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隽:高净值人群投资艺术品的动机

收藏文物艺术品不是简单的钱与物的交换关系,而是收藏者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尊敬的过程。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黄隽

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全球艺术品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市场与现代商业和金融深度结合,这极大地刺激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繁荣。

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概况

最近50年,全球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艺术品市场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

1、当代艺术呈现出跨界和多元化趋势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的发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文物艺术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记录和印记。现代科技、哲学、心理学和战争创伤深刻地影响了艺术的表达方式、创作环境和艺术家的心境。

二战结束后,欧洲主要国家受到严重的创伤,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纽约出现了第一个艺术流派——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当代艺术——波普、极简、观念、装置等,偶发艺术、环境艺术、观念艺术等众多流派不断涌现。现当代艺术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主流,在现代商业和金融的推动下,不少在世艺术家的销售业绩名列前茅。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科技进步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产要素和文化元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此同时,金融放松管制,资本追逐利润在全球流动,金融创新蓬勃发展。全球化促进了当代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加入到当代艺术语境中来。在当代艺术的传播中,本土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既有借鉴融合,也有争论冲突。全球艺术博览会和博物馆数量大幅增长,艺术与设计和时尚融合,艺术跨界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自然空间,多维度介入到社会生活中。

2、全球艺术品交易重镇由英国发展到美国,再扩展到中国

20世纪之前,由于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界艺术中心一直在欧洲。伦敦苏富比与佳士得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一度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份额。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相比于欧洲,美国总是和历史短暂、没有文化底蕴的形象相连。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等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政府出台鼓励非赢利性机构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纽约超越伦敦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品交易重镇。

2001年后,伴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腾飞、财富积累和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催生了文物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具有5000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化历史资源丰富。2009年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中国、美国和英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高度集中市场结构,占据了全球艺术品市场80%以上的交易份额。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少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成为艺术品等另类资产的藏购者,艺术品消费和教育市场越来越多地面向大众。

投资艺术品的目的

收藏文物艺术品不是简单的钱与物的交换关系,而是收藏者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尊敬的过程。财富积累会提升精神需求,收藏文物艺术品成为不少富裕家庭的必然。胡润研究院对465位个人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进行了调研,发布《2019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数据显示,热爱收藏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当代艺术、古字画和瓷杂收藏占比分别为10%、10%和3%。

对于很多高净值人群来说,投资艺术品的动机较为多元:精神享受、社会声誉、家庭传承、财务收益等,几个动机往往兼而有之,很难截然分开。

1、保值增值与资产配置

艺术精品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欧美市场以收藏为主,投资性保值增值的财务回报和资产配置需求依然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买家购买艺术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些媒体对艺术品市场的报道往往只关注吸引眼球、破纪录的拍卖高价。这些投资神话极大地刺激着处于财富焦虑中的中国人,不少投资者误认为这代表艺术品市场普遍的趋势,以为艺术品投资很赚钱。

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规模和价格的攀升,艺术精品的金融属性开始显现,不少欧美经济金融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品的投资收益。大多数研究以欧美绘画市场为研究对象,文献研究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几百年或者最近几十年的拍卖数据,结果显示,总体来说艺术品市场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不高,与股票和债券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相反收益率的波动较大。

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在2003年开始快速发展,到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年拍卖额几十亿到上千亿规模的跨越,由此造就了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但这样的成长速度和收益率不可持续,更不是常态。最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下滑态势,平均收益率明显下降。

国内外文献对艺术品资产的研究表明,艺术品的投资收益率与股票、债券、黄金、房地产等主流资产的收益率相关性较低,艺术品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选项。

2、精神享受和家庭文脉传承

经过长期的发展,欧美艺术品市场较为成熟和理性,精神收益成为大多数藏家投资艺术品的首要动机。2017年《艺术经济》杂志对欧美高净值人群投资艺术品的目的的调查显示:富豪们在购买艺术品时,首先考虑的是美学、装饰上的需求,其次是情感上的需求,之后是对于艺术家或文化的支持与赞助。其中,投资性收益仅位列第五位。精神和情感健康是一个人认知世界和感受幸福的基础,藏购和享受艺术品是其生活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艺术品相伴是一种关乎理想、浪漫、情趣等美好的生活方式。艺术品的欣赏者不仅被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所吸引,还可以与艺术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共鸣和对话,由此得到心灵的润泽和精神上的满足。

调查显示,不少高净值家庭藏购艺术品是为了保护艺术品和让下一代热爱文化。艺术精品是文化和财富融合体,是传承家庭家风和文脉的上佳选择。在家族信托中,首先需要解决家族宪章,即家族的核心价值、愿景使命和崇尚精神问题。如果一个家庭只传承金钱,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个家族注定富不过三代。精神健康和健全的人格养成需要从小家庭环境耳濡目染,文物艺术品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凝聚着家族或父辈理念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基因。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珍视,可以帮助高净值家庭由富到贵。

3、社交载体和公益形象

艺术品的精神收益远远超过赏心悦目审美的范畴。艺术品种类较多,书画、雕塑、瓷器等具有明显专业和圈层属性。艺术品是高雅的身份名片,投资艺术品(包括购买赞助支持艺术家的作品等)具有较强的炫耀性或社会地位美誉带来的外溢性效应。巴克莱银行2012年对高净值人群的调查表明,39%的雕塑、36%的绘画持有者喜欢向朋友或公众展示和分享藏品;在主要的新兴市场,艺术品投资社交动机远比欧美成熟市场强烈很多。不少高净值人群愿意通过投资艺术品,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社交圈层和社会地位。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和鼓励文化艺术绿色产业。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多地出现了私人美术馆热,很多企业家长期投资收藏自己喜欢或者在美术史上有贡献和创新的艺术家作品,当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希望成立自己的美术馆向公众展示、分享和交流,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少私人美术馆不仅经常推出各种主题的展览,而且不断举办形式多样的沙龙主题活动,推动和普及大众的美育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教授于2019年5月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文章《投资艺术品的动机》,以上是文章部分节选。)

来源:WEALTH财富管理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