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谁若要真实地生活 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

本周新书关键词:少年沈从文、伊恩·麦克尤恩、里尔克、索尔·贝娄、司法正义、恐龙……

《坚果壳》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郭国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此前,麦克尤恩以《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和《赎罪》为中国读者熟知。在这部小说中,麦克尤恩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故事赋予新生,他将叙事者悬挂在母亲的子宫里,让这个只有九个月大的婴儿讲述了一则母亲背叛父亲、与父亲的兄弟通奸的故事。在小说开头,麦克尤恩用一种讽刺且怪异的腔调,向人们展示了“我”在子宫内感受母亲与叔叔通奸的过程,“深信不疑的薄膜微微震动,与干着卑鄙勾当的密谋者发出的声音共鸣。”全书描写极其细致而抒情,就像婴儿时时刻刻贴着母亲子宫“血淋淋的墙上”,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也要经过母体的“海洋”和“透明薄膜”。

许多小说都以独特的叙事者著称,比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里的白痴班杰明、《两个士兵》里的小孩儿,或者是阿来《尘埃落定》里的土司的傻瓜儿子。作为傻瓜或者小孩,他们对时间、空间还有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认知是错乱的,但也因此显得特别无辜懵懂,不仅对罪行没有什么概念,也对他人道德判断保持悬置态度;而麦克尤恩笔下的婴儿在尚未出生之时,却好像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人间罪恶,并痛切地谴责……这不禁令人好奇,麦克尤恩是如何处理一个老灵魂与新生儿的关系的? 读了此书就有答案。

《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

[美]金介甫 著  符家钦 译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8年7月

如今的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在1977年以博士论文《沈从文笔下的中国民国》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又由论文修订改编成了《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一书。在来到中国采访沈从文之前,他以为不会有与沈从文交谈的机会,后来写信给知情人确认,才知道他还活着,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所工作。

在来到中国之前,金介甫已经将在各地搜集到的沈从文作品——包括在哈佛图书馆看到的《文学杂志》《大公报》刊载的沈从文小说,还有从香港购得的30年代沈从文小说选——分别标记了出处和篇名,制作成了一整套索引卡片。后来,他将这套卡片的复印件带到了中国,留在了沈从文的家中,对后来书写沈从文传记的学者意义非凡。 

在对沈从文的访谈中,金介甫重新发现了沈从文的青年时代。书中重点写出了,当沈从文1922年从凤凰来到北京,他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这样的冲击又如何影响了他的写作。在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写过大量作品。但在晚年与金介甫的访谈中,他却说“那都是原资料,不是作品”,并承认有些是为了挣“一千字五角钱”的稿费而作。可在金介甫看来,这些早期不算作品的素材,读起来也仍有魅力。沈从文说自己创作真正成熟是在1929年,那么,是什么使得他在进城7年之后走入了成熟期?在被京城文人圈子排斥在外,多次投稿都受挫之时,他又是怎么度过那段时光的?这本书的中文版最初出版于1990年,此次再版已经相隔30年。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

[奥]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冯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

这本小书里是30岁的里尔克写给青年的十封信。1931年,诗人冯至翻译了这本小书,7年后商务印书馆将之出版。在这些信件中,里尔克为了回应青年诗人的困扰,就两性之爱、严肃和反讽,还有生活和职业的艰难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阅读这些信件,我们会发现,里尔克的见解和讨论放到今天仍富有启发意义。比如说,当青年诗人讲到在贫乏的生活中如何创作时,里尔克说,“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即使你自己是在一座监狱里……你不还据有你的童年吗?”

在讲到一位德国诗人的“情欲风格”时,里尔克又劝告青年人要提防那种雄浑原始的美学风格。他说道,“因为他只是作为男人去爱,不是作为人去爱,所以在他的性的感觉中有一些狭窄、粗糙、仇恨、无常,没有永久性的成分存在……这样的艺术不会没有污点,它被时代与情欲所渲染,很少能持续存在。”这样的批评,似乎也可适用于中国一些盲目追求阳刚风格、宣泄男性情欲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里尔克更在信中慰藉了青年人在社会中感受到的孤独,冯至在序中也如此解读里尔克,社会的习俗是欺骗和隐瞒的工具,“谁若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对于青年冯至来说,里尔克的书简是他最寂寞彷徨时候的伴侣;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里尔克的书信也仍具有抚慰的作用。

 《索尔·贝娄之心》

[美]格雷格·贝娄 著  朱云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

作者格雷格·贝娄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长子,他曾从事精神分析方向的心理治疗长达四十年。在这部对父亲索尔·贝娄的回忆录中,他讲述了自己与父亲的纽带,包括他们之间的误会——他曾经拒绝参加所有为父亲举办的活动,也对父亲的诺贝尔文学奖视而不见,这令索尔·贝娄非常生气。直到父亲去世,他才逐渐意识到父亲的文学成就,也悲伤地察觉到,私底下的父亲与公众眼中的索尔·贝娄如此不同。

格雷格承认,写一部父亲的回忆录,意味着违背着他本来要保护父亲及家族隐私的初衷——他从小时候就学会不去打扰写作中的父亲,但因为见到了几篇写父亲生平的“恶劣文章”,他觉得将青年索尔的形象公之于众是有必要的,“我发现需要为学术界画一张肖像,由一个热爱着他又相当理解他缺点的儿子来书写”。 从重新阅读父亲的生前著作开始,梳理出青年索尔至老年索尔的创作与生命线,这正是他对父亲的哀悼方式。

不得不说,名人回忆录是一个稳妥的出版选题,因此我们每年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大亨、作家、艺术家传记批量生产,然而这本传记在众多同类书中应该是特殊的。格雷格·索尔不止是一位心理医生、一位写作者,还是一个期待以写作与父亲建立连结的儿子。传记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非常动人的结语,“我关上书房的门,边听着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乐曲边挣扎着在纸端表达我的想法,就像他在七十多岁的岁月中每天都在做的一样,我现在可以尽可能地靠近我故去的父亲。” 

《新城市前沿:士绅化与恢复失地运动者之城》 

[英]尼尔·史密斯 著  李晔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年6月

城市是否需要低收入人口?新中产的出现会如何改变城市结构?低收入人群在城市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会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吗?这也是今天中国大城市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已故学者尼尔·史密斯在这本书中,以阶级分析的视角解读了西方主要城市在20世纪的转型方向,记录了“士绅化”(指20世纪末西方城市中产阶级以上阶层取代低收入阶级、重新由郊区返回内城的现象)造成的新城市前沿的冲突,探讨了城市政策、投资模式、驱逐与无家可归之间的关系。

对于城市贫民无缘福利、无家可归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戴斯蒙德在《扫地出门》一书中,以美国威斯康辛州的米沃基市为考察重点,围绕穷人的住房问题,讲述了几个家庭居无定所的故事,刻画出了一幅令人忧心的穷人群像:他们缺乏社会保障,充满毒品诱惑,缺少工作机会,居住在城市的贫民窟里,还时刻面临着被扫地出门的危险——差不多是对《新城市前沿》提出问题的遥远而具体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新城市前沿》作者承认,这本书中大部分的“士绅化”经验发生在美国,不仅如此,有四分之三的章节,特别是结尾部分对去士绅化的政治和文化观点的讨论,都是基于他自己在纽约的生活经验和研究。 

《穷人能否获得公平审判:吉迪恩诉温赖特案实录》

[美]安东尼·刘易斯 著  陈虎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如果一个贫穷的被告没有获得律师的帮助直接面对指控,这种审判的公平性荡然无存。”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改变美国宪法史的经典案例。196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贫穷的中年男子,在一起盗窃案中被判5年刑期。在整个案件中,因为经济状况太过窘迫,嫌疑人请不起律师,然而法院也没有为他指定辩护律师。虽然只有初等教育程度,这位嫌疑人认为法院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宪法权利,因此向法院提起申诉,法院却拒绝了这一要求。之后事情出现了转机,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推翻了之前的判例,认为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获得律师的帮助是公平审判的基本权利,最终嫌疑人在律师的帮助下无罪释放。“律师是一种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在讲述这个案例的同时,这本书也追踪了公平审判和律师帮助权确立的历程。

已故的作者安东尼·刘易斯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曾于1955、1963年两度获得普利策奖,著有《批评官员的尺度》和《言论的边界》,这本《穷人能否获得公平审判》也是他的代表作。这本书是8年之后的再版,译者在再版序言中说,“美国20世纪中叶发生的正当程序革命,并非仅仅是一个偶然性的地区性事件。而我们所期待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正当程序,也许需要更多必然性的积累,以及看似偶然的机遇。”

《末日之前:假如这是恐龙的世界》 

[加] 阿黛尔·布尔热-高布 / 雷亚尔·高布 著  韦萌 译
后浪/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8年9月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现在的世界是怎样的?它们也会从原始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吗?这本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的图画书,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平行世界。通过一个恐龙小女孩的眼睛描述了恐龙世界的样子——他们也曾经历过和我们一样的生活,历经石器时代、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他们中也有资本家、小混混、音乐家……恐龙社会中也存在着环境污染、老龄化、歧视与纷争等社会问题,借恐龙的故事讲述人类世界,让儿童看到人类世界的文明和问题。

如果儿童在智力和情感上都可以理解环境污染和老龄化,而且对有关性别、种族、阶级的歧视和偏见保持警惕,怎么还能忍耐单一向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怎么还会成长为缺乏同理心的大人呢?也借此说一句,中国儿童需要更多言之有物的儿童读物。

《茶杯里的风暴:用日常之物揭开万物之理》 

[英]海伦·切尔斯基 著  阳曦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9月

烹制爆米花和发射火箭利用了同一个定律,秤砣称重和伦敦塔桥升降基于同一个原理;你不必飞往太空,杯子里的茶水就能告诉你星球旋转的秘密;你不必追逐海风,点燃的蜡烛就能告诉你洋流如何环游地球……人们习以为常的每一件小事里都藏着精巧的物理学密码,可以解释最宏伟、最壮丽的自然奇观。

作者海伦·切尔斯基,1978年生,剑桥大学爆炸物理学博士,善于破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谜题。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她表达了从日常世界中发现物理规律的乐趣,“我研究物理学是因为它能够解释我感兴趣的事情……我的许多发现和实验室无关,也不需要复杂的电脑软件或昂贵的实验设备。最能带来成就感的发现常常来自与科学全然无关的日常小事。”虽然这些从厨房、花园或者街道的科学发现可能会遭受主流科学界或者成年人的轻视,而作者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这种偏见,毕竟,物理学妙就妙在同样的模式处处通用,所以厨房和宇宙一样,充满着物理之美。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