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明明在好转 这些德国玩具制造商为何要撤出中国

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仍在,只是他们认为离欧洲市场近一些变得更有利可图。

在乐高、美泰等国际玩具巨头日益重视中国市场的同时,不少德国玩具制造商却开始向本国市场回撤。

近日德国玩具行业协会(DVSI)主席Ulrich Brobeil公开表示:“虽然现在中国还是玩具生产的中心,但是一些变化正在发生。过去两年其成员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玩具比例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降至70%左右,剩下30%中的大部分则被东欧占据。”

Brobeil认为,玩具厂商撤离生产线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希望能更迅速地应对欧洲顾客的需求,特别是在圣诞节大战期间。要知道,圣诞节贡献着这些企业每年约40%的销售额。他指出,“如果用集装箱从中国运货,要做到为欧洲主要市场的大型零售商店及时补货会很难”。

生产玩具赛车系统“Cartronic”的Autec是最近撤离中国的德国玩具生产商之一。今年1月,Autec宣布将从春季开始将生产全部转移回国内,并称希望此举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利于制定更灵活的生产计划、以及更重要的——减少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德国第四大玩具制造商仙霸玩具集团(SIMBA DICKIE GROUP)目前也正在缩小在华生产规模。这个玩具公司在1980年代以进口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塑料玩具起家。2013年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涉嫌贪污破产后仙霸玩具开始慢慢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德国玩具市场第二大供货商Ravensburger目前在中国的产出也只剩10%,其余的工厂分布在德国和捷克。Ravensburger发言人称,目前电子玩具和毛绒玩具的生产仍主要放在中国,因为这些玩具在欧洲的生产成本太高了。

尽管中国制造拥有成本优势,但德国消费者也愿意为更值得信赖的本国产品付出高价。咨询公司欧睿的分析师Svenja Kruchten指出:“欧洲制造的价格虽高,但消费者看中对儿童无害的安全性,因此并不介意价格”。

不过,Brobeil认为,在2007年美泰的大规模召回事件之后中国玩具制造商和国际客户的合作已日渐成熟,质量也已达到国际标准。反过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开始制定起自主的安全和认证基准,这使得规模相对较小的德国玩具生产商要进入高速成长的中国市场变得愈发困难。这也是这些中小厂商舍弃中国市场、转而深耕包括东欧和英国在内的欧洲市场的部分原因。

和这些中小厂商撤出相对的,却是成熟起来的中国玩具市场对国际巨头日益增长的吸引力。2016年中国是乐高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增长数字达到了25%。就在这个月早些时候,美泰也高调宣布了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目标,称要在2020年前实现目前业绩的3-4倍。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