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有嘻哈》节目的加持,嘻哈音乐节靠自己可以走多远

通过现场反馈,22组表演艺人中,《中国有嘻哈》选手的观众反应更加热烈。节目对于嘻哈音乐和音乐人强大的宣传效力显而易见,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当节目的戏剧冲突和叙事表现手法离开了嘻哈音乐,人们对于嘻哈音乐的关注度,将需靠什么来维持?

MDSK音乐节上的陈冠希

“我觉得观众质量挺高的,年轻人很多,打扮也大多很嘻哈、很潮。且据我目测,当时现场的观众应该有四、五千人左右。”这是一位上周末去到摩登天空MDSK音乐节现场的朋友带回的反馈。

大概可以初步安抚一下关于“现在很多嘻哈乐迷都是跟风X”的质疑,起码一部分观众在消费电视上的嘻哈音乐人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融入其背后的嘻哈文化中。

从去年底摩登天空宣布成立MDSK嘻哈音乐厂牌,到今年6月《中国有嘻哈》上线,再到9月的首个大型嘻哈音乐节,嘻哈音乐从出发到加速再到实在落地,前后也只用了10个月。

10个月的时间里,大众将嘻哈音乐市场看了个囫囵。但随着本周《中国有嘻哈》总决赛的落幕,离开了节目的叙事性剪辑,大众对于嘻哈音乐的关注何以为继?而摩登天空之后,留给嘻哈音乐节后来者的空间还剩多少?

 

“天时、地利、人和”下诞生的第一个嘻哈音乐节

MDSK音乐节所选择的举办时间,处在《中国有嘻哈》节目播出将要完结的当口,不同于过去热点释放和资本驻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观望期”,摩登天空对于嘻哈音乐市场资源的部署已经不仅是“无缝连接”,而可以说是相当超前。因此,MDSK音乐节的举办占据了音乐市场发展高速期极其重要的因素——时机。

而第一届MDSK音乐节,选择了成都,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成都作为二线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对于亚文化具有极高的包容度,大大小小的live house演出无数,孕育出了独特的音乐文化基因和庞大的观众基础,因此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音乐节选择在成都落地。

CDC说唱会馆

音乐节的具体地址,则选择在了成都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据去到现场的小伙伴表示,演出场地交通便利,舞台搭建地面积很大且整洁空旷,可以容纳两个舞台的演出内容和观众体量。对于拥有丰富现场演出举办经验的摩登天空来说,几次因为场地问题而带来的对于品牌自身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通过之后日趋稳定的场地合作而逐渐消解。

在本次为期两日的MDSK音乐节上,MDSK和GOLDEN两个舞台,共带来22组嘻哈音乐人的演出,除了来自MDSK厂牌的签约音乐人,还有《中国有嘻哈》上的人气实力选手,以及多组海外知名嘻哈音乐人。由此可以看出摩登天空对于音乐融合交流、自身优势彰显、市场热点三者间的平衡与兼顾。

被称为“嘻哈四大元素”的街舞、DJ、涂鸦、说唱,在MDSK音乐节上也得到了全面地展现。除了通过舞台直接传达的表演形式,在音乐节现场还设有涂鸦墙以及反季滑雪秀等,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体验和极强的互动参与感。

通过这些细节的设定,我们很容易看出,摩登天空因其自身强烈的亚文化属性,而对于音乐潮流和现场体验把控的独到视角。在音乐先声看来,之后各类音乐节的举办,对于现场互动的加强以及对于音乐背后文化元素的彰显,将成为趋势,观众对于音乐的消费不会一直停留在浅显的形式层,而是会追求更加深度的内容和更加具有沉浸感的现场体验。

但MDSK音乐节也有着许多音乐节都有的通病。比如,现场网络信号较差,对于习惯了无现金化生活的观众来说,购物之后的付款成了一个难题;仅有的两个饮料售卖点,排队时间较长且选择较少,同时价格也较高,等等。

但整体来说,这位朋友给了第一届的MDSK音乐节很高的评价。而根据微博上去到现场的观众反馈,这把“嘻哈火”也为他们带来了合心意的音乐形式和心仪的嘻哈偶像。

Stage还是Festival?三思而后行

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循着MDSK音乐节的模式,就可以复制出下一个甚至是再创新几个成功的嘻哈音乐节?未必。而这种不确定性,与嘻哈音乐市场的整体兴衰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一个疑问:做一个内容如此垂直的音乐节,是否真的可以活得长久?这两年,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在占据尽可能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将内容和用户往尽可能垂直的方向去拓展,仿佛谁更垂直谁就能更占据行业发展优势。

但是仅从目前通过《中国有嘻哈》所反映出的嘻哈音乐市场侧切面来看,内地嘻哈音乐人虽人数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通过节目确实输出了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但音乐人的持续创作能力仍待考证。内容是音乐市场发展的根基,也是最基本的消费单位,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其自身的发展命运。

对于提前布局艺人和演出资源的摩登天空来说,签下陈冠希、红花会、Tizzy T等嘻哈音乐人,使其占有了先期发展优势,目前通过节目打出名气的嘻哈音乐人/团体,很多都在其麾下,而这些人就是摩登可以“攒”出内地第一个大型嘻哈音乐节所需要的资源和关注度。

处在更上游的摩登天空,在其他音乐节面前也更加游刃有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资源在市场中的流向。而其他音乐节主办方也许会为了关注和观众而盲目抢购稀缺的艺人资源,从而将刚成型的嘻哈音乐节演出快速推向同质化的边缘。

这也为很多音乐节品牌推导出一条发展路径:靠内容撑起的音乐节,只有占有一定的内容独特性优势,才能在同质化的市场中更加“闪闪惹人爱”。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艺人经纪等方式,品牌可以把控独家内容和艺人的分发途径,从而占领优势内容的高地。

MDSK至今已签下陈冠希、万妮达、红花会、TT、OB03等多组嘻哈音乐人

通过现场反馈,22组表演艺人中,《中国有嘻哈》选手的观众反应更加热烈。节目对于嘻哈音乐和音乐人强大的宣传效力显而易见,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当节目的戏剧冲突和叙事表现手法离开了嘻哈音乐,人们对于嘻哈音乐的关注度,将需靠什么来维持?嘻哈音乐的市场规模,终究要等激动的情绪平复之后才能看清。

在MDSK之前,已经有音乐节设立了专门的嘻哈舞台,充分丰富了音乐节内容的多样性。以目前已经浮出水面的嘻哈音乐人存量来看,一个MDSK就足以使嘻哈音乐节市场饱和,因此,在究竟是需要一个“Stage”还是一个“Festival”上,我想我们需要的是对于市场的继续探索。

除了节目上出现的嘻哈音乐人,还有更多优秀的嘻哈音乐人需要被发现。嘻哈音乐人的价值也不是通过一时过高的代言和出场费来衡量,市场将“粉丝经济”那一套用在嘻哈音乐人身上,也没什么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大家所追捧的是不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同时,音乐节要想实现盈利,除了多年的口碑积累和市场培育,还需要实现“规模经济”,包括场次和参与人数的覆盖。像摩登天空旗下草莓音乐节,举办场次正在逐年增加,这除了体现出草莓想要拓展音乐节版图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因为每个城市的消费人群规模、消费能力不同,因此音乐节在每个城市的盈利状况也会有差异,这种“多城联动”则可以有效摊平音乐节举办成本。 而目前嘻哈音乐节的举办,还不具备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

但好在,现在很多的音乐节都引入了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为音乐节主办方减轻了运营压力。在音乐现场演出消费市场的培育阶段,政府开始成为演出主办方的坚强后盾,越来越多地介入到音乐节的举办中。

可以预见,对于嘻哈音乐领域的探索脚步不会就此停止,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平台将更多的嘻哈音乐人推到大众眼前,关于嘻哈文化的普及、嘻哈音乐的消费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会有越来越多的空间为后来者打开。

而嘻哈这门生意,因为其与年轻文化接入更加密切、更能反映年轻消费者生活态度,也许比民谣、电音来的还要简单顺利,就要看各方资本准备如何运作、把控了。

文 | 王亚男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