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汤成功学的粉丝们,可能中了“大麻误区”的毒

“提前思考”听上去很容易,但每个人都有惰性思维,所以“提前思考”最大的敌人就是你的“舒适区”,所以我们要跳出“舒适区”。

因为听到太多人有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干货,当时看得我很激动,但是过了几天却发现并没有什么用?”

或者

“听了很多专家的培训,当时觉得挺有道理,气氛也很好,感觉被打了鸡血,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提升。”

这就是典型中了“大麻误区”的毒。

就好像看了某些流行作家的文章,当时看了很亢奋,还分享到朋友圈,过了一阵再回顾发现并没有什么用。

这篇文章就谈谈:为什么你看‘干货’和听专家培训没有收获?你可能中了“大麻误区”的毒。

请注意本文不讨论其商业价值,比如你可以说“咪蒙贴片广告50万元一条呢”,本文只讨论这种现象对个人提升的影响问题。

大麻误区

什么是“大麻误区”?

这要从“用户心智模型”来说起。你可能跟小丹尼一样看过几十种“用户心智模型”,但永远离不开两个重要环节:

步骤一. 产生认同

步骤二. 转变思维

鸡汤类文章最终目的是让你“产生认同”:文风犀利,再加上生动的案例,很容易让你产生“很爽”“打了鸡血”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帮助表达”,帮助你表达了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或者不敢说的话。

同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新闻类app,由于“个性化推荐”功能越来越完善,随着用户使用时间越长,用户就只能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信息。

比如你喜欢看美女,基本上每天今日头条首页推送给你的都是“巴西超模撑起奥运半边天,满街都是行走的荷尔蒙”这类新闻。

所以这些新闻类app的最终目的也逐渐变成:让用户“产生认同”。

“产生认同”的内容能让你宣泄情绪,却很难让你提升能力并改变现状。

比如今天你在朋友圈转发一个咪蒙的文章“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过几天老板就真的跟你谈钱了吗?

再比如你是一个创业公司小老板,转发一个“你是正常人?那你别去创业公司了”,真的会影响员工拼尽全力、火力全开了吗?

那真正能让你提升能力的内容是什么呢?

真正能让你提升能力的内容可以帮你“转变思维”。

比如小丹尼原来上学时期看的“哈佛幸福课”。

这些内容看完之后并不一定感觉很爽或打了鸡血,反而可能会“给你一记重拳”,让你对自己过去的观点产生怀疑,需要重新静静地思考,这些内容最终目的是帮你“转变思维”。

好了,那什么是“大麻误区”呢?

“大麻误区”包括两部分:

什么意思呢?

1)信息传达者:打着“转变思维”的旗号,只做“产生认同”的事情

听上去有点绕?我举个例子。

我想起当年本科时听过的一个讲座,演讲者号称是“演讲被掌声打断次数最多的教授”。但是这位演讲者就是打着“转变思维”的旗号,只做“产生认同”的事情。

当时气氛确实是非常热烈,出现了上百次掌声。但现在回想起来,记不起一点儿有价值的信息了。

为什么记不起一点儿有价值的信息了?因为这场演讲基本上都只是“产生认同”的事情,没有“转变思维”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掌声回应热烈的场景:

教授:“我去了全国几十个高校演讲,发现就我们哈工大的学生最有秩序!”

底下掌声雷动。(ps. 想必这句话放在其他高校换个名称,也会换来热烈掌声回应)

教授:“谁说大学生不应该谈恋爱?我认为大学不谈恋爱的人生就不完整!”

底下再次正声雷动。

教授:“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但你看看那些开着豪华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教育,中国再富裕也不会强大!”

底下再次正声雷动。

教授:“一个男人,只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下跪,只可以对自己的老师鞠躬,绝对不应当对权贵与金钱低头!”

底下再次正声雷动。

你能说这些话完全没有道理吗?

不能,而且绝对是听众愿意听到的话,听上去非常过瘾,就像在读咪蒙的文章一样,让人迅速产生共鸣感。

但是回头再想一想,这些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的能力得到提升了吗?

长期来看基本没有影响和能力提升,因为它并没有“转变思维”。这些内容是绝大多数人本来就知道并认可的,只不过这位教授替你大声在几百人面前说出来了,就像现在咪蒙通过文章帮你表达出来了。

2)信息接收者:只接受“产生认同”的内容,忽略“转变思维”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谈谈“大麻误区”第二种情况:作为信息接收者(读者或听众),我们只是去接受“产生认同”的内容,忽略“转变思维”的内容。

比如当我们去看“今日头条”等新闻app时,大部分人的心态是获得“产生认同”即时性的快感,很少有人会去耐心思考一个“转变思维”的烧脑内容。

举例我自己的文章在“今日头条”上,你会发现评论的人基本上是“喷子”思维,没有阅读内容就发表评论。因为看我的文章,他们并没有获得“产生认同”的即时性快感(比如“老子就是要钱”,“老板就是爱剥削员工”等等)。

(原文链接:月薪2万留不住人,月薪2千忠诚度却很高?)

再比如我在做项目时,问过一些客户:“看您的公司组织了很多培训,有什么收获吗?”

听到很多的反馈都是“产生认同”的内容,没有“转变思维”内容:

“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工作中不能5个茶壶3个盖,像我们部门就总是人员不足、工作量太大!”

或者是

“教授说员工就是要有好的升职通道和待遇,我就感觉自己干活缺少动力。”

看看这些所谓的“收获”,真的帮你提升能力了吗?

这就造成了很多培训成为一种“负循环”:“获得认同”的内容越受欢迎,老师就会增加“获得认同”的内容比例,减少“转变思维”的内容,最后就成了“演讲被掌声打断次数最多”,但没有留下有价值的信息,培训做成了“成功学鸡汤”。

那作为一名读者或者听众,如何避免被“成功学鸡汤”洗脑呢?可以通过三个步骤:

  • 提前思考

  • 回顾转变

  • 元思考

1. 提前思考

“提前思考”听上去很容易,但每个人都有惰性思维,所以“提前思考”最大的敌人就是你的“舒适区”,所以我们要跳出“舒适区”。

很多人都听说过“舒适区”,指的是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常常感觉很放松,以至于不愿被打扰和改变。

但是只是说“你应该跳出舒适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跳出舒适区”,基本没什么效果。

就好像家长天天跟孩子说“要应该好好学习啊!”,孩子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基本也没什么效果。

那么人为什么要跳出舒适区呢?

因为我们想成长,成长的动机来源于两部分:

1)个人追求

2)社会期待

比如你想跳出总是“宅在家”的舒适区,是因为你不想太孤单(个人追求),或者是你妈希望你赶紧找对象(社会期待)。

如果你的“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重合度高,那么你跳出舒适区的动力就会增加。

比如你的“个人追求”是“不想一个人过情人节”,你的“社会期待”还是“你妈希望你赶紧找对象”,你的“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重合度高,那么你跳出“宅在家”舒适区的动力就会增加。

但是,如果你的“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重合度低,那么你跳出舒适区的动力就会减少。

比如你很爱自由,“个人追求”是“不太想谈恋爱”,你的“社会期待”还是“你妈希望你赶紧找对象”,你的“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重合度低,那么你跳出舒适区的动力就会减少。

再举一个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要跳出的舒适区就是“刷微博不读书”,你的“个人追求”是“学习管理科学知识”,你的“社会期待”是“管理能力强”,那么你的“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重合度高,你就更容易跳出“舒适区”:少刷微博多读书。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你被网上广泛传播的“鸡汤成功学”洗脑,“个人追求”被安利变为“成为‘鸡汤成功学’传播者”,但是你的“社会期待”还是“管理能力强”,那么你的“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重合度低,你就更难跳出“舒适区”:越来越爱“刷微博不读书”。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社会期待”不同,也会造成跳出舒适区的动力也会不同。

比如舒适区是“不想减肥”,由于“社会期待”的不同,歌手韩红跳出“不想减肥”舒适区的动力,和汤姆汉克斯为拍摄《荒岛余生》减肥50斤跳出“不想减肥”舒适区的动力完全不同。

思考题

你能否把韩红和汤姆汉克斯关于跳出舒适区“不想减肥”的动力模型画出来?

在小丹尼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韩红”,查看答案。

2. 回顾转变

借用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一句话:

世界上能影响他人的方法,就是先谈论他想要的,而且还要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他所要的。

所以你往往需要经历步骤一:“产生认同”,才能达到步骤二:“转变思维”。

这也是营销中最常用的招数,追热点让你产生认同感。

但是“转变思维”和“产生认同”需要保持逻辑的一致性。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很多公众号都爱“为了追热点而追热点”,但是这个“热点”跟你想推销的产品基本没有关系。

比如最近看到的一个品牌咨询公司公众号发“白岩松段子手”的文章,就是刻意为了让用户“产生认同”,但是你是一个品牌咨询公司又不是新闻媒体,与其费劲心思考虑如何追热点,不如去做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作为商家应该“回顾转变”:你的营销到底是让用户“转变思维”更加关心你的产品呢,还是只是让用户放大了情绪“产生认同”?

而作为用户,如果你是以学习和提高能力为目的,而不是以娱乐消遣为目的,那么就不应该在步骤一“产生认同”止步不前,而是更应该思考步骤二“转变思维”。

比如当你看完小丹尼这篇文章,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回顾转变”:“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和我之前的想法不一样的,或者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而不是重点关注:“这个案例写的好,是用我最爱的明星韩红来举例子!”

3. 元思考

什么是元思考?

元思考就是关于“最初思考的思考”:回顾当初我为什么这么想,以及最初思考的局限性和利弊。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我刚开始根本看不下去这部电影,认为一帮印度人唱唱跳跳很无聊,英语说得还难听,有什么好看的?这就是我的“最初思考”。

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完全改观(“转变思维”),发现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具体为什么好看我就不剧透了)。

那什么是“元思考”呢?

我会想:“为什么最初我会觉得‘电影很无聊’?”

因为当时我的思维有局限,网上看到嘲笑印度人英语难听的段子,再加上平时上课接触到的印度籍老师口音也难听,还有翻译的电影名《三傻大闹宝莱坞》有点误导让人提不起兴趣,所以造成我对印度电影有偏见。“元思考”提醒我,以后要增加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我还会考虑:“既然之前对印度电影没好感,那为什么还会看宝莱坞电影?”

因为当时是看豆瓣电影排行榜,这部电影排名靠前,所以才决定看这部电影。之前也看过一些其他电影订票app的排行榜,根本不符合我的口味,比如现在新上映的电影在美团猫眼、淘宝电影上的排名(当然现在刷榜情况越来越严重)。“元思考”告诉我哪些东西可能是对自己更好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用来解释“元思考”,生活中还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元思考”。

一张图总结

小丹尼“一张图总结”帮助你可视化记忆关键点,方便以后回顾。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