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 但为什么差距还是越来越大

知识只是知识,道理只是道理,关键是如何将明面上的知识、道理,内化为思维、行为、习惯的一部分,而这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必须靠隐知识填补。

完整的知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显知识,也就是我们懂得的大道理,我们看到的所谓“鸡汤”,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有一个是关键的隐知识,这是知识之下的知识,道理之下的内涵,正是这些知识,才撑起了这些大道理。

就好像“好好学习”,这句话就是显知识,怎么才能真正懂这个道理,绝不是将这句话烂熟于心,而是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思考、感悟的支撑,这些生活中具体细节,共同构建了“好好学习”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别人教是教不会的,只能靠自己在生活中去领悟!

再以问题中提到的自律为例,自律真的是学来的吗?

是的,自律是学来的,但这个“学”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

自2012年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开始系统地看自律方面的书,以《自控力》为例,仅仅是这本书我就前后看了快三个月,写了近万字的读书感悟和读书笔记,让我对自律知识,自律技巧,自律道理,有了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从某种程度上,我“学会”了自律,但是,靠这些自律知识,我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

没有,即使掌握了知识,我仍旧会失控,因为知识只是知识,道理只是道理,关键是如何将明面上的知识、道理,内化为思维、行为、习惯的一部分,而这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必须靠隐知识填补。

我是如何做的呢?

以上是我的日记目录截图。为了内化自律知识,我有三个设计:

一是知识清单。我将自律的核心知识,罗列在知识清单中,随时对照清单,看自律原则是否纳入我的生活,如果失控了,我会有意识的对照自己陷入哪个自律陷阱,道德化陷阱,多巴胺陷阱,“我不要”陷阱,等等,真正将知识用起来,否则,哪怕我们学的再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它们也不会自己冒出来。

二是即时反馈。我会对生活中的事情,是否自律,是否失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生活保持觉察,一件事情,为什么做得很好,保持自控,有什么经验,是什么理论支撑?一件事情我做的不好,又是因为什么,有哪些经验教训,有什么以后值得借鉴的?

三是刻意练习。我会将自律的知识,刻意的应用在生活中,并记录这些知识对生活的改变,如果有效有用,就刻意练习纳入我的生活,如果用处较小,就即时反思,是否应用的不对,是否流于技巧,毕竟二八法则永远是对的,值得花大力气坚持的,永远只是少数。

在这几步的牵引下,才能慢慢将知识、大道理应用到生活,而在落地过程中,即时记录生活的感悟、经验、理解,不断细化、完善对这些大道理的隐知识,慢慢构建自律体系。

即使这样,我是一个自律的人吗?

如果大家注意的话,我今年写了很多自律的回答,之所以能写出来,就是因为我还是会失控,还是会不自律,唯一不同的是,失控的频率大幅降低,失控后能很快自我调整了,而这些能力,正是来源于对自律隐知识的掌握,这也是自律的核心关键!

所以,喝了那么多鸡汤,懂那么多道理,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就是学不会自律,浑浑噩噩怎么办?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极大公开,以前秘不示人的“真传一句话”,现在随处可见,我们被道理、智慧包围了,这会让我们陷入极大的人生错觉,以为看到了,触动了,就是经历了,掌握了,道理就内化成自己的人生了,事实上远远不是,错觉终究只是错觉,但可怕的是,我们会沉迷在错觉中!

任何时候,必须牢记一个客观规律,我们不可能同时在广度与深度上取得成功,我们掌握的道理越多,只能说明我们掌握的越肤浅,我们要做的,是克制自己的贪欲,挑选出几个大道理,然后用时间,甚至一生去践行!

网联网时代,少即是多,有深度的行动者最珍贵!

 

高太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乎20W关注答主擅长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学以致用。推荐爱心理、爱学习的童鞋关注。微信公众号:高太爷(gaotaiye0504)

来源:高太爷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