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如何降低人性弱点带来的负作用?

资产配置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期限、目标最终达到的金额、个人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率、资产的流动性特征、年龄、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点及相关性、预期寿命、自身财务状况和税收问题。

作者:曹志杰

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去了解自己的财富。投资理财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但是很多人却置若罔闻。试想一下,假如你手中有一万块钱,你会用它做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人会选择存在银行,有的人选择投资股票或债券,有的人选择买份保险……“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鸡蛋”找到安全可靠的“篮子”。因此,资产配置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一个人要想健康,就要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资产配置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要全面、均衡、不挑食。

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资产配置就是投资规划,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们之所以需要进行资产配置,是因为不确定性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人们对各种经济因素的理解程度还无法做到使预测毫无疑问或毫无差错。即使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非常有经验的从业者,你能够准确的了解经济状况的前因后果,但是各种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也可能改变宏观经济发展的进程、市场活动水平,决定你投资的成败。例如国家领导人的健康变化、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国际紧张局势的改变、你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失误等等。

另外,我们需要进行资产配置还因为,人性的弱点总是导致我们在资本市场中失利。很多心理学实验的结果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损失厌恶。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还有一种情况是后悔厌恶,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其主要特点是胁迫情形下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非胁迫情形下的后悔要轻微;没有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做了错误的行动所引起的后悔要轻微;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有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骄傲,不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后悔。如果后悔比骄傲大,责任者会尽量避免采取这一行动。

因为人们普遍存在后悔厌恶,所以作为投资者,往往会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说投资决策太过保守、盲目从众。正是因为有诸如“后悔厌恶”“损失厌恶”等心理的存在,如果有合理的资产配置,会降低人性的弱点带来的负面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资产配置?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每一个的资产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资产配置要求很强的个性化,需要具有非常专业的金融知识。要想做出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投资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产品以往与未来的发展走势,然后根据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资产配置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但是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一成不变的资产配置方案。

其次,分散投资和资产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者目的不同,投资是为了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投资是概率事件,投资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提高赚钱概率而降低赔钱概率的过程。分散化投资对不同投资品种赚钱的概率大小不作区分,寄望于某些品种收益的上升来抵消某些品种收益的下降,进而获得平均回报率。

而进行资产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确定性”,也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分析各类资产赚钱概率的大小,对于赚钱概率大的资产,加大其配置比例;对于赚钱概率小的资产,哪怕后来证明可以带来很高收益,也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因此在资产配置中,资产的分类显得尤为重要。

然后,择时通常是无效的。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卖。而如果择时有效,那么人人就可以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卖,这样的话,市场上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无货可买,要么无人可卖。美国学者在对90多项大型退休计划项目投资绩效的研究中发现,“择时能力”对投资收益的贡献都只有不到5%,而资产配置的贡献度则超过90%。

最后,不宜频繁地调整资产组合。调整资产组合意味着出售那些由于价格上涨而超出应占比重的资产,然后买入比重不足的资产。这样就迫使你在股票价格过高的时候,必须按计划卖出股票,同样当股价走低时也要按时买入,从而避免了揣测市场所给你带来的损失。

但是,持续不断的频繁交易却没有必要。据统计发现,在过去10 年中,对于一个包含美国股票、国际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债券等多种资产类别、坚持每年调整的投资组合而言,其收益比不调整的资产组合高出一个百分点。导致这一差别的因素是市场的高波动性。从历史数据来看,调整资产组合带来的额外收益有限,有时甚至是做无用功。但无论怎样,坚持每年调整一次应该还是有必要的。

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

怎样进行资产配置,才算是有效的资产配置,也就是怎么为自己的“鸡蛋”分配好“篮子”。由于我们都是非理性人,所以难免会犯错误。如果我们都是理性人,那么也就不用讨论这个问题了。理性人与你我不同,他在达到他的清楚定义的目标的过程中不会犯任何数学或逻辑上的错误。但是另一方面,与你我相同的是,理性人既不是全能的,也不是全知的,他必须要做出各种决策,比如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资产组合选择。由于他的信息是有限的,他可能采取不完美的行动;由于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他所取得的结果可能达不到最理想的目标。但是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经过缜密思考的,每一种风险都被正确地计算过。但是,理性人,就像独角兽一样,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资产配置要全方位考虑

资产配置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期限、目标最终达到的金额、个人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率、资产的流动性特征、年龄、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点及相关性、预期寿命、自身财务状况和税收问题。

比如说年龄,包括投资者本身和家人的年龄。不同的年龄层对资产配置的要求有差异。年龄越小,利用复利的效应的时间越多,风险承受能力越强,也就可配置更多风险相对较高的资产。

再比如说投资期限,投资期限越短,高风险资产的比例也应相应降低。相反,投资期限越长,可适当提高高风险资产的比例。

不同种类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流动性,比如房地产的流动性比股票低,小市值股票的流动性比大市值股票低,企业债券比国债流动性低。越靠近投资期限,投资者对资产的流动性需求就应该越高,因为短期波动风险能在短期内弥补的机会较长期难。

最后,税收问题值得关注,特别在海外,税收对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最终是否达到目标有较大的影响,扣除税收之后的收益才是属于投资者的收益,因此投资者需要对资产所在地的各种税收制度有更多的关注。

1234理财定律

1234理财定律说的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这是标准普尔在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之后得到的。简单来说就是第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账户,也就是要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10%,为家庭3-6个月的生活费。

第二个账户是杠杆账户,也就是保命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为的是以小博大。专门解决突发的大额开支。

第三个账户是投资收益账户,也就是生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30%,为家庭创造收益。

第四个账户是长期收益账户,也就是保本升值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为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给子女的钱等。一定要用,并需要提前准备的钱。

这个账户为保本升值的钱,一定要保证本金不能有任何损失,并要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却是长期稳定的。

这个资产配置被认为是最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供参考。

海外资产配置应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去的很多高收益投资模式不再,单一投资渠道迅速积累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的全球资产配置时代正在到来。

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最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对冲国家风险。当一个国家因为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资本市场出现波动时,如果没有海外资产配置,很容易一夜之间造成巨大损失。考虑合理的海外配置,通过减少和国内资产的相关性,可以获得更为稳健的投资收益。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即便是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也并不高,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是没有海外资产配置的。海外资产配置中的一些低风险的投资例如海外保险,海外信托这类风险较低的财富传承规划,分散自己的投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