汇聚与郫都,会上,郫都区发布了首批机会清单,包括了8项科幻主题场景、3项科幻主题活动、3项科幻空间载体、11项科幻影视文创、2项科幻装备智造共27项机会清单,着眼于郫都区科幻产业发展蓝图这片“星辰大海”。

2023成都科幻中心产业大会 供图:郫都区宣传部

无独有偶,去年郫都区科创新城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并形成了“一年成基、两年成形、三年成势”的整体思路,规划了106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城市片区约35平方公里,乡村片区约71平方公里。自科创新城建设以来,目前先进制造园区中已经聚集了京东方、富士康、中电科、中航工业等企业和配套厂商,未来将聚焦商业航天、电磁空间安全、氢能等细分领域。

同时,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的落成,也成为郫都的一大科幻特色。以“星云”为设计理念的场馆外型,视觉呈现上给人极强的震撼效果,科技感满满。依托“星云”主场馆,郫都将进行一系列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科幻岛、未来岛、数研岛、乐活岛超级“岛链”,策划了科幻消费体验中心、科幻会展、交流中心、科幻技术园、创意工坊、科幻公园等总建筑面积 共12万㎡ 的科幻园区。

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星云馆效果图 供图:郫都区宣传部

科幻产业的细致布局,只是郫都区强劲科技实力的表现,究其根基,还在于郫都发展了多年的扎实科技基础。

郫都硬实力体现,科技友好型区县

早在2016年,国家设立的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中,郫都就成为四川唯一入选的区域示范基地。

郫都汇聚了20所大中专院校,拥有29个专业孵化器、249个实验室和技术平台,其中包括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高校,科创资源富集,人才优势显著。

如今,郫都不止于“双创基地”,更争做“科创高地”,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布局建设有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影视城,聚集华为智算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亚洲单体体积最大摄影棚等项目。

成都影视城 供图:郫都区宣传部

种种优势,不仅为科幻产业,更是为更多的科创产业、高精尖产业等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土壤。今年1-7月, 郫都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397亿元,同比增长5.9%;高能级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80.9亿元。

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郫都却能紧紧抓住科幻产业、科技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南拓的背景下,郫都区虽然显得低调,然而低调背后,却有着极强的产业技术储备。

强劲的科技实力,就是郫都建强成都科幻中心的有力支撑。借助世界科幻大会的东风,郫都手拿好牌,相信将会在不远的将来,迎来属于郫都的“高光时刻”。

来源:推广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