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单数超去年全年 IPO堰塞湖减压

在业内人士看来,解决IPO堰塞湖压力的背后与监管趋严不无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崔启斌 马换换

随着证监会更新披露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近期又有北京友缘在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缘股份”)等5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157家企业撤单,已超去年全年水平。随着IPO审核趋严、拟上市企业撤单不断,IPO堰塞湖压力已得到明显缓解。截至8月23日,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已不足300家。

撤单数已超去年全年

截至8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157家企业IPO终止审查。而根据Wind数据显示,在去年全年终止审查的企业数目为130家,今年以来的撤单企业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根据证监会8月24日披露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8月22日又有友缘股份、江苏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童文教”),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科技”)等5家企业IPO终止审查,这也系8月以来证监会首次披露终止审查企业。    而对于“明星企业”友缘股份,公司的撤单情况无疑最被市场关注。根据友缘股份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婚恋交友大众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全国过亿适龄单身男女提供高效、便捷的婚恋交友服务,公司开发了“有缘网”、“约会吧”等一系列婚恋交友产品。根据Wind数据显示,友缘股份的IPO申请在2015年11月被受理,之后曾在2016年9月公司IPO中止审查,在今年3月公司招股书已预披露更新。不料,在IPO筹划近3年之久后,公司终止了IPO审查。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友缘股份方面进行采访,不过未有人接听。

经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 拟上市企业在今年3月曾掀起“撤单潮”,创下了单月79家企业撤单的记录。具体来看,在今年1-8月(截至8月23日)拟上市企业的撤单数量分别为12家、17家、79家、17家、11家、12家、4家、5家,共计157家。

终止审查原因引关注

对于IPO终止审查的原因,部分公司表示“调整上市计划,暂缓上市进程。”不过,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则表示,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之下,部分拟IPO企业的业绩出现承压迹象也可能是终止审查的一种原因。

同在8月IPO撤单队伍的新三板企业安达科技以及亿童文教均在8月24日披露撤单原因称,“公司调整上市计划,暂缓上市进程,决定终止首发上市的申请并撤回向证监会递交的申请文件。”

根据安达科技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生产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销售。财务数据显示,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安达科技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636.14万元、4945.16万元、2.66亿元以及2.01亿元。安达科技2017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4.45%。

相比安达科技而言,亿童文教的经营业绩则较为稳定。根据亿童文教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是全国性学前教育综合服务机构。财务数据显示,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亿童文教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6806.73万元、6978.29万元、1.2亿元以及1.26亿元。

而在今年3月终止审查的新三板公司禾昌聚合也曾披露撤单原因称,“因公司上市计划调整,决定终止首发上市的申请并撤回向证监会递交的申请文件。”。

据悉,禾昌聚合主营业务为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财务数据显示,禾昌聚合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3514万元、4958万元以及4426万元。在2017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10.74%。

资深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拟IPO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一直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待审企业已不足300家

在拟IPO企业不断撤单的情形下,IPO堰塞湖压力也得到明显缓解。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93家(除去3家中止审查企业之外),目前未过会企业处于正常待审状态的仅264家。

具体来看,根据证监会披露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截至8月23日,上交所、深交所中小板以及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分别有136家、52家以及104家,另外试点创新企业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还有一家待审企业小米集团。以上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共计293家。

其中,在上述293家企业中,上交所、深交所中小板以及深交所创业板已过会企业数目分别为12家、8家以及9家。经北京商报记者计算,除去已过会的企业合计29家外,未过会正常待审的企业数目仅为264家。

实际上,在今年3月时任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就曾提到,我国IPO堰塞湖现象已有效缓解。姜洋指出,去年证监会在提高资金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中,重点做了一些工作,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进一步增强。2017年有419家企业实现IPO,直接融资是2186亿元。姜洋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常态化,IPO堰塞湖实现了有效的缓解。

监管趋严震慑拟IPO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解决IPO堰塞湖压力的背后与监管趋严不无关系。

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证监会今年对IPO被否企业的重组上市类交易加强了监管;另一方面今年以来IPO过会率有所下降,发审委从严审核的监管态度也给拟IPO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在今年2月证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三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另外,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证监会表示,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许小恒对此表示,证监会的这一规定除了能够从源头上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防止企业带病上市之外,也对一些拟IPO企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很多拟IPO企业,没有太大信心可能不会选择冒如此大风险,最后只能选择撤回申请材料。

另外,今年以来的过会率较2017年也出现了降低。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6月30日,发审委共审核了111家IPO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有5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约为52.25%。而去年同时期发审委共审核了275家IPO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22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通过率约为81.45%。不难看出,今年上半年IPO企业的过会率处于较低水平。

在许小恒看来,低过会率对拟IPO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让许多“底气不足”的拟IPO企业望而却步。“很多拟IPO企业,本身业绩不理想、资质有瑕疵、质量不过关,选择撤回申报材料也在情理之中。”许小恒如是说。

来源:北京商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