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命运

在强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支撑下,普京目前似乎依然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在全球政治新角力和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的命运恐怕并不完全掌握在普京手中,骑虎难下的普京,还会不会成为俄罗斯的拯救者?

图片来源:CFP

从危机的拯救者到危机的制造者,普京的政治生涯似乎遇到了一次轮回。在世纪之交,普京以拯救者的姿态登上俄罗斯的最高政治舞台,一路将处于“休克疗法”痛苦中的俄罗斯带进了“金砖四国”;14年后,因为乌克兰东部的一场战争,普京正将俄罗斯引向衰退的边缘。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拯救者普京浮出水面。尽管俄罗斯不处在那次金融风暴的核心区域,但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领导下的政府由于经济转型过快,向危机敞开了大门。1993年至1996年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负增长,仅仅在1997年略有复苏。1998年底时,政府和企业的外债总额达到了外汇储备的10倍。与此同时,随着俄罗斯走向开放,外资也大举涌入,1997年10月时,外资已掌握了60%-70%的俄罗斯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

最终,国内政局的动荡(总统与国家杜马在新总理基里延科任命问题上的争斗)和亚洲金融危机来袭,让俄罗斯经济的系统性问题集中爆发,卢布大幅贬值,通胀飙升,股市暴跌,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停摆。同时,俄罗斯政府还宣布对债务延期和违约,更是加剧了俄罗斯的危机。

而普京恰在俄罗斯遇到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迎来了政治生涯的转变。1999年8月,普京被叶利钦委任为俄罗斯总理。值得一提的是,普京上任初期的支持率只有30%左右,但到了当年11月,他的支持率上升至80%。同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由于事前没有征兆,消息传出后震惊了俄罗斯政坛,许多休年假的记者被紧急召回进行报道。新千年伊始,普京临危受命,接过代总统的职位。2000年5月,他在提前举行的俄罗斯大选中获胜,正式担任俄罗斯总统。

普京掌权后,他在政治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当时俄罗斯政府处在崩溃的边缘,地方法律与联邦宪法抵触的情况屡见不鲜,各自为政的现象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普京从议会(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开始改革,逐步削弱了地方势力,巩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重新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大国奠定了基础。

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他意识到叶利钦时代过快的市场经济改革带来了许多问题,于是采取了源于德国弗莱堡学派“有秩序”市场经济理论的体制模式。同时,他采取措施整治叶利钦时代遗留下能源寡头和财阀问题,恢复国家对能源行业的控制。此举招致西方对“极权主义”的批评,但也让中央政府收回了对石油收入的重要话语权,最终借着国际油价上涨的推动力,将俄罗斯经济带出了低谷。2000年至2008年,俄罗斯经济均保持5%以上的增长速度,普京上任伊始的2000年,俄罗斯GDP增速甚至达到了10%的近20年最高点。

不过,这种经济改革不是没有后遗症。普京的政策导致俄罗斯经济变得越来越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基本上处在原材料输出国的水平。尽管普京的经济政策帮助超过半数的俄罗斯人脱贫,但整体经济依旧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008年5月,普京在第二任总统届满后又担任总理。颇有巧合的是,普京刚刚卸任总统后,全球金融危机即爆发,国际油价从2008年7月的144美元每桶俯冲至2009年2月的41美元每桶,同期卢布汇率也暴跌了50%。那时俄罗斯也打响了卢布保卫战,并消耗了约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2009年俄罗斯经济也遭遇了新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GDP增速降至了负7.8%。这是2006年俄罗斯允许卢布自由兑换以来俄罗斯遭遇的首次金融危机,而那场卢布保卫战的胜利,似乎让现在的普京有了强硬的资本。

2012年5月,普京又开始了第三任总统任期,这引发了一些人士对俄罗斯选举制度的质疑。同时,俄罗斯对石油经济严重依赖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目前,原油和天然气等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75%,同时约5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及天然气相关税收(矿产开采税及出口关税)。

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警告称,俄罗斯的石油经济急需转型。“近15年来,油价上涨带动了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另外俄罗斯也成功采取了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并增加了对多余资源的利用。而现在,这种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2000年-2001年以及2008年-2009年油价的下跌都曾给俄罗斯经济带来梦魇。但现在俄罗斯面临的困境并不仅仅是油价下跌的问题,它在一个不太恰当的时机卷入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地缘政治问题,进而引发了西方制裁。在制裁和油价的双重拖累下,普京遇到了与他最初上任时非常类似的考验:卢布大幅贬值、通胀飙升、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只不过现在俄罗斯的国内政局相对稳定,而且36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水平至少可以覆盖未来一年的外债偿付,外资在俄罗斯股市和债市的比例也仅为20%,这一切都让普京有了再次拯救俄罗斯的底气。

12月18日,普京在非常时期召开的年度新闻发布会态度依然强硬而乐观。他向俄罗斯公众承诺,俄罗斯经济能在两年内走出困境。与此同时,他的个人价值在卢布贬值的情况下不降反升。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普京的民意支持率直线上升,从65%左右的水平攀升到目前的超过80%。

尽管目前俄罗斯国内政局稳定,但随着经济下滑,民众对于普京权力过于集中的不满会逐渐上升。这并非没有先例,2011年底,国家杜马选举舞弊曾引起民众的巨大抗议,当时普京的民意支持率也从75%跌至60%左右,而且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让俄罗斯国内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潮泛起,普京借此抬升了民意支持率,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合法性。

但通过唤起民族主义带来的国内政局稳定,则有可能导致外交层面的恶化。而且,西方和俄罗斯的对峙,并非意识形态的对峙,而是全球“政治再平衡”的一部分,二战后以联合国和美国为首的带有双重标准的全球治理模式日渐式微,以至于美国的盟友日本都在寻求成为“正常国家”。在这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中,乌克兰问题导致的俄罗斯和西方的权力角逐,不会在短期内看到结果。尽管国际油价有可能反弹,但西方的制裁并不会在短期内结束甚至有可能加剧,而俄罗斯经济或将继续笼罩在西方制裁的阴影之下。

从经济层面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从金融业蔓延到发达经济体的政府,金融业的去杠杆,促使救援它们的各国政府加了杠杆且债务激增。为了维持政府的杠杆,发达经济体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量化宽松政策,而这些资金流窜到增长态势更好、收益更高的新兴经济体。但一旦美国经济体复苏,特别是明年美联储启动加息从而引发资金回流,金融危机的余波将不可避免地从发达经济体蔓延到新兴经济体。只不过去年的主要受害者是印度,今年的主角则轮到了受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双重压力的俄罗斯。

与本世纪初类似,目前普京的命运又一次和俄罗斯紧密地拴在了一起。石油经济和强势统治曾经给普京的政治生涯带来辉煌,也在当下给普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强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支撑下,普京目前似乎依然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在全球政治新角力和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的命运恐怕并不完全掌握在普京手中,骑虎难下的普京,还会不会成为俄罗斯的拯救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