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公司送上新三板的创始人,为何重回BAT工作?

「五年内,我都不考虑创业。」看上去已经没人能动摇林建华的想法了,「创业真的很需要年龄的沉淀。」

从进入百度担任四年产品经理,到将自己的创业公司经过四次融资送上新三板,林建华在 30 岁前的日子过得简直就是成功人士的模板。但 2017 年,他终于还是出售了所持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份,选择重新回到大企业中历练一番,这次他的落脚点在阿里巴巴。

创业者的新工作

林建华脸上洋溢一派乐天的神情,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就在不久前,这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前董事长正式加入了阿里巴巴,担任 P9 级别的管理职位,负责针对短视频生态领域的新事务,年薪超过百万。

闲聊时 100offer 的人才顾问问道,这次假设不来阿里,想过可能还会去哪儿吗?林建华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反正不会创业。」

坚定的语气让人几乎有点吃惊,但他觉得这很好理解:创业压力太大了。按照林建华的体会,人一旦进入创业节奏,就必须将 150% 的智商和 200% 的情商扑上去,但就算这样,创业依旧九死一生。

这不是林建华头一回加入 BAT,十多年前,他正是通过社招进入了百度,成为问答平台和数据挖掘方面的产品经理。逐渐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从产品经理到一亿用户

读大学的时候,林建华身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属于正牌技术出身,但他本人很快发现,自己无法从优化代码这类技术成就上获得快感,相比纯粹的技术活儿,林建华更希望知道什么样的功能会吸引用户,以及用户会怎样使用这些功能。那会儿他隐约感觉,也许自己更适合干和产品相关的工作。

在同一个时期,他开始和另一位同窗好友一道尝试新鲜的创业点子——他们两人都属于典型的北京平民子弟,充满着对于财务自由的浪漫幻想。毕业后,林建华辗转了不同的工作,并在几年后进入百度担任产品岗。

「我作为产品,和技术的关系一直非常铁,称兄道弟。比起非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我能够更加理解他们。」林建华强调自己的优势并不在于会看懂代码,「那没什么用。」他的优势在于能够站在技术的角度审视用户需求,再以有效的方式与技术达成沟通。久而久之,和人沟通变成了林建华的另一大特长。

四年后,林建华离开百度,正式创业,搭档仍是大学时候的老友。两人多年来的联系始终未断,用他自己的话,「我们做了不少创业尝试。」但在那年,他们似乎发现了一片蓝海——应用分发。

在此前的互联网创业业务上,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来自流量,但林建华偶然发现通过下载站进行应用分发的变现效率远远高于流量。于是他们制作了第一个简易的安卓下载站,供用户下载应用。随后,他们几乎将自己的应用分发软件发布在微软所有的应用平台上,其中最主要的是 Windows Phone。

多年后,谈到这件往事,林建华感慨自己过于年轻,眼界还无法对于市场的未来形成有效判断,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受到微软重视的 WP 系统会在几年内迅速萎缩。当然这都是后话。

财务自由梦破

回到2012年,WP 系统在几个候选操作系统中仍然属于最优选项。林建华因此成立了一家创业公司,并担任 CEO 和产品负责人。

第二年,林建华带领四个人的团队走上迅速扩张的道路,团队人员很快超过了一百人,产品线从手机应用商店扩展到桌面美化类工具,以及各类 SDK 服务,甚至是手电筒应用。几年内,公司产品的总装机量超过了 1.1 亿。但庞大甚至略显凌乱的产品线让林建华开始感到企业管理的不易。

「很早我已经察觉到了 WP 系统的乏力,但我不愿意相信微软会在这件事上失败,所以在其他业务上始终没有投入全力。」林建华甚至成立了两个 VR 联盟,并着手推动了全平台的海外发行业务,试图用炙手可热的商业概念来挽救公司的事业。

林建华的公司在 2015 年挂牌新三板,当公司迅速融资的时候,他并未想到,融资的背后是更高的业绩压力,面对企业的高估值,林建华感到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依托于 WP 系统的应用分发业务随着 WP 手机的销量低迷而陷入衰退,其他支援业务在营收上远远不能抵消亏损。2016年,根据公告,他的公司全年亏损超过900万元。

林建华感到「蒙眼狂奔」该有个尽头了。在这个局面下,他做出了卖出公司的选择。

「从卖出公司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反思,创业者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死胡同,因为他必须说服自己相信产品,最终都会给自己洗脑,但这样一来,也就脱离了客观。」林建华清算完自己的产业和所得,感到一丝失落,没日没夜忙活五年,距离大学时代那个财务自由的梦想,还差得很远。

重回大公司

从创业者的身份中退出后,林建华在家赋闲了半年,期间他思索了自己创业的全部过程,有了一点属于个人的心得。

「我发现百度的扁平式管理架构,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林建华过去一直自诩认同百度价值观,自己的企业也是沿用百度式的扁平化设置,上下级之间并没有复杂的结构关系。「当企业人数超过 100 人的时候,扁平式管理效率往往会变得极低;另一个问题在于,如果创始人不够有魅力,那么这样架构的公司中的第一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投入程度会变得很弱。」

痛定之后,林建华觉得自己必须要进入一家有成熟管理架构的企业学习历练,不仅是为了了解如何搭建大公司的架构,更关键的是这些公司的管理者如何训练长远的眼光。

但求职市场对他这样的前创业者并不宽容。「我投了不少简历给那些我自认为能够胜任的公司岗位,但得到的反馈却与我的预期反差很大。」林建华自己分析,创业者并不容易得到雇主的信任,因为首先创业者的形象通常很不安分,这与雇主的招聘利益相左。此外,创业公司的管理者很难有效证明自己的才能——尤其当创业失败后。

最终,通过 100offer 平台的牵线搭桥,林建华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面试机会,并一拍即合。阿里授予他 P9 的层级职务,提供的薪水超过 100 万。林建华对此心怀感激,「因为这事,我还是很认可阿里的,他们愿意接受在互联网世界里摸爬滚打过的人。」

林建华的新职位虽然名义上属于产品岗,但实际工作更偏向 BD。他被交待负责一项与短视频生态有关的新事业,具体业务中需要与土豆网随时保持沟通。

5年内不会再创业

作为 P9 级别的产品岗,早已不需要盯着具体的产品构建了。但他本人作为一个一直在和产品打交道的互联网老兵,对实现的产品经理生态仍忍不住发表见解。

「我觉得未来的产品会两极化,比如人工智能,严格说只有大厂才玩得转,因为一个完整的 AI 应用一般是若干个已有的人工智能模块叠加起来,这需要很大的技术底蕴,我认为未来企业会把需求和场景分为两部分,大公司垄断技术,并从场景的角度输出这些技术,这些场景可能有界面,也可能连界面都没有。我认为未来功能型 PM 的需求会降低,但策略型 PM 会极大的扩张,他们更多是 PMO 角色,但这种角色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的功能型 PM 和策略型 PM 是林建华自己的划分,他认为传统的产品经理属于功能型,定义用户界面。但在某些严重依赖算法的领域,例如人工智能,产品的逻辑是通过技术完成,产品经理的角色重要性相对降低了,成为了 PMO 的角色,但恰恰他们是必须得到保留的。

「在这样的趋势里,一个有比较强技术背景、沟通能力的策略性产品经理,会是未来最高薪的产品方向。」

林建华自认自己经历的事情多、收获的知识也多,但他们都只是零散地存储在脑袋里,过去一直没时间进行重新整理和思考。在阿里,林建华计划进行一次完整反思,同时增强认识。

「当过创业者的好处在于,我是个多面手。」在办企业的日子里,除了不写代码,林建华几乎什么事都要干,与政府、与上下游企业、与消费者打过的交道多不胜数。和土豆的领导打过几次交道后,林建华意识到这个项目非常适合自己。「他们其实是想将它作为一个创业项目来打造,而运作这种事,我有充分知识积累和方法论经验了。」

回到 BAT,早已经尝到创业酸甜苦辣的林建华还能安心做一个上班族吗?他自己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

「我现在很开心啊,以前创业的压力太大了。」他有过一条关于创业者的总结,那就是创业者面向产品的技术拆解能力通常很强,但向上的抽象战略能力,往往不够。他来阿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就是学习。具体的不适应,仅仅是一些作息上的细节。

「五年内,我都不考虑创业。」看上去已经没人能动摇林建华的想法了,「创业真的很需要年龄的沉淀。」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