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香港秋拍季:富裕人群的审美变现

成交,售出!然后呢,只有时间能告诉你答案。

苏富比2018年秋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年11月底,香港铜锣湾总会格外热闹,各路艺术品爱好者蜂拥而至,各家拍卖行将秋拍扎堆定在这段时间,万昌斯也不例外。

在万丽海景酒店的会议室里,操着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看展人挤在玻璃陈列柜前,睁大眼,蹙着眉,听着林伟的讲解。

作为这家年轻拍卖行的老板,林伟早已习惯这一场面。除了和藏家们热络地话家常,他还会亲自到展柜后边,戴起白手套,谨慎地掂出拍品,向藏家们讲解这背后的故事。

拍品是林伟的宝贝,只要一谈及,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住。被他端起的一块雪白玉佩上,刻着“长宜子孙”四个字,这是乾隆时期宫廷千字文序号的玉佩,现在能见到的,只剩下五十多件。

“这是一位比利时藏家的旧藏,极为珍贵。”林伟笑着说,语气平缓,没有泄漏半点骄傲,只是推了推眼镜。

左为御制白玉“长宜子孙”珮,右为辽铜鎏金观音菩萨。图片来源:万昌斯拍卖行

这块玉佩也是万昌斯秋拍压轴拍品,引发专场拍卖高潮。经多轮举牌,最终,一位场外买家以540万港元纳入囊中,成为这家年轻拍卖行本季成交价最高的一场拍卖。

新面孔

1982年出生的林伟,在拍卖场上算是新面孔。他所面对的客户大半是五十岁以上的收藏家,但与客户们站在一起谈天说地时,林伟看起来并无半点稚气。

“我出生在福建莆田。”林伟笑着说。从“莆田系医院”到“基因编辑婴儿”,莆田常被推上舆论风口。在商业社会,这里的人也很容易被贴上“弄潮儿”的标签。林伟的父辈以及祖父辈一直从事古董艺术品交易。在他印象里,小时候长辈们营生的方式就是与客人聊天,聊着聊着生意就做成了。这些客人来自天南海北,身份也大不相同,有的是的哥,有的是生意人,都想通过古玩周转,赚个盆满钵满。

林伟在讲解辽代的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林伟从小就爱听长辈和人谈天说地,比如说在文物不能流通的年代,一位买家如何装哑巴逃过当地帮派分子的检查。耳濡目染二十年,林伟起初并不自知这带给他怎样的烙印。直到自己开始创业,最终选择古董艺术品交易这一偏门领域,才感知到“传承”的确存在。“‘求真’是家训。”林伟自诩和父母一样,边聊天边做生意,和买家关系亲近,逢年过节会惦记着彼此。

从小时候耳濡目染,到自己创业开拍卖行,林伟一直将眼光专注在玉器研究上。早年间,他还曾留学伦敦佳士得美术学院,专攻中国艺术方向。1766年在伦敦创立的佳士得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拍卖行,林伟钦佩于其历史底蕴和专业度,一直将其视作目标,连春季秋季拍卖会也定到相近时间点。

求学期间,林伟有机会“开了眼界”。在一门实践课上,老师带着一行学生们去到大英博物馆。当老师取出玻璃展柜里的藏品,让他们戴着白手套触摸时,他发现与藏品的距离还能拉得如此之近。自那之后,课业之余,林伟总爱泡在博物馆里,享受“博物馆奇妙夜”。

去英美考察行业变化,也是他的日常安排。这不仅帮他与更多海外私人藏家、古董商及艺术品经纪人建立联系,更是“打磨”眼光的好机会。他将这些经历化作养分,融合到拍卖行的管理之中。除了线下拍卖会,他也在筹备艺术品在线竞拍平台。另外,他一直在跟买家们倡导新理念:玉不应仅出现在富丽堂皇的丝绒衬垫上,还应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

这些经历也让林伟对市场动向更为敏感。他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对拍卖感兴趣。与父母那辈接触的买家不同,“新客户们都挺年轻的,大多以投资为目的,纯艺术品藏家是少数。”

这群新客给像万昌斯这样的小众拍卖行提供了滋长空间。“古玉”这一特殊类别的艺术品是一把新钥匙。当代艺术品倾向于和老牌资深拍卖行合作,年轻拍卖行并没有多少机会,但古董艺术品不同,对新兴中小型拍卖行也能敞开怀抱。仅仅成立五年,万昌斯就在业内找到清晰定位,成为香港首家以“古玉”为重点主题的拍卖行。

积淀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风向标瞄准了亚洲。1973年,苏富比拍卖行入驻香港,同年举行首个拍卖会。随后,各大国际拍卖行接踵而至。

自1992年中国首场国际拍卖会在北京举办以来,中国大陆以拍卖行为核心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如沐春雨。同年,林伟举家迁至香港。

从2005年起,绝对传媒集团出版人邢宇每年都会参加各类拍卖会。他还记得,中国嘉德在1994年3月27日首场拍卖会后的情景:“那天晚上,大家很开心,好多人都喝醉了。”

建国六十年献礼纪录片《辉煌六十年》里,放出拍卖当天的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徐邦达敲响第一槌的瞬间;另一张是张宗宪举1号牌买下第1号拍品的瞬间。

北京包保利2018年秋拍公众预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拍卖市场从小心翼翼的试探,到一路高歌猛进,终于在2009年正式进入“亿元时代”。那年,国内拍卖市场单件拍品破亿。邢宇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起步晚,但一直朝着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

一直以来,人们常常热议大陆艺术品市场是否落后于香港。邢宇认为,中国内陆藏家的专业素养只能说是“有过之”,因为中华文化的积淀在大陆,史料和文明原址也在这里。这意味着,大陆拍卖市场并不落后于香港。

然而,艺术品市场终究是基于经济体量而存在,大陆与香港地区的发展差异的确存在。香港一些老牌拍卖行,比如苏富比、佳士得,早期投入到中国市场的拍品种类有限,最初只是书画,而腕表、古董车等拍卖专场是后来才有。但在宣传和推广上,老牌拍卖行们不遗余力,也牢牢抓住了一部分本地市场。直到今天,人们想起拍卖行,立马想到的仍是这些老牌拍卖行。

邢宇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增长之余,艺术品市场与西方相比并没有任何失格,上海、北京的拍卖会已经非常成熟。

不过,世界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同时,历史遗留问题“文物回流”日渐成为“房间里的大象”,“文物国际主义”和“文物国家主义”发生碰撞。万昌斯的秋拍也是“文物回流”的小小缩影。

本次秋拍的大多拍品都出自国外藏家之手。其中,一尊辽代的铜鎏金观音菩萨像来源注明就是日本回流。林伟说,国内的藏家很喜欢回流藏品,一方面是保真,另一方面,回流文物背后有更多历史溯源故事。

林伟认为,海外依旧有被低估甚至被忽略的中国艺术品。“文物回流”意味着使命感,将这些艺术品带回到能够欣赏其价值的文化环境中,使之重现光芒。

邢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随着新高净值人群的涌现,必然诞生一批有更广阔国际视野的藏家,拍品“文物回流”现象是一种必然。

佳士得拍卖中国文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28日,万昌斯2018秋拍收槌,总成交额破亿,刷新其历史记录。但普遍来看,今年艺术品市场却经历“初秋”:一些被普遍认可的高价值艺术品屈于流拍,由于起拍价格过高,造成拍卖交易失败。“亿元时代”的来临像一场飓风,市场一系列连锁反应里也包含了随“热钱”涌来的泡沫。所幸,仍有人站在飓风眼里。

泡沫

胡润今年早前发布的财富报告显示,超八成高净值人群表示有“爱好型投资”,他们对艺术品投资热情显著上升。而“爱好”和“热情”夹杂的“热钱”,将艺术品价格像滚雪球一样被拔高。逐价的竞拍人未必都能保持冷静。

艺术起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创造性构想,它由人类内在原动力驱动,这与金钱的逻辑背道而驰。拍卖行与艺术品市场,让艺术和金钱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始终存在一种不安的张力。

反应在现实中,艺术品市场与其他市场似乎总有着隔膜。虽然,艺术品拍卖行情与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梅摩艺术品指数与同期证券市场相关性较低。从积极层面上看,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资产配置,有一定的风险对冲功能。投机者们正瞄准了这一点,涌向了艺术品市场。

泡沫一定程度上等于艺术品价格虚高,而当代艺术是最能体现泡沫的细分领域。若只看交易额,当代艺术品市场可谓是春光无限,意气风发。在今年佳士得秋拍上,赵无极的作品单件成交价破亿。西方各色艺博会对亚洲当代艺术同样投以炽热的目光。

赵无极油画作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邢宇解释说,当代艺术的可再生性是被受追捧的原因。随着艺术家的持续创作,资本可以持续跟进。而古董艺术品因为其不可复制性,价格相对稳定。当然,资本跟进总归有结束的一天。邢宇说,不少画家的作品刚开始可以拍到天价,待市场冷静后,只能屈于流拍。

风头正盛的还有跨界收藏。许多商界巨擘,比如王中军、张小军和王健林都积极竞拍艺术品。2015年,马云和曾梵志合作的《桃花源》以4220万港元成交。这些商界巨擘们借用艺术品为自己做了名利双收的广告,同时也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丰厚资金。这样看来,艺术品背后经济效应远超过其审美价值。

市场的暗流涌动可以用“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来形容。尽管,林伟认为当前的艺术品市场是基本理性,但邢宇还是不建议投资者为了抵抗风险而踏入。毕竟,艺术品交易需要广博知识面,从文史、金融到市场导向,行行精通。最主要的,艺术品市场并不完全受制于主流投资市场,有时比股票投资还凶险。

眼光

“第一眼最重要,基本是一眼定生死。”林伟是这么判断拍品是否值得收藏。然而,毒辣精准的眼光也非数日可习得。

不少中国藏家每年不辞千里奔赴伦敦、纽约参加各大拍卖会,林伟认为,这很难实现短期投资回报。一方面,大拍卖行的珍贵藏品很难高价竞得,即便竞得,短期内以更高价出手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英美拍卖行众多,除了大拍还有小拍,小拍拍品价格低廉,但不易辨别拍品真实价值。林伟形容美国市场的小型拍卖,“只要一转身,脚就能踢翻一个拍品,这种感觉像在淘宝。”

林伟是擅长“淘宝”的。他与在香港生活的外国藏家关系密切,常常有人委托他拍卖自己的藏品。2016年,一位在教堂工作的外国人跟林伟提到手头的南红玛瑙巧雕,想要委托林伟以10,000港币的标价拍卖。但林伟接手后,发现该拍品远不止开价,他将估价提到90,000-160,000港币,最终以1,652,000港币成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林伟认为,接触艺术品交易的这些年,自己改变了很多,比如说心理承受能力变强。“遇到好东西,要压得住,不轻易出手。”他接着说。

风云变幻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常常令人心生疑惑:是谁在为艺术定价?其核心仍旧要基于拍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审”的过程尤为关键,它需要“眼光”。而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都需要时间来审判。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