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吴晓波不懂商业,看了李叫兽还是不会营销?

很多人认为营销就是写文案,做广告、办活动、做事件营销、请代言人炒作,但这并不是营销的本质。

读了那么多商业案例(比如通过看“吴晓波频道”),也感觉自己懂了很多营销理论(比如看“李叫兽”公众号),为什么自己做营销时没有效果呢?

很多营销人都有这个问题,小丹尼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下原因。

原因1:看不清营销本质,模仿也没用

首先,很多人认为营销就是写文案,做广告、办活动、做事件营销、请代言人炒作,但这并不是营销的本质。

举个例子,以下品牌你还认识哪些?

以上这些都是当年央视广告标王,这些品牌都是短时间家喻户晓,但很快又轰然倒塌。

而即便在互联网经济的今天,我们仍然看到拉手网、团宝网、e洗车等大量的互联网企业,还在重复着同样的低级错误。

正因为很多企业对营销过于片面的理解,导致了很多企业陷入“火箭式成功、火箭式失败”的怪圈。

营销的本质是吸引顾客和留存顾客,很多企业过于专注吸引客户,却忽略留存客户。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你忽略了营销需要一整套合理战略的支撑,就像你没有让医生诊断(战略分析)就想要药方(营销策划)一样。

那模仿别人成功的战略就可以了吗?

“企业如果固守过去曾行之有效的战略,那么它必将败于竞争对手。”

——威廉科恩

企业本身固守战略都难以成功,更别说是模仿别人的战略,而事实上很多人连别人的战略都没能看透,还把它当成自己的营销战术刻意模仿。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认为小米高速发展的秘诀是:

1. 小米性价比高

2. 小米营销能力强,会玩粉丝经济

表面现象往往是在互联网浅阅读中被宣传最多的,甚至是被包装过的。而且任何一个论断,只要先选择了相信,都可以在记忆中找到对应的证据。所以很多人开始模仿小米的营销策略,盲目的搞低价搞社群,以为这些就能复制小米的成功。

但这样仅仅看到了小米高速发展的几个现象,忽视了小米当时所处在的风口和战略布局:

1000-2000元智能机缺口,而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可采用外部供应商的模块化产品架构,使得小米有相对于苹果价格优势的可能性。

国内品牌华为中兴虽然有更深厚的技术沉淀,但主营业务盈利太好,没有驱动力去造这么高性价比手机。

手机市场依赖线下销售。当时主要的销售渠道是层层线下经销商,如果在网上销售高性价比手机,会损害庞大的经销商利益。

其他公司主要营业模式是靠硬件(手机)赚取利润,几乎没有软件服务,不是通过软件赚钱,更不像现在某些企业倡导的“生态补贴硬件”。

大家都知道雷军的“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这句话,但很多人过于专注模仿“猪飞的姿态”却忽略了“风口快速变化”。

风口已过,再模仿“小米成功学”的表面现象就没有效果了,比如小米手机在2016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已经跌出前5。

小米现在面临的问题是:

小米之前互联网线上销售模式虽有所创新,但渠道比较单一,风口一过就面临群雄逐鹿的状况:华为, OPPO, Vivo等国产品牌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再加上魅族,乐视等竞争对手分别在性价比,质量,外形等方面具备各自优势。

国产手机大部分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一样的,造成手机硬件的高度同质化,小米已不具备高性价比的优势。

营销手法跟小米刚起步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用户可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饥饿营销”的玩法让米粉转黑的现象频频出现。

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不能只是模仿别人的手段或营销理论(猪飞的姿态),忽略不断变化的时机(风口)的重要性,而时机是和公司战略紧密相连的。

风口在互联网时代是高速变化的,可能就持续几天。

原因2:忽略“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

——《黑天鹅》

黑天鹅事件是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因为在我们的心智模式中,总会想去模仿别人的成功学秘籍,以为看了别人的成功案例就学到了经验,可以通过经验去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这也不完全怪我们,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模仿别人:“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成绩那么好,学学人家是怎么学的?”

然而我们的世界是由极端、未知和以我们现有的知识而言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主导的,而大部分人只关注已知和重复发生的事物。比如:

根据泰坦尼克号船长EJ Smith的经验,他之前没有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

2015年A股股灾发生之前,股神遍地,疯狂的场外配资和融资融券加杠杆,认为买啥啥涨。

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门丑闻造成股价跌40%,德国汽车产品一直是严谨高品质和靠谱的象征。

我们经常错误地把过去的一次天真观察当成某种确定的东西,或者代表未来的会发生的东西,为什么很多人只关注已知和重复发生的事物?

因为我们发自内心的想对事物(经常是不可控的随机事件)有掌控欲。比如: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证明:如果机器摇筛子出中奖号码人们愿意花费2美元,如果可以自己手摇筛子人们愿意花费9美元。

一些人愿意把自己梦到的数字去买彩票。

连续抛硬币10次正面,第11次抛得到反面的概率大。

如果你同时带着3个智能手环检测睡眠,会发现检测数据千差万别;定时提醒你喝水智能水杯,可能真正对你身体健康提升有限;去很多化妆品柜台用皮肤检测仪检测,一定会说你皮肤有问题促进销售。但是人们还是愿意使用智能硬件,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唯一真正的知识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

原因3: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理论指导

为什么感觉自己懂了很多理论也不会营销呢?

因为我们本身就生活在矛盾观点共存的社会中,有些事情不能通过“是或非”的理论来判断的,需要做到的是找到动态平衡点。就比如:

营销理论可能教会你把无序的抽象转变为有序的计划,但没能教会你如何应对变化。

举个例子,被很多营销人奉为圭皋的二八定律:企业的利润80%来自20%的顾客,因此这20%的顾客是企业的所谓核心顾客,因此他们自然可以享受到企业额外的照顾。

而实际遇到的情况会更复杂:比如滴滴针对它的20%核心用户和司机进行强力补贴和运营,但遇到了神州专车关于“专车安全性”的公关危机,或遇到易到用车“充100送100”的价格战攻击,哪怕是原来直接接受过滴滴补贴的核心用户,其中一些对于安全性和价格敏感的用户,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了。

你的用户是在长期价值周期中动态变化的,需要找到动态平衡点适应变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定营销策略应对变化?

传统方法与“营销本质”矛盾

一部分公司的市场营销是乱枪打鸟,看哪个平台火就去哪儿营销,或者干脆就跟着竞争对手的步调走,别人在哪儿推广我也跟着去哪儿,这些公司就不值得一说了。

而看似好一点的公司做营销方案的方法是这样的:

这种方法看似逻辑缜密,思路清晰,类似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但实际上与营销本质天然矛盾。

为什么矛盾呢?

因为瀑布模型对于市场营销是有天然缺陷的: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以下是一些市场环境的变量:

市场环境的变量远远不止这些,这些变量导致我们经常在营销中碰到的痛点是:

消费者口味变化太快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跟我们之前预想的不一样。

刚开始就把整个营销方案和预算都定好了,营销人员只是按步骤执行,缺少在营销过程中发掘更好策略的能力。

整个营销活动结束之后,我才能看到营销效果如果。

发现营销效果不好,通过总结发现错过了很多好机会。

而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敏捷营销” 的方法来解决的。

敏捷营销

“敏捷模型”虽然起源于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但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并被证明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市场营销行业。

举个例子:

曾经沃尔沃给人的印象是“安全”,其营销策略一直是保守的,传统的,例如赞助举办环球帆船赛,创赢中国精英企业家评选等,并且在广告中主要的传播点也是“安全”。

虽然这为沃尔沃品牌积淀了“最安全的汽车”和“低调”的车主形象等无形品牌资产,但与善于“折腾”“夺眼球”的宝马等德系豪华品牌相比,沃尔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确实弱了几分。

2014年年底沃尔沃采用了““Volvo Way to Market”全球创新营销战略,其本质就是“敏捷营销”。典型的例子是沃尔沃针对雾霾制定的“北欧空气”营销策划:

同时营销渠道更灵活:沃尔沃联合易到用车,本来生活网等进行“沃尔沃喊你回家吃饭”,“抢夺北欧生鲜”等活动在朋友圈刷屏。还有其他漫画十二星座宣传Sensus智能交互系统,情人节男士情侣信件等多种营销形式。

我们经常看到的只是单次营销的表现形式,却没有看到整套营销背后的设计过程和逻辑,而这整套营销背后的逻辑就是“敏捷营销”。

如果在百度或微信公众号文章里搜索“敏捷营销”关键词,看到的结果都只是对敏捷模型的一些关键词表面解释,比如“sprint冲刺”,“scrum司克兰”,“相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等等。

由于篇幅限制,小丹尼将在下一篇文章详细分析敏捷营销。

总结

看别人成功的商业案例只是看到了战略的表面现象,模仿是难以成功的。

不要过于专注模仿“猪飞的姿态”,而忽略了“风口快速变化”。

不要只关注已知和重复发生的事情,需要重视“黑天鹅”,认识世界的复杂性。

传统的“瀑布模型”难以应对迅速而不可预测的变化,需要使用“敏捷营销”。

本文已进行版权登记,版权归属小丹尼。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ngganian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