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有产权房政策发布 落户入学与普通商品房一致

北京推出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在探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推进上又迈出了一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20日晚间,经历了49天公开征集意见期的《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发布,将于2017年9月30日起正式实施。

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在通知中,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进行了梳理和回应,并集中公布了专家观点和未来工作规划。

该通知称,总体看来社会各界对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表示支持和赞同,认为是北京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同时,关于社会各界对《办法》中一些具体细节问题进行了回应。

其中,关于单身申请年龄的限制问题,北京市住建委称将制定支持政策,引导30周岁以下单身青年通过租房方式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形成租售并举、先租后售、梯度消费,确保政策有效衔接。

对于《办法》中要求的无住房转出记录,北京市住建委回应称,《办法》目的是聚焦无房刚需家庭首次购房需求,符合回归自住属性,杜绝投资投机需求。同时,采纳部分群众提出应将“家庭成员名下无住房”、“无住房转出记录”明确为“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在本市无住房转出记录”的意见建议,并在《办法》中予以修改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住建委对关于共有产权住房能否落户、入学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回复称,共有产权住房属于产权类住房,在落户、入学上和购买其他普通商品住房政策一致。

此前,北京住建委曾于9月11日宣布,今后5年,北京将按照建设150万套住房的要求,推进其中2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和50万套租赁住房的落地,且70%的保障房项目将布局在轨道交通沿线。

在此次发布的通知中,北京市住建委明确表示,今后5年北京市将完成2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供地。在未来的工作安排中,将指导各区贯彻实施,确保政策落地,并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引导合理预期。同时,加快土地供应速度,推进项目入市。

至此,对于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的种种猜测尘埃落定。北京作为全国房地产政策的“先行者”,此次确定发布的共有产权政策或将成为全国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样板。

实际上,北京并非是第一个推出共有产权住房的城市。2014年4月,住建部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黄石、淮安6个城市列为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上海成为了探索较为完善的城市。但此次北京发布的共有产权政策与上海则有诸多不同。

有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的共有产权住房政策与此前淮安、上海的试点都不一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保障性住房”。

上海共有产权住房延续“经济适用房”的逻辑,申请人必须是上海本地人,并且针对住房困难家庭,对家庭收入和居住面积等有严格的规定。与经适房的土地供应方式所一致的是,上海共有产权房是划拨供地,不需要通过公开的市场招拍挂。

而北京共有产权住房则依旧通过公开招拍挂形式供地,并以“限房价、竞地价”“综合招标”为主。同时,北京共有产权住房并不限制购房人的户籍、收入、现状居住面积等,且满足新北京人的房源不少于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认为,该政策是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是适应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且在全国起到了带头引领作用。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