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缸中之脑”到“芯片之脑”:当大脑离开身体 你何以成为你自己?

保存大脑、看见大脑、触摸大脑……一种神秘、不安又邪恶的感觉。

比利时某精神病院保存的3000多个大脑之一。

很少有人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大脑被装在一个小罐子里,但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那我也许在圣诞节的时候就能体会那将是什么感受了。

让人高兴的是,我依然拥有现在我所使用的大脑,这也是为何我将能在不久后仔细观察自己的“大脑”。最近,伦敦大学神经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我的手臂上挖了一小块肉,它将成长为我的第二个大脑,约等于一颗冰冻豌豆大小。

我的皮肤细胞将被转化成一种类似干细胞的状态,利用2005年前后诺贝尔奖得主所设计的方法,它可以生长为任何类型的组织。这些所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将被缓慢诱导形成神经元。与胎儿的神经元类似,培养出来的细胞也会将自身组织为类似大脑的结构,获得大脑中一些不同类型神经元的特征,甚至开始形成我们所熟悉的褶皱和脑回。

神经元之间将互相发送信号——我们不能将之确切地称作“思考”,但这无疑构成了思考的要素。然而,我的迷你大脑在成长到豌豆大小之后,将不会再长大,这是因为它缺乏血液供应:一旦超过某一特定大小,内部的神经元就会因缺氧而死亡。

伦敦大学的研究员们培养这样的迷你大脑,用于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他们从具有痴呆性疾病(例如阿兹海默病)基因倾向者的身上提取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所谓类组织,研究员们借此了解这些基因是如何导致了这些疾病的,最终也许能够找到治疗方法。我的迷你大脑将成为此项研究健康对照组中的一个匿名样本。

本文作者体外培养的细胞组织

然而,我还不知道如何面对我自己的“缸中之脑”。但它让我思考这一文化隐喻是多么普遍,以及为此我们投入了多少时间和金钱。看到甚至触摸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安的亲切感。所以在真实或虚构的罪恶传说中,这一场景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保存在福尔马林中的心脏,通常只被视作没有生命力的内脏;但我们似乎会怀疑,在人脑柔软的沟壑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人本身——或者至少是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自身的一些线索。

因此,“缸中之脑”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误导性的关于自我的潜在化身。布满大脑表层的灰色褶皱,似乎代表了所有已知事物和未知世界中间的一条虚拟界限。

要想搞清楚某一个人,我们就去钻研他的大脑。在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后,病理学家托马斯·史托兹·哈维取出了他的大脑,并且切片保存。哈维几乎痴迷地私自保留了一部分切片,其他的切片几经辗转,如今被保存在多个博物馆中,成为了这名天才的可怕标志。

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手持爱因斯坦脑切片之一

关于爱因斯坦的大脑如何“特殊”的流言大量存在,但事实是,每个人的大脑都有可能出现一些偏离常态的情况。另外,虽然我们的一些行为可与大脑中不同区域的不同物理特征产生联系,但大脑的结构本身会对经验会做出反应: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原因在于我们大脑独特的思考方式,其实,反之亦然。例如,伦敦大学的神经学家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海马体的后方——即大脑中和记忆、导航相关的区域,在训练中会逐渐扩大。

尽管如此,将大脑视作命运的概念仍然存在。想一想1931年詹姆斯·怀勒执导的电影《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教授的疯狂助理弗里茨把罪犯的“异常”大脑交给他,用于拼凑他的怪物,最终制造出了一个杀人的怪兽。梅尔·布鲁克斯在《新科学怪人》中滑稽模仿了这个情景,吉恩·怀尔德扮演疯狂的医生,而马蒂·费德曼扮演他的独眼助手,告诉他的老板,这个大脑属于“艾比·诺尔摩”(Abby Normal,音同abnormal,即为“异常”) 。

有些偏离传统的大脑保存和解剖方式,远远比你在哥特式恐怖小说中读到的更加怪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维也纳奥托·瓦格纳医院地下室的架子上,人们发现了许多被保存在罐子里长达几十年的大脑。而这些大脑,都是从孩子们身上摘除下来的。这些孩子被关在“特殊儿童病房”中,并被纳粹医生海因里希·格罗斯以“精神缺陷”为由谋杀。他显然打算研究这种“缺陷”的解剖学原理。

如今,有些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把大脑储存在罐子里——此举并非为了推动医药研究,只不过他们觉得自己也许会再次需要这个大脑。大脑冷冻是一项大生意:成百上千的人愿意为他们的躯体支付高达20万美元的费用——或者,为他们的头花费不到一半的钱——在死后被低温保存。他们盼望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能让他们的大脑复活,从而把他们的生命重新带回到这个世界上,也许能够从此获得永生。(你不一定想要你原来的身体,尤其是如果你死于某些致命的事故或疾病。)

目前,让冷冻的大脑复活这事儿并没有多少指望。专家们指出,如今的低温技术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组织损伤,而解冻的过程将会导致更恶劣的后果。但是,支持冷冻大脑以实现长生不老的人们争辩说,这项技术至少提供了一线希望,即死亡也可能是假的。“如果你能弥合差距(仅仅是几十年),那你就能实现它。”电脑科学家Ralph Merkle这样写道,“如果发生崩溃,你所要做的仅仅是冻结你的系统状态而已,并等待解决崩溃的技术……在你能够被上传之前,你可以先选择暂停。”

系统崩溃?上传?你可以看到事情是如何发展的:有观点认为大脑只是计算机的一种,里面充满了数据,储存在硬盘上一个被命名为“你”的文件夹中。

正如Merkle所见,你的大脑是物质的,受物理定律支配。既然这些定律可以在电脑上运行,那么大脑也可以。尽管大脑中的神经网络无比复杂,但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编码大脑所需的比特数的上限。根据Merkle的计算,上传大脑的内容,需要大约1018比特的计算机内存,在一秒钟内执行1016次逻辑运算。按照目前的技术进步速度,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根据这个“超人类主义”的愿景,我们很快就可以在计算机硬件中生活了——“缸中之脑”变成了“芯片之脑”。

有关大脑下载的愿景令人兴奋,人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大脑不是人的硬件,而是身体中的一个器官。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几位专家认为,前文所述将大脑通过数据具体化是主观体验和大脑功能的中心。在直接的生理层面上,大脑不但控制着身体的其余部分,还通过例如血流中激素水平或其他途径,来参与各种感官体验。

人工智能大师Murray Shanahan曾在2014年亚历克斯·加兰导演的人工智能电影《机械姬》中担任顾问,他认为,具体化也是思想本身的核心所在。帝国理工学院认知机器人教授Shanahan写道:认知主要是想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作出的物理行为的可能后果——是关于未来情景的“内在排练”过程。

在这个观点中,“缸中之脑”并不是整个人类的可行化身。也许有人会争论,芯片上的大脑可以安装到机器人躯体之上,从而实现与周围环境的物理互动,甚至只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但Shanahan的观点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存在“纯粹精神本质的你”,可以在一开始被装在瓶子内。

长期以来,大脑让哲学家们着迷,他们争论所谓的“缸中之脑”是否能发展出任何可靠的、关于世界真理的概念。这个问题来源于一个假想的场景: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个存在于模拟世界中的缸中之脑呢?你怎么知道你关于这个世界的信仰不是假的呢?

通过《黑客帝国》系列电影,这个问题进入了大众文化之中,现在几乎已经是围绕思维哲学的必备讨论问题了。早在沃卓斯基兄弟选择它之前,这一困境已在哲学磨坊中被反复讨论了很久。关于“缸中之脑”的最著名评论,来自已故的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他在1981年时提出,这整个概念是矛盾的。缸中之脑所使用的词语和概念,不能被有效引用到大脑经验以外的真实事物上,因为在获得因果关系能力的特定事物上,词语的名字就是词语的含义。即使世界上有真实的树包含在模拟大脑的罐子里,“树”的概念也不能说是来自大脑内部。

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

同样,对于“大脑”和“缸”这些词语来说,也是适用的。哲学家安东尼·布鲁克勒以类似禅宗的转折法表述了普特南的论点:“如果我意识到是缸中之脑,那我就不是缸中之脑了。”

毫不意外,并非每个人都信服普特南关于怀疑论的微妙论点。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为人们增添了一个印象,那就是:哲学家们似乎试图逃脱——像大魔术师胡迪尼一样——从密封的玻璃瓶中取出自己的思维。所以,如果我不能通过说“也许我是一个缸中之脑”来表达我的怀疑,而必须说“也许我甚至不能思考关于我是谁的真相,因为我缺乏必需的概念,而我的环境使我无法获得他们”?那这也具有十足的怀疑论的特点了,内格尔如此认为。

难怪尼奥刚刚决定拍摄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许“缸中之脑”听起来像是哲学家们喜欢的、荒谬广告场景中的反证法,但一些人认为,这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学家Hélène Mialet正是通过这种表述方式,在2013年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71岁生日时对他进行了描述。霍金因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而只能依靠轮椅生活,现在他除了脸颊的轻微运动外,无法通过意识使用任何肌肉,只能通过连接一个计算机系统与世界交流互动。Hélène Mialet争论道,这基本使他的大脑和机械挂钩:和达斯·维德一样,他已经“更接近机器,而不是人类”了。

这一描述只是为了突出我们对机器互动日益增长的依赖性,招致了强烈的批评和谴责。但也许Mialet仅仅是以一种直接的、对抗性的方式,表达了很多人长期以来看待霍金的观点:一个天才的大脑捆绑在无用的躯体之上。在面对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状况时,他非凡的忍耐力让这一切能舒适共处——也许并不舒适——我们总是倾向于把所有人道观念融合到能使我们和世界和谐共处的单一器官之中。

这也许是我自己小小的“缸中之脑”对我提出的挑战。仅仅是假设我们可以为它提供血液并让它成长到“实际大小”。那么,它会经历什么呢?这是一个人为的残忍想法,让我感到担心,而一个完全成熟的“缸中之肝”则不会。我想,我会被迫怀疑“某人”就在那里——并且,从内心深处,也许我会怀疑,那就是我。

(翻译:陈宛琦)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