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ia】真技术还是耍花招?工程师心目中的好产品是这样的

如何辨别品牌是真技术还是真花招?产品安全又该怎么看?资深化妆品工程师教你两招。

工程师怎么看待产品好坏?营销、文化、形象?NO!围绕产品本身,工程师看重其技术真伪、概念实质,并密切关注产品添加剂安全性。《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跟随徳之馨(上海)有限公司化妆品原料部销售及市场总监梅鹤祥逛遍原料、代工展位,从工程师视角带你看展。

化妆品牌谈概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从大自然的馈赠到诺贝尔奖级生命科技早就轮了一圈儿。陌生的成分功效及科技术语下,非专业化工人士可能也无法辨别其可信度。

记者逛各大OEM企业展位发现,酵母发酵液、玻尿酸、植物提取等原液是一些企业今年主推的产品,“技术控”梅鹤祥就从这一类产品切入概念的识别。

原液,目前没有明确的概念和标准,一般是植物萃取后某种有效成分加溶剂的未经稀释的母液,或是真菌发酵后过滤掉杂质的液体,也称原浆。简单来说,不谈有效成分含量的话,一瓶水泡一片茶叶也能叫做母液。所以,聪明的同学已经懂了,要看原液产品是否只在玩概念,就要看其中成分的含量是否足够。

梅鹤祥介绍,以植物提取液为例,高标准原料商在产品规格单上会附上成分与原植物的含量对应关系,比如一公斤的提取液,是由两公斤鲜洋甘菊或是一公斤干洋甘菊提取后兑制而成。但目前市场在此方面还未形成规范,一些企业就会模糊原料含量,夸张的说,一片茶叶提取并兑成一公斤液体,再兑上一公斤水,就能当成50%的绿茶提取液了!

因此,梅鹤祥表示,有明确当量关系的原液才是好产品。他介绍,国内全丽生产的酵母提取液,不添加水就直接用于做面膜,以及润百颜的玻尿酸原液,是发酵液体直接过滤杂质而得,这两者都是国内品质较高的原液产品。

防雾霾不仅是抗氧化,这方面欧莱雅挺牛

原料谈概念,功效也谈概念。近来空气污染严重,各品牌都在推出防雾霾、防污染的产品,记者在展会也发现,一些企业以添加叶黄素等成分来作为其防护产品的主打。

梅鹤祥介绍,叶黄素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于抵抗雾霾并没有较大的作用,只解决了其中自由基等小分子的问题,甚至可以用维生素c、维生素e来替代。雾霾真正对人体有害的主要是苯并(α)芘(也是汽车尾气的成分)、以及PM2.5中的成分等,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通过细胞上的特殊蛋白质进入皮肤,可能导致皮炎、痤疮、色斑等问题。

他介绍,欧莱雅、自然堂等大型公司在此方面较有研究,理肤泉、巴黎欧莱雅及专业抗氧化品牌修丽可都有防污染产品,比如欧莱雅研究发现人体中含有的角鲨烯能生成抗氧化物,而雾霾会严重降低抗氧化物的活性,欧莱雅添加的成分能够降低雾霾成分的催化性能。此外,欧莱雅公司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包括取皮脂细胞来研究在污染环境下活性成分对细胞的改善等。

因此,“缺乏缜密临床数据支持的概念,有虚假宣传之嫌。”梅鹤祥表示。

国标是最低标准

讲完概念来讲安全。梅鹤祥表示,彩妆类由于更多的含有色素等添加剂,所以评价品质好坏除了看有效性,还需看重其安全性。彩妆的颜色各厂家都能调出来,可颜料的安全却有很大的差别。他表示,通过产品标注的颜色号码能判断其是合成色素还是天然色素,比如日落黄和花青素,你知道哪个是天然色素吗?

不过天然色素的颜色稳定性不佳,还需添加抗氧剂等。有观点认为,天然物质由于成分不可控并不见得比合成物质好,梅鹤祥表示,这个观点并不全面,其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企业对天然物质的工艺把控的差别,比如高标准企业在提取植物性成分时就会分离光敏性物质、严格控制重金属、减少农药残留等。简单来说,高标准的天然色素较之合成色素同样安全或更安全。

除了色素,防腐剂也是产品安全需关注的重点。虽然如今有观点强调,国家法规中的限用防腐成分在剂量内是安全的,也一直用“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来回应对传统防腐剂的质疑,但国家法规其实是最低的强制性标准,甚至那句话本身就是片面的,因为急性毒性才只讲究剂量,但慢性毒性有时间和剂量两个维度,比如,晒一整天的太阳并不会马上衰老,但长期日晒就会加速衰老。

他认为这就是目前防腐剂的问题,传统防腐剂在单剂量上并无问题,但慢性积累可能造成内分泌干扰,而且还有一个忽略的点是,只使用一种产品的防腐剂剂量是在安全范围内,但一次护肤化妆有多少步骤?使用了多少产品?每天多步骤使用产品剂量会叠加,安全性就没有足够保证了。

他表示,市场上很多企业都有了许多安全性更高的防腐剂可以替代传统防腐剂,比如某些芳香剂、植物提取的磷脂复合物等(具有良好的抗菌和防腐技能),或者通过防腐成分的协同混合或复配也能达到好的防腐效果。(作者:唐雅倩)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