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团队要和钢铁侠团队正面刚了!DC VS 漫威你站谁?

在1978年到1997年间,DC共推出了11部真人或动画电影,不仅在数量上远超仅有1部的漫威,而且票房表现也呈“碾压”态势。

图片来源网络。

文/陈镔

8月初,公映9周的《神奇女侠》累计票房达到3.96亿美元,反超5月初起跑的《银河护卫队2》,成为今年北美暑期档的新冠军。由于口碑的助推效应依旧强劲,《神奇女侠》预计将在两周内突破4亿美元,这一结果相信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这次看似简单的位次变换,却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自《超人:钢铁之躯》启动“DC扩展宇宙”后,这是DC首度在正面交锋中击败漫威;而上一次有DC电影在暑期档称冠,还要追溯到9年前的《蝙蝠侠:黑暗骑士》,而彼时“漫威电影宇宙”尚在初生阶段。在多年的风云流转之后,两大超级英雄阵营的对决又走到了新的交叉路口。

 

 

超级英雄初登银幕,DC占尽先发优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DC便将旗下的超人和蝙蝠侠搬上大银幕,并分别衍生出4部风靡全球的独立电影,引领了漫改电影的第一个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超人》曾于1985年在国内的银幕上映,据说当时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两年之后,第二部《超人》也经译制进入中国,成为其中国银幕之旅暂时的终点。随后的第3部直到1993年才以“上下集”的方式在央视《正大剧场》播出,而第4部则一直与内地无缘,只能借由网络渠道传播。

在《超人》上映11年之后,DC另一位顶梁柱蝙蝠侠也登陆银幕:由蒂姆·波顿和迈克尔·基顿搭档的两部哥特风《蝙蝠侠》分别于1989和1992年上映,但在《蝙蝠侠归来》遭遇超过1/3的票房缩水后未能再度归来。两年之后,方·基默披上黑色披风扮演布鲁斯·韦恩,《永远的蝙蝠侠》也在前作的基础上实现反弹,但显见其进步幅度不若华纳预期,因而乔治·克鲁尼再度取而代之,但《蝙蝠侠与罗宾》成为评论界的灾难,直接将蝙蝠侠系列带入谷底,之后近十年间都静静躺在华纳兄弟的收藏阁中。值得一提的是,《蝙蝠侠与罗宾》是第一部引进中国的真人版蝙蝠侠电影,无奈由于成绩太差未能进入年度前十,因而具体的票房数字也不可考了。

《蝙蝠侠与罗宾》

而同期的漫威仅在1986年推出了《天将雄兵》(发行方为环球),该片由真人加动画制作而成,但市场反响颇为惨淡,3796万美元的票房与成本打平,只能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在1978年到1997年间,DC共推出了11部真人或动画电影,不仅在数量上远超仅有1部的漫威,而且票房表现也呈“碾压”态势。究其原因,被华纳兄弟收购为DC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让其有更多冲抵风险的能力;而独立运作的漫威则面临财务危机,不得已将X战警、蜘蛛侠、绿巨人和神奇四侠等版权出让,造成旗下知名角色“各为其主”的状况。

 

 

漫改电影迎“黄金时代”,漫威宇宙成”吸金牛“

进入21世纪,由20世纪福斯出品的《X战警》和索尼投拍的《蜘蛛侠》接连上映,让漫画改编电影再度迎来“黄金时代”。而从2005年开始,DC和漫威在大银幕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交锋。

 

 

而《蝙蝠侠:黑暗骑士》竟成为了DC最后的“高光时刻”:该片以火山喷发之势驾临2008年暑期档,最终在全球横扫10亿美元的票房;4年后克里斯托弗·诺兰以《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为三部曲作结,但北美的4.48亿美元远低于《复仇者联盟》的6.23亿美元,不幸沦为暑期档的陪衬。再加上斥巨资打造的《守望者》和《绿灯侠》双双惨败,DC的漫改电影开始转入守势。

更重要的是,面对漫威以“宇宙”概念串联旗下角色的凌厉进攻,DC却被诺兰极度个人化的《蝙蝠侠》所掣肘,难以将不同导演的作品和风格融合在一起,从而陷入各自为战却落后挨打的局面。到了2013年,痛定思痛的DC以《超人:钢铁之躯》为新起点,正式启动”DC扩展宇宙“的计划,DC和漫威的“宇宙战争”终于鸣锣开打。

 

 

DC扩展宇宙终成型,《神奇女侠》翻转局势

通过梳理DC和漫威各自的大银幕历程,便可以了解前文《神奇女侠》超越《银河护卫队2》的意义所在:截至2017年,“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延展至第三阶段,推出的16部作品共斩获123亿美元的总票房,其中《复仇者联盟1&2》、《钢铁侠3》和《美国队长3》都实现单片破10亿,漫威电影的影响力可谓遍及世界。

 

而DC和漫威的“电影宇宙”之争,即将迎来高潮迭起的终极决战。

来源:壹娱观察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