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就短缺药价征求意见:经营者不得操纵市场价格

8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 (征求意见稿)》,以此规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市场价格行为。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近年来,我国短缺药和原料药价格违法现象频发。为改善这一现象,今年以来,包括国家卫计委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已出手解决这一问题。8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 (征求意见稿)》,以此规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市场价格行为。

短缺药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能正常供应的药品,原料药是下游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物制剂所必需的化学或天然原料。

在化学制剂行业中,化学原料药企业处于上游,制剂企业处于下游,原料药企业并不直接对制剂企业进行供货,而是通过一些医药经营公司。

此前多位业内人士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当前药品短缺的原因之一便是原料药垄断。

由于审批严格,取得原料药生产资质的药厂并不多。而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利用《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定“对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原料药,生产其制剂必须釆用有批准文号的原料药”,在本就供不应求的基础上,与经销商暗地结成联盟,控制供给形成垄断,人为抬高原料药价格。

此前,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李青曾介绍,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而考虑到污染压力大、盈利空间小,真正生产的药厂数量可能更少。从近年公布的原料药垄断案来看,被垄断原料药的获批生产厂家多为个位数,实际投产的往往仅有2~3家。

一位制剂企业的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些依靠代理药品盈利的医药经营公司,他们以高出市场的价格向原料药厂家买断产品,成为该原料药事实上的总代理。随后,在与下游制剂企业接触时,抬高价格,“同时,也有一些原料药商形成联盟,统一提价。”

今年全国两会上,据媒体报道,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就曾在提案中举例称,一些医药经营公司与个别独家原料生产厂家联合涨价,导致原料药上涨近840%;也有医药经营公司以高出价格与国外企业谈总代,导致原料药涨幅达677%等,有些原料药3内年上涨1566%等。

在接受《中国医药报》采访时,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反垄断二处王洋林就曾明确表示,一些医药经营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高价买断原料药获取代理权的同时,“一边抬高原料药价格,一边胁迫企业索要回扣和保证金,或者要求回购全部制剂。如果制剂企业不答应,就买不到原料药,制剂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危险。”

对于原料药价格垄断的种种问题,此次征求意见稿做出指引,并明确了十二种违法行为,其中包括:

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不得达成横向价格垄断协议;不得达成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或低价进行交易;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独家交易;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交易;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行差别待遇;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囤积居奇、高价销售;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实施价格欺诈等。

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国家就已注意到原料药垄断的问题,并于2011年开出了原料药垄断的首张罚单。2016年以来,已有6起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的价格垄断行为被有关部门处罚。

以今年2月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被查处的武汉新兴精英医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拿到了几家生产水杨酸甲酯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全国总代权,因此具备了市场100%市场份额,自2015年以来,该原料药便由2万元/吨涨到最高时50万元/吨。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人称,医疗领域的垄断行为是国内近年来的监管重点。一方面,当前我国价格法、反垄断法律法规,难以对短缺药品和原料药行业价格行为具体适用提供明确的指引。另一方面,短缺药品和原料药价格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垄断行为很难判定,本次文件出台,对规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市场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建立药品购销的公平市场环境有重要作用。

然而,界面新闻也从其他医药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违法成本太低,导致很多企业“铤而走险”,因此,应加大打击垄断的力度。而前述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医药行业人士建议称,为平抑短缺药品和原料药价格,可以通过指定药企定点生产的方式,增加政府调查力度和关注度,实现药品价格合理化。此外,加大原料药进口也应是可行方法之一。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