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涛在创业前做过股权众筹、做过社群也做过FA。在接触了大量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后,他总结了一套完善的方法论。他的项目是,这投后工坊是一个互联网+投后服务平台。
以下内容来自笔者对金海涛先生的采访,文章采用第一人称行文,文中“我”指代金海涛本人。
三种公司,三种方法论
我现在比较擅长做咨询,因为我懂任何企业的任何阶段。在讲传统企业转型的时候,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首先我们会把所有企业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技术升级,对标企业是华为。这类企业一般有技术、是本土化的,技术创新较强。不过老实说,技术创新都不是我们擅长的事情,真正的技术创新可能要去硅谷、去德国买,当然了这是创投公司干的范畴,我觉得大部分传统企业还没有到这个阶段。
第二类企业是为产业升级的企业,对标标的是链家,链家在业界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是IBM做的。在链家的这个案例中,给我很大启发,首先这是一家传统企业,不光传统而且规模还比较大。前前后后花了3年,总共消耗了3470万才完成了链家的产业升级。它特别符合产业升级的趋势,回头看,如果没有互联网升级,可能就没有链家的今天。如今经济下行,行业需要创造新的利润,而我们用互联网将分散的利润归集起来,正好可以将概念做高、也符合如今的趋势。现在链家估值380多个亿,好几个私募都进来了,因为这个模式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第三类企业是消费升级,对标的是OPPO或者是VIVO。这种企业想要升级主要是做两端,这里有两点:一个是要让产品在线上获得认知,另一个是要在三四线城市开拓渠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规模化产生利润。一二线城市可以不用想了,因为红利已经基本没有了,品牌也很难获得溢价。当然了,也恰恰是因为一线城市没有红利了,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可能重点是在海外,而产业升级则是一二线城市。链家并购的17个房地产中介公司基本也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消费升级在三四线城市,这是未来的趋势,想清楚这个才能解释传统企业当今所面临的问题。
转型背后的操作逻辑
现在中国处于一个经济下行期,以前从来没有过,资本受此影响巨大。上行的时候是增量市场,这时候创业比较容易,很容易产生一些标的,成长速度也很快;而经济下行了以后则不然,这时候已经没有红利了,标的产生的速度赶不上标的被并购的速度,整个中国现在就是一个标的荒。——有利润、有概念的没有了,剩下两类项目,要么有概念没利润,要么就是有利润没概念的。后者就是我说的链家的那种,它们有利润但是没有成长性。我们所给企业做的升级就是给他们成长性,做出了这个,这些企业就有机会往产业上下游去拓展。
当然了,不光是企业面临转型,连基金也是这样的,基金的投资逻辑也面临变革。现在基金一般都不会投一个单独的场景,先投什么?先投品牌,然后再投用户社群,最后再投场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不然的话,光投产品是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的。有些人这么对我们讲:“来投我们公司吧,我们年净利润超过1000万”。这种企业我们一般不做尽职调查,只收少量股份和现金,帮他做“链家模式”。
这种转型的核心是重塑品牌,我们要把一个传统品牌做成一个互联网品牌。我做过一个VR看房项目。当时我告诉他(创始人),如果你只做展示工具的话那么肯定会被替代,我们给他的建议是做升级产品——VR购。这相当于是给房地产公司做一个全面营销的工具,营销是房地产的核心,是不容易被替代的也避免了没必要的竞争。
在未来这个项目还将继续延展,比如可以把非刚需类购房整合到产品中。北京不好买房,那么河北怎么样?哪里升值空间大,投资类购房怎么选择?为了一份情感买房,哪里更合适?等等,都是未来的方向。
批量获客以后,我们把公司的发展拆分成了三个环节:品牌、用户社群运营和咨询场景。对于具体操作我有以下几个建议:其一,做概念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做完这个才能到咨询阶段。其二,“点状”的服务做不起来:过去,给中国的企业家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有很多,有咨询、有培训、有品牌也有执行。不过我觉得未来的模式是品牌+社群+交互,光做其中某一点是做不起来的。
说到咨询,我还想提一句,那就是光做咨询没有品牌也赚不到钱,只有往上再跨一步才能完成自己的闭环。有些公司太重视PR,这可能就做不了社群,这种情况就需要外脑来帮助了,我们这种咨询后的执行其实就相当于是外脑了。
借力打力,巩固商业模式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没有太多资源,思量下,我们决定和工信部一起做双创。工信部是入口,有公信力,我们是做执行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手好牌。依靠部委,我们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做转型升级同时,我们目睹了一些真实存在的情况。园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转型升级浪潮中它本身也有转型升级的需求。每个省、市都有园区,一般高新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而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相对“老”一点了。未来,我们还可以做政府的生意,政府比较在意品牌,我们到时候可以先给他们做转型咨询,看看哪些园区是需要转型、定位哪些产业等等。
我们的投后服务也比较特殊,我们提供品牌、培训、咨询和执行等课程,但课程是由供应商提供的。如果客户觉得我们的课程有用,我们会把供应商叫来解决这个问题。品牌怎么做、金融怎么做、社群怎么做、金融怎么做我们会当成一个体系来做。
精彩问答
问:政府基金没怎么动,在您看来,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金海涛:我认为会往并购母基金方向走。对于企业而言,政府之前可能走补贴这条路,但现在不补贴了,风投投进去以后政府可能会跟投。现在政府做两端:一端是早期,一端是后期并购。有的高新区就是这样,都是投中后期的,当然也投一些早期,在投资中间他们可能会把政府补贴转化成为跟投。
问:能不能谈一谈您看到的双创?
金海涛:双创是阶梯型的:一线城市没什么红利了,二线城市还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需要匹配很多投后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也在进行当中,三线城市有标的但没有项目,做活动、做大赛也没有什么效果。总的来说,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情况,同在一个城市,关注的点也不一样,可能高新区更关注基金、更关注投后,而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可能更关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