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中 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古往今来的文学和艺术创作者们都喜欢用猪作为故事的主角,但在二十一世纪的文艺作品里,我们很难再见到猪的身影了。

“在那个年代,猪就是安全感的象征,养猪就能保证你不会饿死。”

猪会飞吗?会。当然,只有在那些珍贵的中世纪手稿中,它们才飞得起来,不仅如此,它们还能吹风笛、唱民谣,或者从帽子里冒出来。在那些手稿中,这些猪的形象往往敏感易怒,但只要给它们一把橡子,它们就会咧嘴大笑。在那个时代,人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时刻,比如丰收或是筵席,猪都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参与了战争:亨利八世曾经拥有一份1420年的手稿,出自一个法国人之手,其中记载了亚历山大大帝曾利用一队凶猛残暴、长着獠牙的猪击退了来袭大象的故事。

好吧,就算是猪真的强大到足以打败大象,但对于我们来说,猪更多是一种随处可见、与人无害的动物形象。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和人类共同生活。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洞穴壁画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其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在壁画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只体型肥硕的本地鹿豚,也就是野猪。随着人类社区的兴起和发展,人类与猪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在欧洲的农村,大多数农户家庭都会养至少一头猪。而在新兴的城镇里,猪更是成了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早在十七世纪九十年代,饲养手册中就有关于“城镇养猪如何催肥”的建议和提示;到了1850年,仅在伦敦肯幸顿区的陶器厂一带,养猪数量就达到了3000头。

那时候,猪是安全感的象征,养猪能保证你不被饿死。但是,猪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充足的食物供给:对于朝夕相伴的主人来说,它也是伙伴。孩子们与家养的母猪和睦相处,轮流骑在它的背上玩耍。在远方工作或是参战的人寄回的家信中,也往往不忘问候家猪的健康状况。一份18世纪的《林肯郡生活指南》就提到,一个新婚家庭中如果没有猪,那么几乎很难会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新婚夫妇通常会在花园里或住所旁边搭建一个猪圈,它和客厅或卧室的地位同等重要,是保证婚姻生活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

1785年,漫画家托马斯·罗兰森创作的《奇妙的猪》,画面中,一只猪正在表演拼单词,观众们对此感到无比惊讶。图片来源:Royal Collection Trust/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由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猪却算不上是家里顶好的住客,让主人不太省心。毕竟,每当人们想要描述肮脏的场景和不愉快的行为时,往往会联想到猪,例如“像猪一样粗俗”、“像猪一样固执”、“像猪一样贪婪”等等。与人类生活在一起之后,猪几乎成了肮脏的代名词。19世纪著名雕刻家托马斯·比维克(Thomas Bewick)在他的《英国飞禽史》(History of British Birds)中有这样的描写:一头脏兮兮的猪若无其事地游荡在露天厕所下面,而它的主人正蹲在上面排便。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有成千上万的漫画将国王描绘成一只肮脏不堪、在泥里打滚的猪,而路易十六则像神明一般降临到地球上。

然而,任何一个养猪的人都会告诉你,它们其实干净又聪明。幸运的是,那些聪明的猪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期,著名的“智慧猪”系列巡演在欧洲和美国展开,参加演出的那些猪会读心术、拼写人名,甚至还会报时。很快,这股潮流就席卷了欧美大陆,很多文化名流都对这些智慧猪如痴如狂:华兹华斯在自己的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中提到了它们;托马斯·胡德(Thomas Hood)专门为智慧猪创作了一则漫画;漫画家托马斯·罗兰森(Thomas Rowlandson)绘制了《奇妙的猪》(The Wonderful Pig);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则宣称“人们对猪肮脏不堪的印象,是对猪不公正的恶意诽谤”。

回顾各个时代的艺术和文学创作,我们可以看到猪的地位变化:有时候它身处时代大舞台的中心,万人瞩目;有时候却又身居边缘地位,备受唾弃。而通过这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猪”的看法充满矛盾:它既不算农场放养的牲畜,也算不上家养的宠物,但人们会在家里宰猪充当食物;它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可以供人娱乐,却总和肮脏挂钩,名声恶劣。而且人们往往乐于围观杀猪的场景,似乎那种杀戮的氛围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猪的矛盾看法似乎也暂时抛诸脑后了。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小大卫·特尼尔斯创作的《一个男人杀猪的冬景》。图片来源:Dulwich Picture Gallery

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小大卫·特尼尔斯(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创作了画作《一个男人杀猪的冬景》(Winter Scene with a Man Killing a Pig),画中仲冬时节雪花飘落、寒冷彻骨的基调,与人群围绕着那只可怜的动物热火朝天的杀戮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杀死一只猪是一项艰难而耗费体力的工作,需要很多人手,这也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那是一个重要时刻,是一件值得庆祝和留念的大事。在杀猪之前,整个村子的人就开始激动不已,“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兴奋和期待”,赫特福德郡早期一位自然作家如是写道。在湖泊地区,碧雅翠丝·波特(Beatrix Potter)回忆起那时的场景仍然感到满心愉悦,“祖母的猪死去之后,仍然面带笑容,然后人们用滚烫的水和黄铜烛台锋利的底座边缘将猪皮刮干净”。作为人见人爱的童书角色彼得兔(Peter Rabbit)的创作者,波特认为杀猪是一项家庭事务,并对那些禁止儿童参与这项家庭事务的相关法案持反对意见。

即使是在过去那了无生气的“远古时代”,很少有人会杀死任何体型肥硕的活物——除了猪。屠夫将猪杀死之后,紧接着就开始切肉,整个屠宰的过程很迅速,也很嘈杂,且耗费体力,充满暴力,令人难以忘怀,这在当时完全是不同寻常的大事件。正如泰德·休斯(Ted Hughes)在他的作品《一只猪的一生》(A View of a Pig)中所描写的那样,作为家庭成员的伙伴,这只猪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堆用重量来衡量的猪肉,如同门阶上的灰尘一样被清理掉了。

透过这些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可以了解作为动物的意义,以及作为人类的意义。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在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中,借助杀猪的场景,展现了根植于人类内心最深处的几种情绪:惊喜,愤怒,绝望和背叛。挣扎到最后,裘德“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不满”,郁郁寡欢,含恨而亡。小说中杀猪的场景激发了人们的深刻反省和自我怀疑,也迫使裘德去思考他的命运。

在当今社会,我们很少能亲眼看到宰猪的场景。事实上,我们可能对猪这种动物都不怎么关注了:它们往往被关在棚屋和猪圈里,在被杀死之前就被送到屠宰场,我们几乎没有机会见到它们。数千年来,艺术家们和文学家们探究了一只猪的生死对它身边的人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现在的我们再无法感受的。猪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在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创作中,我们可能很难再见到猪的身影。由此产生的文化差距,不仅会使我们日渐淡忘集粗俗、温暖和灵活变通于一身的猪的形象,也会让我们迷失了自己。

(翻译:刘桑)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