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我们谈论死亡的时候,就是在谈论我们的孩子

本周关键词:流亡、回忆、90后作家、大英博物馆、纳粹大屠杀、建筑、星象、骨骼……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不识字的人》

[匈]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著 张荪婧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4

多数了解雅歌塔的读者都是从阅读她的处女作《恶童日记》开始的。在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小说中,雅歌塔透过儿童的视角,揭露了一个反人性的战后中欧社会。不久,该书的续集《二人证据》与《第三谎言》相继出版,构成了著名的“恶童三部曲”。雅歌塔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故事中描绘的黑暗与残酷大多源自她真实的童年记忆。1956年,她与家人逃离匈牙利,辗转来到瑞士。在异国漂泊的日子里,语言不通的她先后在纺织厂和钟表厂做工,五年后才终于摆脱了“文盲”状态,学会了用法语读写。精神上的荒芜和非母语的写作让雅歌塔形成了简约、冷峻的语言风格,也成为了这类书写的典范。

此次文景译介出版的《不识字的人》汇集了雅歌塔在“恶童三部曲”之后最重要的四部小说,包括《噩梦》《昨日》《你在哪儿,马蒂亚斯?》以及《不识字的人》。四部作品在风格和内容上各具特色,但依然聚焦于死亡、战争、复仇、命运等主题,从中不难看到雅歌塔自身经历的影子。例如,在组成《噩梦》的25个故事片段中,不少人物的形象——孤儿、妻子、失业者、工人等——皆可以从雅歌塔和她周围的人们身上找到原型;自传体小说《不识字的人》更是以赤诚的文字为读者揭开了雅歌塔真实的流亡人生。在来到瑞士后“不识字”的那几年里,雅歌塔几乎失去了语言能力,处于“无家可归的极端状态”,这本小说集展现的正是其间的恐惧与孤独。

《蓝夜》

([美] 琼·狄迪恩 著  何雨珈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05

琼·狄迪恩是美国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步入文坛起,她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政治和文化新闻报道,其中《向伯利恒跋涉》被视为“新新闻运动”的经典之作。此外,她在小说、杂文及剧本的写作上也卓有建树,但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恐怕还要数她以妻子和母亲视角出发创作的哀恸文学《奇想之年》及姐妹篇《蓝夜》。

2003年,狄迪恩的女儿金塔纳因肺炎入院治疗;五天后,与她相伴四十年的丈夫在曼哈顿的家中意外猝死。这一切彻底改变了她对人生的固有观念,她将悲伤诉诸文字,写下了《奇想之年》。不幸的是,就在20个月后《奇想之年》出版之际,金塔纳也离开了人间,《蓝夜》即是狄迪恩为悼念女儿所作。书中描写的蓝夜发生在夏至前后,在每日黄昏时分的大约一小时内,天光呈现出幽暗的蓝色,蓝色越深,也就意味着光亮越是渐渐褪去。蓝夜如同警笛,预示着夏天的必然消逝,也唤醒了狄迪恩对疾病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说《奇想之年》是狄迪恩对婚姻、运气与死亡的悲痛记录,那么《蓝夜》则是一部回忆之书,书写的是作者作为仅存的未亡人,独自走向未知时“不愿意再面对的回忆”。她哀叹时光已逝,并多次写道,“我们谈论死亡的时候,就是在谈论我们的孩子。”《蓝夜》既是一位母亲对爱女的深切告白,也是一位丧亲者站在回忆的漩涡中对生命不舍的追索。

《大河深处》

东来 著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05

这本书是90后作家东来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五个短篇故事《大河深处》《没有名字的傍晚》《再见了,蝴蝶》《雨果》《杏与莲》和一个中篇故事《锦灰堆》,大多创作于2017年。今年年初,东来曾凭借中篇小说《逃离热岛》获得第六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文艺组首奖。

对于尚处于初期阶段的写作者而言,如何平衡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不使叙述落入空泛的窠臼,是创作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东来笔下,这种平衡体现在她超现实的想象力与现实题材交汇时呈现出的暧昧质感上。用东来自己的话说,这是“隔着毛玻璃来看待世界”,尤其是当故事的叙述者站在时间线的远处回望过去时,回忆中的“真实”也会因为重新审视而被美化、曲解,或赋予新的含义,如同做梦一般向着未知延展。正如她在《锦灰堆》中所写,“普通的时刻也变得非凡起来,成为生活的一个个表征,但也因此,过去笼罩着一层滤镜,且在反复的审美中,不断添加虚构的细节,使得这层滤镜越来越厚,直至失真。”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英] 霍吉淑 著  顾雯 / 谢燕 译
读者出版社 2019-05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海外收藏中国文物数量最多、品类最为丰富的博物馆。自1753年创立至今,大英博物馆已收入多达2.3万件中国藏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明永乐甜白釉碗、被称为“中国美术史开卷之图”的《女史箴图》,以及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

这本《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与2017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脉相承。书中将7000年的中华文明史分成6个阶段,根据各个时期物质文化的特点,从众多藏品中精选出600件进行解读。其中既有人们熟知的商周青铜器、唐宋书画、明清瓷器,也有不少现当代的艺术品,如吴冠中的国画、徐冰的天书等,旨在让读者通过文物认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直到今天的政治、社会和工艺创作的演变。

2016年至2017年,大英博物馆曾对主要陈列中国文物的33号展厅进行了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修缮和调整,希望“用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更平衡、更有代表性地介绍中国文化”,这一点也体现在本书的撰写中。例如,在讲述“丝绸之路”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时,大英博物馆选择从马匹的角度切入,引出当时的贸易需求;介绍清朝展区时,则以中国制作的一系列欧洲风的扇子和象牙雕塑作品来呈现中西方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撰写策略突出了大英博物馆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物品所讲述的历史比仅靠文字还原的历史更为公正。

《德意志公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宣传与大屠杀》

[美] 杰弗里·赫夫 著  黄柳建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04

一直以来,随二战一同爆发的纳粹大屠杀被公认为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最高潮。在1933年至1945年之间,以希特勒为核心的纳粹政权将针对犹太人的驱逐、监禁与迫害逐步发展至极端狂热的消灭行为,最终导致超过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相关的学术研究多以两类视角呈现这一期间的历史,一类出自军事历史学家,关注传统的二战战场叙述;另一类则聚焦于各地的死亡集中营,探究纳粹大屠杀的始末。然而,在美国历史学家杰弗里·赫夫看来,这样的二分法实际上忽视了二战在大屠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大屠杀的决议是在1939年正式启动,并在1941年至1945年间进入实施阶段,而不是更早的时候?

本书即是杰弗里·赫夫基于以上问题展开的研究,其中,纳粹政府在战时对公众使用的宣传文字和视觉图像成为了研究的主要线索。在书中,作者利用了众多资源去追踪反犹意识形态被转化为公共叙述的过程,并详细分析了纳粹领导层是如何操控新闻机构、运用有效的媒介手段对公众进行“启蒙教育”的。在大量公开的演讲、日报和周刊新闻、广泛使用的政治墙报,乃至官员的私人会谈和办公备忘录中,犹太人被有意识地塑造成了一群通过种族纽带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起来的紧密团体,他们处于二战的中心位置,而苏联、英国和美国皆是服务于其邪恶利益的傀儡。借助作者的研究,本书可为人们理解纳粹动机及其发动战争和实施大屠杀政策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建筑师之眼:科拉布建筑摄影的魔力》

[美] 约翰·科马齐 著  贺霞 译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05

巴尔萨泽·科拉布出生于现代主义时期,是一位资深的建筑摄影师和艺术编辑。在20多岁逃离故乡匈牙利后,科拉布一直在欧洲研究建筑设计,并接受了正式和非正式的摄影学习。1953年他移居美国,进入著名建筑师埃罗·沙里宁的工作室工作,最终成为了后者的官方摄影师。此后,他拍摄了大量美国中西部的现代建筑,以作品中富有批判性的表达而闻名。

作为科拉布的同行和挚友,本书的作者约翰·科马齐见证了这位摄影大师的大半职业生涯。在这部摄影传记中,科马齐为读者生动描绘了科拉布成为大师的曲折路径。其中有两个案例至关重要:一个是“环球航空公司飞行中心”,它是将科拉布推向建筑摄影职业生涯的关键项目;另一个案例“米勒之家”则呈现了科拉布对这座房子长达40年的记录过程,为20世纪的经典住宅提供了宝贵的影像资源。除此之外,科马齐还挑选了一系列板块来集中展现科拉布捕捉建筑元素的能力,以及他在超越现代主义后,在建筑摄影方面开辟的创新方法。

长长的影子、清晨的灯光、积雪覆盖的屋顶、无人居住的郊区……在这些作品中,科拉布巧妙地将绘画构图技巧与纪实摄影主题相结合,突出了每个结构在环境中的复杂性,同时为照片增添了人性化的声音。正如科马齐所言,它们代表了最典型的科拉布的方式——“温和语调下令人无法忽视的一击。”

《步天歌》

王燕平 / 孙正凡 / 高爽 著  蔡欣如 绘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9-03

中国自古崇尚天人合一,在古人心目中,由日月星辰组成的天象与人间的众生百相遥相呼应,发挥着重要的引领职能。如今人们熟识的种种星座,正是古代皇家天文机构用来进行观象授时、制定历法和星占祭祀的工具,但在过去,它们被称为“星官”。与皇家的帝王将相类似,这些“星官”生活在“天上的宫殿”中,依据各自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里不仅有“天帝”和不同品级的侍官、卫官、宰相等,还有供他们使用的各类生活用品和建筑设施,如帝王休息所用的“天床”、炊事员所在的“天厨”等。

可惜的是,记载这些天象的秘籍仅允许在皇家内部使用,普通民众无权自行研习。然而,《步天歌》却是一个例外。自宋代意外落入民间以来,这本书便被视为描述星象的权威文献,流传至今。在中国天文学史上,《步天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首创了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官分组法,系统地记载了各个星官的名称、数量和相对位置。其中“三垣”指的是北天极附近的三块区域,依次代表天帝居住的宫殿、处理政务的行政机构,以及皇家管辖的贸易市场;二十八宿则代表月亮在恒星背景中行走一圈经过的二十八站。为了方便人们记忆,书中采用有韵律的诗文和歌诀来描述星宿,并以精细绘制的星图作为辅助,可谓“句中有图,言下见象”。

《骨骼知道真相》

[韩] 陈周贤 著  李阳 译
图灵新知·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04

看到白骨,人们总会不禁联想到犯罪、死亡与战争,被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包围。事实上,大量死于战争的士兵至今仍埋于未知处,并未回到家人的怀抱。为此,美国国防部专门建立了搜寻战斗失踪人员遗骸的调查团队,前往世界各地发掘死于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的美军遗骸。本书作者、来自韩国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陈周贤就是其中一员。在过去十余年间,她穿梭于越南的丛林、南非的洞穴、洪都拉斯的遗迹之中,致力于寻找失落异乡的人骨。

在《骨骼知道真相》一书中,陈周贤从职业经历出发,通过介绍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它们的功能、成分以及诸多由人们死后的骨骼讲述的真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精彩而丰富的骨骼世界。在她看来,骨骼并不可怕,它是人体的一部分,记录着一个人一生的痕迹。通过观察死者的骨骼,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年龄、性别、身高、运动能力和饮食情况等信息;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我们还可以得知人类演化的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骨骼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譬如,从出生到成人,我们的骨骼是如何变化的?骨折后,损坏的骨骼是如何自行痊愈的?书中包含的这些有关骨骼的生物学和结构学知识也将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正确看待身体的变化。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