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的出行到底是怎么样的?这群年轻人是这样设想的

来自2017 BMW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的年轻人,将实验对象瞄准了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东南角,改造主要围绕优化交通出行和改善公共环境进行。

早高峰出行顺畅,公共空间人车和谐,共享出行低碳环保,这些理想中的出行状态未来是否能够成为现实?

近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群脑洞大开的年轻人做起了一个实验。来自2017 BMW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的年轻人,将实验对象瞄准了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东南角,改造主要围绕优化交通出行和改善公共环境进行。

位于杭州城西的海创园聚集了众多年轻的创业者,对出行、环境和生活有多重需求。

比如早高峰时段,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都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园区内企业员工经常有外出需求,要求便捷、高效的出行;从事科研、创意性工作的人群,又需要一个舒适、放松、且能激发灵感的空间环境。

基于上述状况和需求,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的年轻人各领任务、兵分三组,通过一天的改造实施,改善了局部区域的出行和公共空间环境。

作为园区内人流最大的道路,这条单向车道无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空间,存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冲突;缺少过街设施,行人随意过街,有安全隐患;机动车和自行车随意停放,占用道路;非机动车停车场内停放杂乱;写字楼一层有便利店,早高峰时此路段秩序更混乱。

改造后,空间规划变得更为合理,设计的临时交通方案,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

园区主要交通干道一改改造前的无序状态,人行道和行车道分离,便利店门前还安装了自行车停车位;

非机动车停车场中,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分区停放,在明确标识的指引下,改造后的停车场停放状态得以规范和提升;

路边多功能区域的街道家具配备了轮子,未来这些街道家具可以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消失。

针对海创园规划展览馆门前空置广场,改造前这片区域原本规划为大客车停车位,仅用于停车,但平时又多处于空置状态,没有充分利用空间。

经过改造,这片空地“活”了起来,有了生机和人气,一个信息共享板、一个休憩区,在充分利用闲置空间的时候,还为园区人群提供了休憩、交流和创新的区域。

园区内年轻人多,崇尚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注重绿色、休闲以及与人的交流。而园区目前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出行的便利性和效率。

改造后,1辆共享汽车相当于5个平常车位,这样节约出4个车位,平均每个车位12.5平方米,总共节约50平方米。

此外,2017 BMW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的年轻人还将宝马的未来出行理念(ACES,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服务化)融入改造中。

改造现场,宝马移动出行服务的ReachNow即时出行得到呈现。“即时出行”将于今年年底前在成都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2017 BMW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武雅斌认为,“汽车是最能体现全球价值链特征的产品,是工业时代的集大成者,也是未来“中国智造2025”的核心部分。新能源、无人驾驶对城市的影响,都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BMW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是宝马中国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面向大学生与青年设计师、规划师推出的项目,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为期三年。三年间,“BMW 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出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需求变化,面向青年学者、优秀学生征集创新出行构想。项目每年探讨不同主题,旨在为城市交通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解决方案。

2016年的“BMW 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以北京三里屯为研究背景,探讨如何缓解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的缓解和交通压力。2017年的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转战杭州市,与杭州市政府展开合作,并且于6月份作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的首个项目在杭州启动。今年青年实践营的聚焦对象是中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新城,着眼于对新城未来出行的探索。

创新新城作为城市发展副中心,通常会在短期内聚集大量人群,对外联系的强度和广度超越普通城区。但由于是新建区域,道路宽敞,但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不甚完善,出行供需矛盾突出。

因此,2017年的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更加注重可实践性,旨在为杭州未来科技城未来的交通和出行改善提供借鉴和参考。今年,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活动产生的10个针对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未来出行规划方案,最终将以实物形式在BMW上海体验中心展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