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正式向全国推广后,特色小镇成为开发商们一个新的布局重地。“一个省上百个不奇怪,这就是一个发展趋势”,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王晨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从2014年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浙江省省长李强提出,2015年浙江省率先推广后,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再到2016年经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等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目前特色小镇基本上遍布全国。根据统计,国家正式公布的特色小镇有127个,一个小镇的投资从十几亿到几十亿之间,最集中的地区在江浙一带,其次为西南地区。
虽然特色小镇没有严格的定义,王晨认为特色小镇应该是产、城、人、文四方面的相互融合,应该包括三到五平方米公里的规模,明确的产业属性,具有居住、城市配套等完善的功能组合以及独特的文化标识。从正式公布的127个特色小镇来看,小镇分为科技制造类、现代服务类、文体旅游类和经典产业类四种。
特色小镇的关键词是“特色”和“小镇”。对于特色小镇的特色,王晨认为关键是多样性和质量发展。在多样性上,围绕当地经济、生态、文化的特点和要素、资源,多样性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以旅游消费为特色的小镇,还可以从影视、民俗、科技制造、金融服务等角度去挖掘、去深化特色。在质量发展上,要深挖内涵,比如形成自己的IP。
对于特色小镇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小镇”,王晨认为一定要有原住民,原住民在这里有工作,有居所,把它当成故乡。同时,对于特色小镇的游客来说,特色小镇是7×24小时的,不是只住一个晚上,游客能在这里产生重复性消费。这就要求小镇本身功能完备,不但有旅游设施,还有旅店、居住设施和其它城市配套。
在特色小镇开发中,关键问题是与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产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产业本身的分析上下足功夫,即产业能否与周边区域经济相结合,跟国家甚至全球的一些产业发展契合。
具体看,产业的定位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群的产业链,当这个产业去发展时,能不能融入一个更长的产业链,能不能跟周边的城市群和更多的产业诉求发生关系。王晨认为,旅游、文化、生态、健康、体育、现代服务业,这几个方面每一个展开都是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给和更有方向性的产业去打造产业集群。
这在特色小镇的审批中尤其重要,虽然政府没有指定统一的审批标准,但王晨称一般从小镇功能的完备性,投资规模,未来纳税能力,解决就业能力,产业特色性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于审批过关的项目,政府会给予税收减免和专款专用投资基金等。
另外,在特色小镇定位时,还要更多考虑到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比如,土地利用、土地开发投资、财务、模式、招商、运营都应该在早期做好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特色小镇的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问题,特色小镇本身对政策助力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希望特色小镇能获得更多的自治权,有专业化的对产业引导和积聚政策,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政策倾斜等。
另外,从特色小镇的开发商来说,特色小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开发商圈地的手段,这与特色小镇原本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更美好的初衷相违背,这尤其需要警惕。
总的来看,特色小镇由于投资周期长,商业模式等还处在探索阶段。王晨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摸着石头过河,小镇做好了,经济效益好了,自然人就去了,这可能就是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