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未成年人整容热

“90后”已是整容整形的绝对主力,而“00后”开启医疗美容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目前,各类全国性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法律中均未对未成年人整容作出任何禁止性规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法治周末报记者 赵晨熙

责编|马蓉蓉

原本以为是一场醒来后就会变美的梦,但没想到对于19岁的少女小夏而言,这却成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梦,一场再也醒不来的噩梦。

为了拥有更加笔挺的鼻梁,让自己原本已比较精致的面容“更上档次”,1月3日,小夏在贵州利美康外科医院接受了隆鼻手术,但却在手术时意外身亡。

“近年来,整容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未成年人都在做整容手术,甚至已经形成一股风气,但其中的风险却经常被忽略。”全国人大代表王家娟是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名教师,一直在与孩子们打交道的她每次看到类似事件都会格外痛心。

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她建议对于未成年人整容的现象,法律应跟上监管步伐,严禁对未成年人进行美容整形;同时明确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整形美容机构的法律责任。

“90后”成整容主力军,“00后”势头来的更猛

19岁少女小夏因整容意外身亡的新闻曝出后,很多人在惋惜的同时也在感慨如今整容人群的低龄化趋势。其实从年龄上来看,小夏已经属于成年人,而在当前的整容大军中,很多甚至是未成年人在充当“主力军”。

16岁的钰钰这几天不太敢大声说话和大笑,因为刚刚打完瘦脸针的她脸部还有些僵硬。别看年龄不大,钰钰的脸上可“动”了不少地方,割了双眼皮,垫了鼻子,打了“嘟嘟唇”。

“我们班还有整的比我还多的呢!”有意日后进军娱乐圈的钰钰目前在某“练习生学校”接受“造星”培训,她向法治周末记者直言,虽然学校明确要求学生不许整容,“但实际班里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整了”,其中有不少像钰钰这样的未成年人。

某医疗美容网站去年发布的《新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有近2000万医疗美容消费群体,“90后”已是整容整形的绝对主力,而“00后”开启医疗美容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从近两年消费数据看,医疗美容成为“00后”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趋势已愈演愈烈。

“当前,未成年人整容大多集中在割双眼皮、纹眉、打嘴唇等项目。”北京某医疗整形机构合伙人李娟曾和一些来整容的未成年人聊过,她们大多觉得在这些地方做些“微整”,不但风险小,还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再小的整容实际上也算是手术,都是有潜在风险的,比如,最常见的割双眼皮如果没有做好或后期恢复的不好,就容易患干眼症。”李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整容对身体是有损害的,有些药剂对身体发育也会有影响,因此对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骨骼尚未完全定型的未成年人来说,危害会更大。比如,如果过早进行隆鼻整形有可能会影响鼻骨本身的发育;过早进行隆胸手术不仅会影响发育,更有可能在日后引发乳房类疾病。

除了身体影响外,整容也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李娟就曾接触过一个15岁的女孩,在一家小诊所做了丰唇,结果导致了严重的过敏,嘴唇长期浮肿,这不仅让小女孩整容的事在学校“曝光”,同学异样的目光也让她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甚至一度导致休学。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看来,未成年人整容还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比如,以明星作为整容的版本,追星并意图通过整容来博人眼球,甚至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更多资源。

家长“怂恿”孩子整容,未成年人“被整容”

既然明知未成年人整容有诸多危害,那实际中为何众多整容机构依然会给未成年人实施整容?

“目前,国家其实并没有相关的规定禁止未成年人整容。”在李娟看来,这是整容机构在未成年人整容问题上“有恃无恐”的最主要原因。

据李娟透露,当前通行的做法是,只要未成年人整容经由监护人同意,就相当于为整容机构给未成年人整容开了“绿灯”,很多机构都不会要求提供未成年人本人的书面确认书,医师也很少直接面向未成人本人进行后果、风险的提示。

事实上,当前甚至有一些未成年人整容是在家长的“怂恿”之下。

钰钰的母亲就是标准的“整容脸”,一直认为“整容才能让颜值更完美”的她在钰钰14岁的时候就带她割了双眼皮,之后钰钰的整容也都一直是在母亲的“指导”下。

“即使是监护人也没有权利为孩子整容作出决定。”刘俊海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受到一些选秀、造星等节目的影响,不少家长萌生了带未成人整容的想法,开始替孩子“代为决定”或“洗脑引导”,但这其实涉嫌对未成人权利的侵犯。一方面,未成年人并没有成熟的“三观”,很容易被诱导着跟风整容或“被整容”,造成身体权利的损害;此外,监护人带孩子去做非必要的整容,实际上也剥夺了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国外立法禁止不乏先例,我国只有广州“不提倡”

立法禁止未成年人整容其实在国外不乏先例。

例如,在美国许多州都要求整容者必须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些州即便允许未成年人整容但前提也必须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而且必须有家长陪同才能进行整容,还必须录音、录像,以作为产生纠纷的证据。

奥地利新美容法则规定,禁止对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进行美容手术,对16岁到18岁的人,虽可进行手术,但有三个前提,即要对本人进行心理咨询;手术必须得到监护人同意;从同意手术到进行手术至少有4周的思考期。

澳大利亚整容师协会则要求,严禁18岁以下人群接受整容手术,给未成年人做吸脂或隆唇等整容手术的整容师可能面临两年牢狱之灾。

但纵观我国法律,目前,各类全国性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法律中均未对未成年人整容作出任何禁止性规定,针对这种现状,王家娟认为有必要从顶层法律建设上作出禁止性规定,来解决当前未成年人整容的乱象。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在地方立法领域,针对未成年人整容,目前也只有广东省广州市在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中明确提出,不提倡未成年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未成年人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进行医疗美容的,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为未成年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前,应当向未成年人及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等事项。

尽管广州市率先对未成年人整容作出了规制,但在刘俊海看来,仅仅用提倡性质的地方性法律规范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力度还远远不够。

“应该考虑在今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增加相应的禁止性规定,就像目前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未成年人进网吧一样禁止未成年人进行美容整形手术,对于违反规定的家长和医疗美容机构则要进行严惩,要建立起一套涉及民事、行政乃至刑事的全方位责任体系,为未成年人全面编织起保护网。”刘俊海说。

王家娟补充指出,可以在立法中采取列举的方式,对整容情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比如,一部分类似唇腭裂这样的先天性缺陷,可以允许整容机构为未成年人进行医疗性整容,但也必须充分落实家长和未成年人的知情权。

“整容热”高烧难退,应借整治大洗牌

通过立法禁止未成年人整容是否可行?作为业内人士,李娟认为立法肯定会对当前未成年整容乱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具体效果如何仍不好说,毕竟还是会有很多中小型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一定会继续“铤而走险”。

近几年来刮起的这阵“整容热”,带动了中国整容市场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管理混乱、整容机构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近三年来,中消协受理的消费者关于医疗美容和整形美容的相关投诉不断增多。

李娟坦言,由于当前我国美容整形的需求量较大,但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其中暗含的风险,有些只是一味追求便宜,这也给一些质量低下甚至存在虚假营销的整形机构提供了市场。

“不少资质不全的整容机构就藏在居民楼中,可能只有一张床,一两台设备就敢为客人纹眉、割双眼皮甚至是做隆胸手术,但这些机构连最基本的消毒环节都做不全,风险极大。”李娟表示,这些私人整容机构一般会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再通过微信群和客户联系,因为他们的地点隐蔽,客户也多是熟人介绍,因此很难被监管部门查处。

事实上,针对医疗美容行业的乱象,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了行动。2017年6月底,针对非法医疗美容乱象,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重拳出击,印发《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严查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医疗美容培训,广告推广全链条等。一年多来,这场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整治非法整形”的行动,已查处案件2700多件。

刘俊海指出,在将禁止未成年人整容立法提上日程前,相关部门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借由整治这一问题促进整容机构大洗牌。同时家长也应提高意识,正确看待整容问题,意识到整容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