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奥斯卡越来越乏味了?

造成这个差异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了,好莱坞创作的普世价值观不能最大化的覆盖东方世界了。

《绿皮书》《宠儿》《罗马》

作者:耳朵

在去年颁奖季的文章里,我预言了下一个好莱坞的总体趋势,总结了三个特征:第一,女性主义、LGBT等政治民权主题更深入、全面的渗透电影创作;第二,独立、小众导演的作品战胜旧时代大牌导演;第三;更为私人化的个体经验成为电影的主题。

这三点在今年的颁奖季,全部得到了验证。

同样,传统的奥斯卡竞赛片依然在今年颁奖季不占优势,豪华歌舞片《欢乐满人间2》,明显打女权牌的《以性为本》、《玛丽女王》,或是LGBT自我认同路线的《被抹去的男孩》,都没有获得多少存在感。

女性主义和LGBT主题更为细节化的展现在电影之中,像是《波西米亚狂想曲》、《绿皮书》、《宠儿》、《副总统》、《一个明星的诞生》等片,都有不同比重的LGBT元素,但是它们作为影片的一部分,与叙事较为自然的结合,既不凸显也不隐瞒。

今年的颁奖季有两个重要的主题——黑人和音乐,前者不多做赘述,音乐是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制胜法宝,帮助好莱坞顺利进入到黄金时代。大家都知道,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是没有有声音的台词的,它发声的部分在歌唱段落。

像《一个明星的诞生》是历史悠久的好莱坞音乐题材故事,更不用提歌手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或是三重奏傍身的《绿皮书》。

这些影片一方面是好莱坞的某种自我致敬,另一方面也侧面验证了电影依然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在这些片中音乐元素本质的艺术性直接超越了电影,观众获得共情的部分来自于音乐,而非影像本体。这也是今年颁奖季整体给人一种疲软感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几个重要奖项。

最佳男配角应当无疑属于《绿皮书》中的马赫沙拉·阿里,他在片中应该和维果·莫滕森一同算作男主角,选择男配角奖项进行主攻,是颁奖季上一种常见策略。不少双男主、双女主电影,或者在男女主角竞争过于激烈的时候,选择男女配角奖项,保证获奖的几率。

最佳女配角一奖中,艾米·亚当斯也是采取类似策略,她在《副总统》中的角色重要程度是唯一女主角。

艾玛·斯通和蕾切尔·薇姿双双凭《宠儿》入围可喜可贺,但同一戏中演员提名较为容易分流票数。最终最佳女配角应该花落《假如比尔街会说话》的雷吉纳·金,给巴里·詹金斯的新片一点面子。

最佳外语片方面,《燃烧》没有实现韩国电影奥斯卡0的突破,虽然有点可惜,也在情理之中。

在五强名单里,出现了三部戛纳系作品,评审团奖《迦百农》、最佳导演《冷战》、金棕榈《小偷家族》。威尼斯系两部,竞赛片《无主之作》和金狮奖《罗马》。我想《罗马》应该很容易在这其中突出重围,拿下最佳外语片。

有趣的是,最佳导演提名也显得很国际化,《罗马》的导演阿方索·卡隆不用多说,《宠儿》的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是希腊人,《冷战》的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是波兰人,剩下《黑色党徒》导演斯派克·李和《副总统》导演亚当·迈凯两个美国人。

和《逃离德黑兰》那年情况一样,布莱德利·库珀提名了导演工会,但没有成功杀入奥斯卡。但是这种多元化的提名,估计并不能阻挡阿方索·卡隆再拿下一个最佳导演。

最佳男主角方面,提名基本没有什么意外的地方,完全按着颁奖季的风向走的。基本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拉米·马雷克的对决,两个人的提名影片都是传记片,但是有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政界人物,一个是娱乐明星。

相比之下,《副总统》中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迪克·切尼的层次性比皇后乐队主唱更为丰富,可以展现的表演空间更复杂,同时这个人物本身存在多面性,不是《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的单线条叙事角色。

最佳女主角我今年力挺格伦·克洛斯,作为演艺生涯超过四十年,第六次提名奥斯卡的老将,格伦·克洛斯这次的影片《贤妻》在五个提名影片中算是体量、格局最小的一部,但是也最为符合好莱坞主流价值观。她是一个有一定女权色彩,但最终落点又维护了中产阶级家庭的角色,在片中存在感也极强。

另外一个大热门是《宠儿》中的奥利维亚·科尔曼,她的表演也相当精彩,不过古装皇室角色、女同性恋角色都不是奥斯卡喜欢的,合二为一后更是降低了获奖几率。至于Lady Gaga,朱迪·嘉兰当年没有凭借《一个明星的诞生》拿到奥斯卡,她大概也只能拿一个最佳歌曲了。

在最佳影片方面,《绿皮书》是一个标准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作品。很多人会觉得是一个黑白颠倒男版《为黛西小姐开车》,但其实我觉得它更像是《炎热的夜晚》。

在好莱坞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黑白主题电影,像是《逃狱惊魂》、《猜猜谁来吃晚餐》,但是《绿皮书》选择了一种少见的视角,黑人有着白人的待遇,而白人活得反倒像个黑人。

另外一个值得瞩目的提名,是《黑豹》成为杀进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首个超级英雄电影,这里凸显出了欧美市场内部和世界其他地域,尤其是东方世界的差异性。

近两年更多好莱坞电影以市场或者网络的方式进入大陆视野,有一个事情越发明显,就是大陆观众和北美观众的审美品味呈现明显的区分。很多电影进来前在舆论上做足了准备,动不动就是北美烂番茄惊人好评,但是国人看了反响平平。

造成这个差异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了,好莱坞创作的普世价值观不能最大化的覆盖东方世界了。同时好莱坞也更加的自我,那是它们自顾自的文化自信。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看好莱坞电影、研究好莱坞电影?因为好莱坞作为最古老的电影制造地,以及目前票房最强的,也是对外文化输出最强的工业产地,仍然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部分。

在面对这些好莱坞电影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用个人审美评判,而不是以好莱坞电影直接受众的视角思考探讨,差评佳评都无法转换为知识经验。

今年奥斯卡10项提名领跑的是《罗马》、《宠儿》,这两部电影一个来自拉丁美洲,一个来自欧洲,这也是奥斯卡的自我革新,融入更多的创作形式、思路。道理始终是“变则通”,在固守好莱坞价值的同时,奥斯卡还是在加大双臂张开的力度,虽然这个多元目前还仅限于西方世界,迟早有一天是要向东方话语进行下一步扩张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