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抓住7月的尾巴 我们为你推荐这些新书

新的一周,我们为你带来9本好书。

《故事的终结》

[美]莉迪亚·戴维斯 著   小二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8

今年,美国女作家莉迪亚·戴维斯整整70岁了。过去70年里,她写过许多短小精悍的“闪电小说”(Flash Fiction),有的短到只有一句话,短到让文学界重新思考小说的形式。她已出版的6部短篇小说集无不思维奔逸,老鼠、蟑螂、纽扣、鱼刺,人眼所见皆可入书。美国作家戴夫·艾格斯认为“她全凭一己之力发明了一个写作流派”。

《故事的终结》是戴维斯唯一一本长篇小说,被称为“孤独者的共鸣之歌”、“失恋者的自愈手册”。在书中,作者塑造了戴维斯和保罗·奥斯特这对少年夫妻,他们年轻时一起为艺术忍饥挨饿,功成名就之后却中断了联系。对过往的痛苦怀念,散落在女主人公的追忆和想象之中。

虽然整本书都围绕爱情展开,但它可不是一本轻松无脑的睡前读物。戴维斯在新作中延续了往常的风格,不以故事性与戏剧性取悦读者,而是用精准的词语、完美的句法、和谐的音韵尝试拓展虚构写作的边界。英国《卫报》评论戴维斯“像卡夫卡那样有力,像福楼拜那样敏感,像普鲁斯特那样划世纪”。如果你还是无法想象这位作家们心中的偶像如何书写爱情,不妨去原著中一探究竟。

《回来》

孙中伦  著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2017-6

《回来》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也是90后作家孙中伦的处女作。写书之前,他就读于美国顶尖的波莫纳学院,是罗德奖学金的最终候选人,也是外人眼里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2015年,大三结束的他突然决定休学回国,踏上了为期一年探寻中国的道路。他将一年来的观察、困惑、省思都融进了文字,呈现着自己和世界之间的撞击与和解。

《回来》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给未出生的哥哥的七封信,记录了青春的迷茫和张扬,而在想象的回信之中,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融入世界的多种可能;第二个部分是孙中伦对这一年经历的忠实记录。这一年里,他是东莞工厂的流水线工人、大理民宿的店小二、甘肃定西的初中老师、成都漆器厂的学徒工、北京某网站的新媒体编辑……他与沿途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打着交道,完成了一次对广阔中国的深度探寻。

回望自己的写作经历,孙中伦说写作是“一种使命,一个孤身一人、自言自语的拾荒者的使命”,“就像西西弗斯命定的巨石一般,凛冽的寒风穿透着他的一生,而他就要抓住那些美妙而缥缈的瞬间,不让他们在皱纹占领自己之前随风而散。”

《饥饿》

[阿根廷] 马丁·卡帕罗斯 著   侯建 夏婷婷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6

“我们了解饥饿,熟悉饥饿感:我们每天都会有两三次感到饥饿。好像在日常生活中,再也没有其他什么东西能像饥饿这样常见了,然而,恐怕也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真正的饥饿这样,离我们如此近,却又离我们如此远。”

这段话出自阿根廷作家马丁·卡帕罗斯最重要的作品《饥饿》,他在多年的小说创作中,总是遇到挨饿的人们,也总有人质疑“谈论饥饿有什么意义”。这些经历交织在一起,敦促卡帕罗斯创作一本关于饥饿的著作。他力图将鲜活的故事和扎实的数据交织在一起,回答为什么当今世界依然有9亿人每天都在忍受饥饿。

为了讲好这些饥饿的故事,他走遍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尔、南苏丹、马达加斯加、美国、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进行田野调查,他发现极度贫穷、战争动乱、健康问题、投机经济都会使人们陷入饥饿的灾难。作者在书中感叹道:“从来没有什么灾害能像饥饿这般致命、这般避无可避。”

《雷蒙·阿隆回忆录(增订本)》

[法] 雷蒙·阿隆 著   杨祖功 王甦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甲骨文  2017-07

雷蒙·阿隆是谁?他是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是《知识分子的鸦片》《社会学主要思潮》《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的作者;也是自由主义的坚定捍卫者,被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尊称为“我的老师”。

雷蒙·阿隆生于1905年,死于1983年,他的一生几乎见证了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法西斯上台、二战的爆发、前苏联和美国的冷战、1968的学生运动等等。他本人也经历了法国思想界的重要变迁,从巴黎高师到法兰西学院,他还曾在《费加罗报》任职多年。

《雷蒙·阿隆回忆录》最早出版于作者逝世当年,1992年首次被翻译成中文。在2017年出版的增订本中,译者杨祖功对原译文的文字进行了雕琢完善,王甦则翻译了最新收录的三章内容,整部回忆录被扩充至1208页的超大容量。这部大部头作品以优美的文字,力图唤醒知识分子的良知,它提醒知识分子为看清事实而斗争,即使结果不能如愿。对此,美国学者斯坦利·霍夫曼评价道:“《回忆录》是阿隆留给他的学生和读者最伟大的遗产,它教育他们如何思考历史、如何思考政治、如何思考社会。于我而言,阿隆就是世上之盐。”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日] 伊东丰雄 著   李敏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8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11000多人死亡和16000多人失踪,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这场震惊世界的灾难,直接刺激了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思考:建筑究竟为何物?建筑人为何种目的而设计?又如何面对当前社会?

这位科班出身的日本建筑师,从业多年,获奖无数,2013年他更是摘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他设计的作品包括仙台媒体中心、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等等,每一处建筑都带有设计师的鲜明烙印。

在这本书中,伊东丰雄保持了一贯的专业水准,但并非只是论述自己的建筑理念,也不只是记录自己参与灾后重建的心得感悟,而是以建筑师的身份邀请读者,一起来思考内与外、自然与建筑、自我与社会等复杂问题。

《不思议图书馆》

[日] 寺山修司 著   杨玲 译
浦睿文化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6

也许你读过很多的书、行过很多的路、见过很多的人,但你一定没有遇到过如此轻奇的脑洞——怪人胡迪尼的逃脱艺术、怀孕机器人的悲剧、蓄胡子的女人、发明了自杀机器并当场演示的男人、世界上最古老的迷宫是给克里奥帕特拉的礼物、巨人的毛发对黑死病有效果……所有你闻所未闻的冷僻话题都被日本作家寺山修司写进了他的《不思议图书馆》中。

寺山修司以强烈的好奇心和巨大的脑洞,讲述了街头魔术师、机器人、迷宫、爱犬读物、蓄须女、恋物癖、错视画、猎奇杀人法、美食读物、爱伦·坡、龙的画集、少女杂志、开膛手杰克等22种猎奇话题,看似引经据典,实则天马行空,仿佛引读者走进了一个充满惊险刺激的游乐园。

寺山修司并不是专业作家,他既是导演、诗人、小说家,也是赌马评论人、戏剧家,职业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堪称“跨界怪才”,因此他自称“我的职业就是寺山修司”。但无论是他的前卫银幕实验,还是另类诗歌写作,都深刻影响了一代日本大家。日本导演园子温说,“或许,寺山修司对于我的影响已深入到我的体内”;建筑师安藤忠雄说“从而立之年开始,我不断受到寺山修司的感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说“在我的困顿期,寺山修司的作品和想象力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安慰。”面对这样一个想象力和感召力惊人的天才,你不想找来他的作品一睹为快吗?

《吃的风度》

施亮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谈起吃的风度,远的不谈,单是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就有不少有风度的“吃货”——写下《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的周作人;写下《美食家》的陆文夫;还有拎起菜篮品评天下美食的香港才子蔡澜……可以说,对爱吃的中国人而言,吃的话题总是谈不完的。

在《吃的风度》中,翻译家施咸荣之子、作家施亮从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出发,将这些美食散文结集成册,用讲故事的笔调讲述了中国人关于吃的风度与风情,以及餐桌上的文人轶事。这本书谈到了从孔子、袁枚、李渔到汪曾祺、钱锺书等文人的美食逸闻;追溯了淮扬菜、川菜、徽菜、杭帮菜等不同菜系的历史沿革;比较了六必居、东来顺、二荤铺等不同地段的美食风格;介绍了从《礼记》、《闲情偶寄》、《随园食单》到《川菜杂谈》的美食理论;分享了从《水浒传》的酒到《红楼梦》的蟹,再到《扬州画舫录》的汤包美食经验;还有阳澄湖的大闸蟹、洞庭湖的回头鱼、北京胡同的豆汁、贵阳街头的馄饨,都冒着腾腾的热气向你招手。

在《吃的风度》中,施亮想表达的不只是“什么好吃”“怎么吃”的初级问题,还有文人的饮食情调,以及食单上的品位、餐桌边的艺味、饭馆里的深情和零食中的闲趣。

《100亿个明天:科幻技术如何成真并塑造人类的未来》

[英]布赖恩·克莱格 著  刘甸邑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6

人类的历史也是科技发展的历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之迅猛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彻底的变化,那些曾经只在小说、影视中出现的尖端科技,正在走入万千百姓的生活。《星际迷航》中炫酷的全息技术拓展了图像呈现的可能,而如今的VR技术也在不断刷新人的观感体验;科幻作家威尔斯提出的反重力物质“卡沃尔”虽然没能找到,但磁悬浮技术的确使物体能够“漂移”;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具备了接近人类思维的能力,现实中的机器人阿尔法狗也真的打败了世界第一围棋高手柯洁……

未来还有哪些科技会变为现实呢?是《三体》中的水滴飞行器吗?是《西部世界》中有独立意志的机器人吗?还是帮助人自由穿越时空的时光机器呢?本书作者,毕业于剑桥大学物理系的布赖恩·克莱格告诉我们:未来,有100亿种让科幻成真的可能。

在撰写此书之前,克莱格已经出版过《万有引力》、《生态学》、《无穷简史》等多部科普作品,将大开脑洞的想象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前沿科技的掌握融合在字里行间。著名科幻作家吴岩评价说:“《100亿个明天:科幻技术如何成真并塑造人类的未来》既是一本科学发现的历史书,又是一本科幻发展的回忆录。科幻文学、科学和时代,从没这么深度地纠缠在一起。是科幻迷和所有期望预知未来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有趣著作。”

《全民审判》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绘著   杨晓梅 译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7

如果这个世界真有上帝,并且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痛苦、尖叫还是晕倒?如果上帝并不存在,那么失去信仰的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在《全民审判》这部图像小说中,法国漫画奇才马克-安托万·马修展开奇诡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场上帝降临的闹剧——一个自称是上帝的人能力超常、语出惊人,精神科医生和科学家都无法证明他不是上帝,但人类也无法确认他的真实身份。于是,哲学、艺术、宗教、娱乐等不同行业的人倾巢而动,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大审判,原告代表是人类的各种“家”和所有“者”,被告则是上帝。这场闹剧将如何收场?“全民”与“上帝”交锋,真正面对考验的不只是上帝,更是人类的知识、智慧和人性。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大行其道的当下,阅读马修这本8年前的预言式作品,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在这本书中,马修看似一本正经,实则充满戏谑,将一种法式的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可以说《全民审判》既是一本 “烧脑神作”,也是一本“话唠天书”,精神分析学、哲学、历史、神学、物理、天文,看似包罗万象却又像随意闲谈,形式和内容之间、主题和风格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让人认真思考的同时又忍俊不禁。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