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股权投资募资规模降超七成 国资成LP主导力量

“寒冬”之下,被投企业将迎来新一轮估值调整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管新规出台,中国投资领域进入了转折调整期。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上,多位从业人士谈及当下投资困境,包括GP(普通合伙人)募资难、项目融资难、投资没有“大风口”等问题。

募资方面,受资管新规等多重因素影响,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断崖式下跌。投中研究院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同比下降了75%,完成募集基金数量同比下降20%。

在峰会上,投中信息创始人兼CEO陈颉认为,今年下半年及2019年GP募资状况不会明显好转,大概率会持续恶化。

投资方面,当下GP“弹药”不足,投中研究院认为,真正的寒冬已来临。“GP手头上的子弹正在迅速减少,投资人和创业者可以明显地感到,投资行业的节奏在明显放缓。”陈颉表示担忧。

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当下中国VC/PE手中名义“弹药”规模1684亿美元。但受资管新规影响,银行出资等违约,预计实际到账规模仅为名义“弹药”规模的70%-80%,即可用“弹药”缩水至1200亿-1300亿美元左右。

同时,今年GP在A股的退出情况远远不如2017年,但中概股在海外集中上市,迎来了一个大爆发。包括美团、小米等新经济公司上市。人民币基金退出受阻的同时,美元基金迎来退出窗口期。

投资环境降温,有LP(有限合伙人)表示,资管新规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导致创投市场估值泡沫的挤压,过去几年的一级市场泡沫中积累的问题将会被清算,而“接下来全行业将会经历非常痛苦的洗牌过程”。

增长放缓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影响,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洗牌正是一个“挤水分”的过程。歌斐资产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人曾纯就表示:“当下,没有诚意或者没有能力的创业者就不敢进入市场,已经帮我们做了一道前期筛选。同时,一些过去没有太在意的问题,当你在挤水分的过程中就会被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寒冬”之下,被投企业将迎来新一轮估值调整期。

投融资环境不容乐观,陈颉认为,人民币基金在募资端和退出端两端挤压下,企业估值开始挤水份,新一轮估值调速不可避免,LP、GP及被投企业三方均需要做好过冬准备。被投的非头部企业需要认清自己,降低融资预期,把握海外上市和并购的窗口期,“活着是第一要务”。

在洗牌的过程中,国资逐渐成为人民币LP的主导力量。

从2016年至2018年活跃LP构成中,政府引导基金、国企占比正大幅上升;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母基金及保险公司三大类别正大幅缩水。资金正加速向少数头部机构聚集,小机构面临淘汰危机。

“你在中国想募到比较大规模的人民币FOF基金,如果不跟国有资本合作,其实是很困难的。”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表示。

国有资本目前是长期资本的一大重要源泉,母基金则能够成为国有资本进行市场化配置的管道。因创新不易,大型国有企业也有意将资金拿出来作为LP出资。招商局创投董事总经理李忠桦表示:“在央企之间互相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说创新难,创新不易。完全可以拿三五十亿出来做一个母基金,通过母基金去接触市场上所有的创新力量。”

此外,“挤水分”过后,转折和新的机会也在酝酿和发酵。

陈颉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VC/PE市场,抗风险能力今非昔比。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力量,新的技术和新的经济模式正在双向驱动着新经济生态格局的形成,“寒冬是孕育未来伟大机构最好的时候”。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韧性正在加强”,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在蓬勃发展,并且极大地支撑着中国的经济走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