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翻开一本书 你就走到了一段漫长路程的尽头”

本周关键词:伊拉克战争、米沃什、尤利西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朱元璋、摄影、相对论......

《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

[伊拉克]艾哈迈德·萨达维 著  黄绍绮 译
大方· 中信出版集团 2018-8

玛丽·雪莱的笔下的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由科学怪人将不同的尸块重新组合而成的怪诞生命。它拥有着人的感情,渴望认同与陪伴,拒绝服从任何人的意愿。

而今,在萨达维的故事里,在2005年伊拉克战争后的巴格达,这个来自十九世纪的经典角色重新“复活”了。当时的城市刚刚经历一场爆炸,横尸遍野,拾荒者哈迪把爆炸遇难者的残肢收集在一起,重新缝合成一具新的身体。当一个孤独飘荡的灵魂入驻这具身体的时候,新生命诞生,开始报复曾经杀害它的人。当局把它视作“头号罪犯”,其他人把它叫做“弗兰肯斯坦”。只是,每当它惩罚一个凶手,它就会变得虚弱,不得不通过制造更多的杀戮来补充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滥杀无辜。

处于战争困厄中的人们,对这一由不同族群、不同宗派的人的身体构成的复仇者,寄托了救赎与解脱的希望,却不能避免独裁专制的苦果。而且,复仇者“以暴制暴”的反抗方式,再度催生着各式的怨恨和暴力,人性面临着在犯罪与牺牲之间作出选择的道德困境。

作者艾哈迈德·萨达维在伊拉克长大,战争爆发后,他冒着危险到处搜集战争素材。普利策奖得主、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认为,在《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一书中,“萨达维运用卡夫卡风格的故事桥段与魔幻现实主义笔法,传达出伊拉克人超现实而宛如梦魇的日常。”

《米沃什诗集》

[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 林洪亮 / 杨德友 / 赵刚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8

切斯瓦夫·米沃什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波兰,二战时曾参加反纳粹的地下斗争。战后,时任政府文化部门要职的他,因意识形态缘故与政府决裂,开始了流亡生涯,但作为诗人,他坚持母语写作,以“见证人”的身份书写日常、战争、信念与个体自由,诗歌语言自然朴实、情感沉郁,反映真实而寓意深刻。1980年,米沃什以“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着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米沃什诗集》汇集了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几乎所有的诗作,横跨七十余年,以诗人之心见证时代的起伏。这一版诗集是米沃什诗歌在中文世界的首次完整呈现,按时间顺序分为四卷:《冻结时期的诗篇》收录诗作56首,多为长诗,有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与描写,或愤慨、或抒情,其中便包括《菲奥里广场》等名篇;《着魔的古乔》收录诗作73首,多为诗人移居美国后的创作,有重新生活的幸福,亦不乏流亡的挣扎与苦闷;《故土追忆》收录诗作87首,米沃什在其中回忆故土人事,以及人与人之间共同命运的牵连;《面对大河》收录诗作120首,包含了与其他人士的往来对话,延续了对善与恶、真实与自由等主题的探讨,而个人经验和历史视角的融合,使这些诗作显示出了一种启示性的洞察力。

除了诗歌,目前在中文世界出版的米沃什的作品还有回忆录《米沃什词典》、散文集《路边狗》,反思二战前后波兰人处境的评论性作品《被禁锢的头脑》。

《最危险的书: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战》

[美]凯文‧伯明翰 著 辛彩娜 / 冯洋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8

“当你翻开一本书,你就已经走到了一段漫长路程的尽头。”这是《最危险的书》的开头,也是一个关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解放故事的开端。

在维多利亚遗风犹存、道德保守的20世纪初,在言论审查和反淫秽法的社会背景下,《尤利西斯》自连载始便被斥为淫秽色情,作为非法出版物被禁止出版、销售和拥有。彼时,乔伊斯罹患眼疾、生活没有着落,但是极度自我、蔑视一切,不肯就作品有半分妥协。

但是,《尤利西斯》对于传统权威叙事的颠覆、对旧有美学经验的反抗,使得一众现代主义者,或为这本书所感动的人,甘愿加入到出版的斗争中。作家奎因、庞德,著名的莎士比亚书店纷纷伸出援手,玛格丽特·安德森、简·希普等勇敢女性,无条件地资助着乔伊斯。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出版商贝内特与律师所达成的合作上,他们委托走私犯,故意使《尤利西斯》在美国海关被没收,以接受支持创作自由的伍尔西法官的审判,在法庭上,伍尔西法官宣判,这本书只是以悲情手法描述了男女内心生活,并不存在什么淫荡思想。于是,出版商和《尤利西斯》大获全胜,这一事件亦间接推动了美国出版法的改进。

《尤利西斯》的出版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文化精英与言论审查体制的较量,牵涉着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女性意识的觉醒、司法体系的发展等等,而它被接受的历程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们情感与认知的变迁。伯明翰扎实又富有想象力的书写,使文学史如同战场,人们举着自由和善美的旗帜,向着蛮横的审查体系开战。

《椰壳碗外的人生》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 徐德林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8

著名民族主义研究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跳出椰壳碗的青蛙自喻,在《椰壳碗外的人生》中自述了他不断打破边界的求学、治学与生活经历。他在昆明出生,而后回到爱尔兰生活,先后在伊顿公学和剑桥求学、在美国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安德森的成长充满着拒绝常规、坚持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比如在童年时,父母鼓励他和弟弟培养阅读的习惯,以了解说其他语言的、归属不同阶级和地区的、出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他记得在大概十四五岁的时候,便读了父亲收藏的由亚瑟·威利翻译的《源氏物语》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如痴如醉。回到爱尔兰后,他需要接受教育,当时法律规定,儿童必须学习爱尔兰语或拉丁语,母亲认为,拉丁语虽古老,却是大多数欧洲语言之母,于是让他学习拉丁语,以更好地了解其他语言。安德森后来回忆,总觉得这是他的“最重要的一份幸运”。

对于安德森而言,生活是一个走出舒适区、自在求索的旅程。在近半生的时间里,他放弃优渥的生活,在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从事实地考察,接受语言不通、资金不足、政治环境的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扩展了区域研究和比较历史研究的思路。在这本书中,安德森坦陈了以《想象的共同体》为代表的许多研究的思考过程,他不断检视现代教育与学术体系的弊端,反思全球化的出路、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可能。戴锦华认为,在他的生命故事中,那只椰壳碗不是某种特定的民族主义,而是为欧洲“原创”的、作为现代逻辑的国家/暴力自身。于是,阅读他的自传,我们或许可以在还原安德森的理论历史与学术语境的同时,从他的个人视角出发,一瞥他深探历史与现实的每一个微小切口。

《朱元璋政权及统治哲学》

[法] 马骊 著  莫旭强 译
后浪丨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8

在中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人们对朱元璋废除宰相、将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的历史并不陌生,他建立了一套复杂的行政体系,以高压手段维持统治。这样的专制政权是否能够建立合法性?法国汉学家马骊通过西方政治哲学的分析思路,试图以此书来寻找朱元璋政权的合法性来源。

马骊认为,朱元璋的统治哲学是儒家和法家的混合产物,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政权和民众之间的关系,通过要求官员有德行、关心民众福祉等来建立合法性,法家的影响则体现在政权的组织以及皇帝与官员的关系上。但是,法家除了跟政权运转良好有关的实用原则外,没有提出任何获得民众支持的概念,而儒家提出的那套朴素的惩罚性手段,从系统性而言,远不及法家,因此,朱元璋必须兼顾各种元素。儒法价值观在政权合法性上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有助于巩固政权,又有着走向极权的消极一面,尤其是他统治后期的特务政治。

作为唯一一部用西方语言写成的关于朱元璋的研究专著,马骊将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呈现了中国政治思想当中法家与儒家之间的哲学角力、政治权力的本质及其局限性,同时也关注了专制制度强化的背景之下,制衡机构缺失对于帝王心性造成的消极影响。

《乐队女孩:金·戈登回忆录》

[美]金·戈登 著  董楠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8

2011年11月,来到巴西圣保罗SWU音乐节的观众目睹了摇滚乐队“音速青年”的最后一场演出。“音速青年”出现于后朋克时期的纽约,他们的音乐与突破性的技法对美国摇滚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乐队女主唱金·戈登与主创瑟斯顿·摩尔的婚姻更是备受外界瞩目。他们相识相知、平等创作,然而,在结婚27年后的2011年,他们因中年危机宣布分手,并直接导致了“音速青年”的解散。于是,有了巴西音乐节上的这一幕。

这一幕同时也是金·戈登自传《乐队女孩》的开头。在这本自传中,戈登检视了自己的生活和时代。她在加州垮掉派的氛围中度过童年,而后到纽约闯荡。彼时,消费主义盛行,金钱大量涌入艺术领域,在摇滚乐中女性仍是不折不扣的“第二性”,被偏见所束缚。戈登凭着手中的一把贝斯,闯入了音乐圈,以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平等地为乐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音乐人张守望认为,“如果没有金·戈登,可能全世界的独立摇滚乐队会少一半的女贝斯手。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女权主义。”

当有人问戈登做乐队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时,她总不忘加上一句“就像所有在事业和家庭中寻找平衡的女人一样”,于是她的叙述中,不只有80年代纽约地下音乐文化的图景、不只有毒品和性、与科本等伟大音乐人的友谊等等与朋克文化相关的一切,更多的是一个女性的成长与思考。这其中有平淡日常的生活细节,包括洗衣、安抚婴儿,有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婚姻的困惑,她诚实地剖析自己,真诚、温柔而不乏力量。正如戈登自己说的,“我喜欢置身一个软弱的位置,然后让它强大起来。”

《失明的摄影师》

[英] 朱利安·罗森斯坦 / [英] 坎迪亚·麦克威廉 / [英] 梅尔·古丁 编著  陈觅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1

失明者也能摄影,也能用相片传达美吗?《失明的摄影师》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多年前,“感觉之眼”盲人教育机构在墨西哥成立。他们将相机放到盲人手中,希望盲人们能在拍摄的过程中,放下失落,走出为失明所苦的困境。当时,没人对盲人摄影抱有很大的希望,直到今天,当人们看到盲人们的照片,阅读到他们在拍摄中的思考,大概有人会想起诗人卡赞扎基斯说过的那句话,“我们的肉眼真是可怜,它们捕捉不到看不见的事物。”

盲人摄影师们,或在健全人的帮助下,或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感官,运用思维和想象进行拍摄。摄影对于他们而言,或是一项权利、或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和救赎,或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媒介。他们,在将抽象心绪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画面时,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赫拉尔多·尼根达将手作为视觉器官,阅读着爱人的美,他说“情感的动态平衡,在看不见与摸得到之间”;佩德罗·米兰达将跨越时间的照片重新组合,以盲文勾勒出模糊世界神秘的轮廓,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阿尔贝托·洛兰卡能分辨明暗,在拍照时格外注意光线,并利用三角定位计算所需的光。在这些从黑暗世界诞生的光影故事中,人们需要重新思考艺术与技术、身体的关系。

《会动的相对论》

[加] 斯蒂芬·杜兰德 著  张芳 译
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7

这是一本以“普及相对论知识”为目的而制作的小书。它用可视化的直观方式,让读者通过移动一张带有窄缝的小卡片,与书中经过设计的图画互动,更好地理解抽象艰深的相对论原理,理解时间的流逝、空间的相对性,去探索爱因斯坦的神奇时空。

比如,为何人们难以理解四维时空的存在?作者运用“降维”的概念予以解释。当人们从横着的缝中看一条竖着的线,随着缝的移动,视野所见,只是一个正在运动的黑点,三维景象只能被观看成二维事物。而我们所能感受的三维时空也是如此,它只是四维时空的一个侧面。

通过读这本小书,人们还可以理解相对论最著名的两个效应——时间的膨胀与长度的收缩;可以体会相对论的两个重要悖论——谷仓悖论和双胞胎悖论:为什么在竿比谷仓长的情况下,当竿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它的长度就会缩短,可以放进谷仓?为什么一对20岁的双胞胎兄弟,当他们中有一人乘坐火箭,以光速在太空中匀速运动度过一年后回到地球,他留在地球上的兄弟会成为90岁的老人?同时,你也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光速是一个人们永远无法跨越的限制?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